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演进,地方工科院校创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地方工科院校通过构建宽基础的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目标模式、多样化新型课程模式、学年学分制为代表的教学管理模式、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面向地方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必须创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工科院校可以通过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分制与学年制结合等途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建设是工程教育呼应工业4.0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旨在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体系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地方工科院校面向基层、亲近产业、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地方高校实践者,应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征面向,适应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分析创新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建设要点,从学科、课程、师资等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关注学科转型升级、理论及实践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提升等重点环节,把创新育人理念落到实处,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方工科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充分结合高等教育宏观背景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参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准,以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为根本,加强对人才培养观念、定位、模式等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全方位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以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为例,采用走访师生、听课、进实验室、接触企业、查阅文献等方式,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对相关信息作了综合分析,了解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部分现状及优势,并结合国内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实际状况,做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要想提高就业竞争力,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专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可能发展趋势,以应用型为定位基点,更新教育理念,加快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培养,重视实践和实习教学,形成既有扎实专业基础,又有多个方向扩展的培养模式,从而办出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内涵入手,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地方工科院校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以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主动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通过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评价制度 ,实现多样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地方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国内外高等药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药工程师—技师"、"药师—营销师"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我国地方院校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培养途径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1.
协同培养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突破自身资源局限,变革主体单一、过程封闭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协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构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突破内部和外部壁垒,整合多元主体教育资源,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准确进行专业定位,遵循适应地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有利于学校生存和学生发展的原则,以着眼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就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努力培养厚基础、有专长、善学习、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鼓励和支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特色专业中开展分层次人才培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以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例,分别从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培养机制与措施以及改革特色等方面阐述了分层次人才培养,构建了“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专业方向人才”三位一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工科特色专业分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4.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资源是人才和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宽厚的理论素养、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和勇于争先意识、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是知识经济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对此,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历史使命的我国高校,应着力于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思想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地方院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伴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地方院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本文就地方院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培养方案工程性不突出、课程计划针对性不强、企业导师作用没有发挥以及学位论文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提出以菜单式选课、灵活方式教学来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以保证工程实际性,以建设培养基地来保证"双导师"制的作用和工程学位论文的质量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寻求科学的途径与方法。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符合地方发展要求等问题,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应首先树立为地方服务的观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搭建开放探索性实践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以及设立创新基金等途径,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和适应地方发展、技术变革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指出了新形势下 ,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