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及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实验区。为了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致力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同时,对文化教育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初步改变了边区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不仅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金融和生产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经济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银行事业占有显著的地位。实践证明:边区银行事业的发展,对于打破外部封锁,发展边区经济,支持财政,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木文仅就边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在进行减租减息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农业改良运动。边区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这些改良措施促进了边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农村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是在经过战争废墟的原有油矿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边区自给经济建设和反封锁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边区的石油工业成为边区工业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促进了边区工业经济的建设,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物质基础,也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抗战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亲自指导抗战文化建设。他关心新闻出版,重视文艺运动,狠抓抗战教育,注重科学技术,关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正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与关心下,边区抗战文化蓬勃发展,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在这里,为了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带领边区人民进行了经济文化建设,并创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其中中小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改变了陕甘宁边区落后的文化面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财政,保障了边区的军需民用,成为边区人民坚持抗战的重要条件。边区财政的方针和政策,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而制定并逐步完善的。这些方针和政策不但指导了边区而且指导了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并且成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边区财政的建立、发展与边区财政的方针政策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边区财政的建立与发展边区财政是在复杂的环境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边区处在全国进行抗日战争的环境里,战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着严密的经济封锁(主要是1939年以后);边区本身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脱产人  相似文献   

8.
为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高瞻远瞩、通晓政治和精通业务的干部队伍,针对当时边区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和边区政府决定对边区干部进行在职教育学习,制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为保障学习任务的完成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实践证明,抗战时期中共干部在职教育制度建设卓有成效,不仅为当时的抗日民主政权培养了大批合格干部,而且也为后来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开展造就了英才,并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与总后方。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在中共中央、边区政府的领导和各界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建设成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了举世瞩目的革命圣地。今天,在隆重纪念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海外赤子曾在边区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那种追求真理,信赖共产党的领导,为边区建设尽责出力的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延安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由于遭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特别是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蒋介石接连发动了两次反共高糊,完全断绝了边区和外界的经济往来,使边区的财政经济、医药等困难达于极点。面对这种严重的困难局势,陕甘宁边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直接领导下,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使边区成为举世闻名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与此同时,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由我校政教系汇编的《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资料》,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编辑工作即告结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中央为了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军事建设,领导边区人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经历了初创、急速发展、曲折前进、稳步发展的曲折发展历程。自边区创立初始,农田水利建设即被作为农业发展、经济恢复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边区政府适时地调整着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宝贵的水利经验,有力地支援了晋察冀边区的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也为建国后的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亟需开发税源,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当时陕北定边地区丰富而独特的盐产作为边区最为重要的物产,为边区的财政经济建设乃至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源自于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陕甘宁边区得以广泛实行和发展,边区政府依据实际需要,在领导体制和行政体制等方面对此加以创新,形成了具有边区特色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这一制度及其管理经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的建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坚持敌后抗战的政治、军事中心,是领导和推动抗日根据地工作的示范地区。期间,边区总工会一直坚持“抗战为重”的宗旨,通过自身组织的积极活动,动员工人参战和投入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支撑。边区总工会的抗战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边区工人地位的提高,并为边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抗战时期边区工会的组织活动对今天的工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为保持边区军民抗战经济力,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边区的抗战实力。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面对大量移难民迁移到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想法设法救济安置,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行以工代赈,组织移难民参加生产运动。此举不仅救济了边区内外的移、难民,还增加了整个边区的劳动力,大大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中共在救济优待移难民过程中赢得了民心,为最终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和边区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极为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边区科技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探索前进、逐步成熟的过程,初步形成了以高等科技教育为主,中等技术教育为辅的培养模式。在开展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既注重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又重视专门技术的培养,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确立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还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学习紧密结合,培养"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技教育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对改变边区落后社会面貌、促进边区经济的发展和保证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是陕甘宁边区一切工作的中心,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①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要发挥广大人民的作用,就要对广大人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国民教育即抓好当时的小学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在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小学教育,领导边区人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边区的小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启发很大。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边区辖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东南部,北…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抗日与民主,是目前中国的头等大事。”没有民主,就不能动员全国人民进行抗战;没有民主,抗日战争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陕甘宁边区,就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依据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通过人民直接选举,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项建设事业中,边区成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