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金是位出色的抒情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仅中、长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味儿,即使是短篇,也从多方面表现了作家独特的抒情才华。标志着巴金创作最高成就的固然是其长篇杰作,但就考察小说抒情特点而言,他的十三本短篇小说集倒是很值得注意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由鲁迅开创,经过“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们的努力,很快就在格调繁复、流派纷杂的新小说中占据了一席显要位置。抒情,不仅仅是浪漫主义小说家的创作特征,许多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里也融汇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构成了多种抒情风格:郭沫若是以诗的才情构思小说,落笔激昂姿肄;郁达夫作着大胆的自我暴露,直抒  相似文献   

2.
论穆时英小说的诗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都市抒情小说的继续,穆时英强化了现代短篇小说的抒情功能.通过抒情形象的塑造,小说形式和叙事话语的诗化,使都市小说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为现代都市抒情小说的创作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模糊的创作方法--论冰心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冰心具有"三合一体"的特点个性气质上的浪漫主义、文学信条上的现实主义、基本观点的人道主义,所以,她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模糊性--表象写实背后涌动着浓郁的抒情、理想和哲学色彩.一方面,现实主义的深刻性被削弱,浪漫主义的激情淡化,因而,她的小说不能视为现实主义小说或浪漫抒情小说;另一方面,却由此创建了独特的"冰心体"小说文体模式,形成冰心小说清浅、单纯的风格,并以此表明了白话文在与传统的文言文相抗衡中取得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萧红小说的抒情风格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于细腻、委婉、柔丽中夹有悲壮,后期的主旋律趋向深沉、浓郁、悲怆,但就其整体而言,其作品始终流落着一股情感之流,形成其独具一格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前期小说是以浪漫的、"自叙传"式的主观抒情形式为主要文体特征,这种叙述方式,让作家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成了一体。作者以忧郁哀婉的笔调、典型的抒情方式以及鲜明的现代色彩,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个性化特征,是特定时代客观环境及作家在创作中主动探索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在郁达夫那里,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彰显了小说现代化的品格.美与情感的交响,带来郁达夫小说抒情艺术的三大特征:其一,以抒情的方式刻画人物;其二,用抒情的笔调描绘景物;其三,按抒情的要求安排结构.郁达夫抒情小说以独特的审美形态,表现出一种创造的活力和新鲜的风貌,为现代小说文体的革新和构建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从屠格涅夫的抒情小说和个人的感情生活经历两个方面论述了屠格涅夫作为抒情艺术大师的本色 ,进而通过分析其抒情小说象征的意向性 ,揭示了其作品具有永久性艺术魅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出现形成了中国文学新的抒情传统。自然描写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情感氛围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抒情方式包括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等等,运用的手法是传统的情景关系,一是移情,二是象征。中国现代小说的自然描写是一种情感话语,也是一种社会话语,是现实生活的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兼采传统诗学原理和当代文学理论,管窥抒情诗传统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转化方式。以汪曾祺小说《受戒》为例,提出:汪曾祺的诗化小说承接了抒情意境这一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在自律和他律、现代和传统的融合中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是一部虚无飘渺、海市蜃楼的神魔小说,因其儒、佛、道思想弥漫交织,主题幽深,见仁见智,在所难免,但是如果我们把作品所展示的生动图景,同明代社会糜烂、宗教堕落的世风联系起来考察,不难发现,在希奇怪诞的故事中隐藏着斩邪的文心,暗传着一种“契道合天”的人生真谛:“自利利他”、“天下为公”是社会、人生之大道。  相似文献   

