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英、德、日四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各具优势,在相互借鉴与交流中大致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产官学一体化等四种主要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与组织管理上各具特色。文章通过对美、英、德、日四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期望能为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美、英、德、日四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美、英、德、日四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各具特色和优势,但又有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它们都注重为社会经济服务,都强调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都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较为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英、美、法、德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士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英、美、法、德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提出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学制视角分析了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情况,并总结了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5.
美、德两国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是西方现代型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德两国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了解和分析美、德两国研究生教育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日、英、德四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做法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大众教育的情势与质量之间平衡的保持使得各国都很重视质量和效益;民主进程的加快使各国都更加强调回应性与责任性;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各国都在面向市场时及时革新。  相似文献   

7.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四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借鉴四国经验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以注意一是在培养模式整体的借鉴上,要强调灵活性;二是在课程学习的借鉴上,要强调差异性和综合性;三是在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借鉴上,要强调核心性和制约性;四是在研究生管理层面的借鉴上,要强调分权制和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英、美三国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 50年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科技和教育 ,但同为科技大国和教育大国的日、英、美三国 ,经济增长的状况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缘于世界经济增长特点的演变 ,也缘于日、英、美三国不同的科技、教育发展模式。在二战后前期经济增长处于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并重型时 ,日本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二战后后期 ,经济增长演变为技术创新主导型时 ,美国模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英国的科技与教育同经济脱节 ,使其削弱了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中国应借鉴日、英、美三国的得失 ,探索有特色的科技与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英、法、德、荷欧洲四国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法、德、荷欧洲四国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有很大差异,英国是“综合性大学 地区学院 独立学院三元结构模式”,法国是“高等专科学校单一结构模式”,而德国和荷兰都采取了“综合大学 专科大学或国立综合性大学 地方农学院的二元结构模式”;四国的涉农综合性大学多以非农命名,除了德国外其他三国的涉农专科性院校多以农命名;德国、荷兰的农科类院校有升格、改名、合并现象,不同模式则适应了本国农业教育及农业科技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招生制度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注意不断地改革本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招生制度在几年实践中逐步改进。为了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将美国、苏联、日本、法国和西德等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比较,很有必要;可从中得到启迪,作为我们改革的借鉴。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鉴于美、苏、日、法、德五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研究生教育的设置阶段不尽相同;其招生方法、录取标准和招生制度等也各具特点。由此,我们将五国的研究生招生制  相似文献   

11.
韦伯强调宗教伦理对个人的经济心态形成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因此有了韦伯命题: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根据韦伯的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韦伯还提出了反命题:儒教不可能像新教那样焕发出“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儒教仅有“外王”的入世理性倾向而无实际经世抱负的手段,仅有“内圣”的价值理性的信念伦理而无工具理性的责任伦理。文章从信仰、理性、克制、敬业与成功的内在逻辑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阐发是指说出作者不曾说但会说的。只有知道作者都说了什么,说的是什么,才能设想作者会说什么。无论怎样努力把经典阐释得有意思、有意义,都是严格受到文本限制的。解释的可能性蕴含在作品之中。深刻的作品无论有多么重要的当下现实意义,它都不自限于此。由于其深刻,它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意义、得到有意义的阐发。时空间隔、阅读者对作品的间距,产生出一种积极的作用,使作品从某种特定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使作品之为独立的作品这一点彰显。  相似文献   

13.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灵魂是其独立的思想和传统。百年南大历经沧桑,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历久弥新,这在不同时期的校训中都有展现。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南京大学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以激励南大人弘扬传统,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4.
新生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 ,新年刚入校 ,面对新环境 ,学习生活有诸多的陌生和不适应 ,他们迫切需要知道如何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参加社会活动的关系 ,如何在提高知识素养的同时磨砺自己的才干等等 ,为此我们进行书面调查 ,以此为契机 ,展开我们的思索和对策 ,以寻找学生工作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弗雷格区分涵义和指称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对翻译很有帮助。通过阐述弗雷格对涵义和指称的论点,着重讨论英汉语际转换时应注意英汉专名的翻译、不同(相同)比喻形象的相同涵义的翻译、指号对应而涵义不同的翻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古代优秀的法律文化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法制进程,对世界法制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即使在今天,西方许多思想家在对本国法律文化反思时,也常常不忘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法治社会应对情、理、法重新认识,挖掘其合理因素,正确看待情、理、法结合在实现法律体系本土化、保障司法公正以及增强判决执行力中的价值,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合理运用情、理、法。  相似文献   

18.
诗学批评界一向将诗与歌、谣、谚、语笼而统之为诗 ,实为不妥。诗与歌、谣、谚、语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同源异流 ,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 ,现实的目的不同 ,发展的道路也不同。理清诗与歌、谣、谚、的性质和它们的关联 ,会有助于对中国诗歌发展及诗学批评纲领“诗言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扩大文学的"自由效果",而是要探讨使批评、自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易于理解的那些历史的以及推论的条件。20世纪对康德提出的自由与文化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第一种将文化与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相联系;第二种将文化刻写为治理的一种机制,它通过自我调节手段运作并使之成为可能。这两种反应紧密相连:英国成人教育与文学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史表明前者是如何紧密地仿照作为自由表达空间的后者的。要理解这两种情况,就必须考虑构成审美的原初决定性特质的无用性是如何被重新界定的,以便它能够被用作治理的工具。在文化治理中,恰恰是通过与社会隔离开来,审美文化才作为一种能够从治理上作用于它的有益手段而被提出来。审美实践被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东西。正是以这种方式,审美、治理与自由在自由治理的诸种机制之内刻写了某种特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古代湖南除水、旱两大自然灾害外,主要的灾种还有虫灾、风灾、雹灾、冰冻、地震和疫灾,都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