11.
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并未描写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没叙述曲折离奇的故事,但它自有一种摄人心魄、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激动着、感染着我们的,是作品中奔腾着的感情的热流,浓郁的抒情色彩,以及由此产生的那种颇具审美价值的诗的意境。首先,小说善于移情于景、借景抒情,让读者在欣赏景物描写之时,不由沉浸在或喜或怒的情感氛围里。小说开头展示的是一幅优美宜人的图画,珠烁玉莹,清新秀丽。这正与“我”那种欢快愉悦的心情谐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审美特征陈克兰我们知道,情节叙事是中外古典小说艺术的重心之所在,是其主导的艺术功能,至于抒情,则为小说之欠缺而乃诗歌、散文之所长。但西方小说,至迟在启蒙主义或感伤主义思潮中,一些作品就已打上了比较浓重的抒情色彩,而自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3.
萧红的作品,常常被称为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这是因为,她作品的题材,大都来自于她难以忘怀的故乡——东北的小城,乡村。她的小说,散文,真实地层现了这块土地上的社会风貌,人情习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萧红的作品,又被归入以鲁迅的《故乡》、《社戏》为源头,以郭沫若,郁达天、庐隐、贺名、沈从文等人的小说为代表的现代抒情小说之流。这是因为,萧红的小说,具有抒情散文的笔调,洋溢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年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抒情小说较之20年代的抒情小说在文体特点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本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整体梳理,在与20年代抒情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从抒情视角、人物类型分析和审美形式的稳定几个方面分析了30年代抒情小说的文体特征,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抒情小说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三、浓郁隽永的诗情画意 孙犁同志是一个善于创造意境和情调的抒情艺术家,用抒情的笔调来渲染气氛,使人物上身摇曳着一片霞光。善于“从生活的散文中抽出生活的诗,用这生活的忠实描绘来震撼灵魂。”(《别林斯基选集》P180,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有的同志把孙犁的作品说成是“诗的小说”,或者称之为有一种“诗美”,这是很有道理的。孙犁的一些小说,确实是可以作为叙事诗以致抒情诗看待的。读起来,我们会不知不觉地置身于浓烈的抒情气氛中,使你或击节赞赏,或品味再三,或发出会心的微笑,或鼓起想像的翅膀……。最能代表这种艺  相似文献   

16.
陈思广 《南都学坛》2010,30(4):48-52
当代战争小说主要通过三种模式揭示战争中人性的象征意蕴,即:氛围象征、寓言象征与类比性象征。在氛围象征中,作家们常以特定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契合人物的心理感应,象征人物命运,或以自然环境的变化烘托人物精神,表现时代风貌,营造象征氛围,使其与作品的总意蕴相勾连,成为作家表现战争中人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寓言象征中,作家们常以一个假托的或者看似怪诞的外部故事直指哲理内涵,并使这一哲理内涵构成作品的主旨且具有象征意蕴;在类比性象征中,作家们常以象征体与象征意义之间具有类比性的联想关系,隐喻或象征某种精神意蕴。抒情风貌是伴随着小说诗化而同时出现的艺术特征,作者通过诗意的抒发传达出人的心灵美、道德美、理想美与情感美,在淡雅的诗情画意中流溢出美的情愫、美的意境,呈现出一种虽单纯却充满着诗情美的抒情风貌,为战争诗化小说营建了别样的风情。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和萧红的抒情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独立新帜,又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抒情小说,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淡化冲突和情节,并且放慢了叙事节奏。但在沈从文的笔下,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而萧红笔下的世界则让人触目惊心,这点也表现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沈从文的显得平和、从容、含蓄,而萧红作品中的情感则激烈、外露一些,他们对笔下世界的不同情感关照同时也表现在景物的描写上。虽然有这许多不同,但两人的作品都贯穿着现代乡村的“常”与“变”。   相似文献   

18.
小说是善于整体性地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它与抒情为主的诗歌或者散文不一样。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国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下,一个小说家如果回避了政治,那他的作品肯定是苍白无力的,一个作品想要有分量肯定回避不了政治问题。莫言的作品里充满了政治的各种书写。《飞鸟》这篇看起来荒怪陆离的小说体现了莫言对人性的底线的一种非常微妙且通透的把握;蕴含着巨大的弗洛依德主义的魅力的同时也对政治和社会运转机制中的内在力量的多元性给予暗示,这些文字中包含着对某些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真谛的洞察。《牛》则生动揭示了我们公共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不同主体间关系不平等的问题。《牛》呈现了中国公共领域文化中的最致命的病症所在,给我们理解中国社会治理问题以颇多启发。今天,要想理解好小说话语,常常需要一定的法学素养与视野。   相似文献   

19.
在浩浩荡荡的苏联战争文学潮流中,作为战争小说新浪潮代表人物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其作品以其独特的神韵、感人的面貌、浓郁的抒情吸引着广大读者,发射出熠熠的光彩。在战争文学的领域中占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20.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我”,在作品中担当了两种角色,既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我”进入作品形象体系,主要作用是便于抒情,增强小说的真实感,扩大作品的容量。叙述者“我”,具有明确的读者观念。叙述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读者接受,并直接向读者呼话。这种方式既增强了小说画面的清晰度又使读者与作品的情景拉开一定的距离,使读者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