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职业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分析了当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些新途径.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提升职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国家急需高技能劳动人才,推进我国教育转型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最主要和有效的途径。目前师范专科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现状不完全符合专科师范生教学的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师范专科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的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入手,注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师范生的主动参与,并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师范生说课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范院校开展学生说课训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目前师范院校开展学生说课的情况,训练的内容主要是说课标、说教材,培养师范生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能力;说学情,培养师范生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能力;说教与学的方法,培养师范生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说板书设计,培养师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程序是由理论准备、编制说课稿及课件、说课训练到巩固提高。应注意的是:要注意选题;加强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教学手段的掌握;大胆探索,忌求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政策与法规》课堂存在理论性强、学生难理解,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难以培养等客观问题。在国考和教育信息化双重背景下,授课教师应当转变观念,以国考为导向,充分发挥“雨课堂”这一智慧教学工具的多元功能:课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创新师生多渠道互动,课后帮助教师精准反思教学,科学提高教学效果。雨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解构和革新《教育政策与法规》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评价和多渠道互动,深化师范生法治精神的培养,是有效提高师范生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6.
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要与新《课标》和新《大纲》的教育目标相吻合,以培养未来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为重要目标,并最终通过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来实现这一系列目标。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生公共必修课程。是未来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技能的重要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还不能令人满意。该文尝试采用PBL的方法来进行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高师教育只有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作为高师教育核心课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的改革已势在必行。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 ,以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际为基础 ,以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技能为目的 ,使师范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超前意识 ,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服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课程对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技能培养的状况,迫切要求加强其实践性.教师角色模拟教学是目前强化教育学课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要求,师范院校应提前构建起完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体系,以保证在校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当前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于缺乏引导、学习意识不够、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学课时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湘西民族地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对湘西民族地区师范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借助教育实习,以课例研究为依托,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协同育人机制,是培养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教学设计筹划、课堂观察实施、课后讨论开展和研究报告撰写环节都有"双导师"全程参与指导,可以使实习师范生实现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的高度融合;通过反思、研讨、修正有关教学设计,在真实课堂上观摩、分析、实施和研究有关教学策略的建构过程,可以使实习师范生理解及应用课例所蕴含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丰富其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现代教学能力,但是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该项能力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总结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高师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中,反思型教师培养向职前教师教育渗透乃至前移为大势所趋。以高师教育学课程为例,对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首先对国内外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概况做了综述,然后论证了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提出了高师教育学课程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生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技能训练要求,探讨符合师范生特点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途径,为落实2011年教育部提出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做出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正>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途径,是师范生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热爱教育事业观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最好课堂。因而教育实习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必修课,也是每一个师范生十分重要的主干课,它是整个高等师范教育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在IT时代,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一样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板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威望。然而,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他们的板书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师范院校应加强师范生板书能力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师范生板书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241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数学教师知识状况。结果发现,小学教育师范生的数学知识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提高的趋势;综合培养的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在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上的表现要好于分科培养的小学教育的师范生;教育见习与实习、数学教法课和家教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数学教师知识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教育实习视角探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机制,是发挥教育实习助力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形成,增强师范生从教意愿,为培养造就卓越教师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路径。因此,论文在自编《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胜任力问卷》、借鉴《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教育实习满意度问卷》的基础上,以242名学前教育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实习胜任力、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结果显示,师范生实习胜任力、实习满意度、职业认同感为中等略偏上水平,师范生实习满意度和职业认同感在其指导教师教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实习胜任力、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实习满意度在实习胜任力与职业认同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宋时期,朱熹通过地方调研、筹备藏书、聘任洞主、制订学规等一系列举措,复兴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文化由此光大,并走出国门、流传海外。朱熹在复兴白鹿洞书院的过程中作出的系列努力,对现代师范生教育而言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书院精神的发轫过程来看,白鹿洞书院坚守“以文化人”的教学路径,强调“为己之学”的教育追求,推崇“自由交流”的求索叩问,强调“教师引领”的儒家传承。通过白鹿洞书院文化赋活现代师范生培养过程,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范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范教育资源多元领域的融合,在遵循国情社情的基础上,培育更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优质师范生。  相似文献   

20.
教师核心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能力。以广东6所高校1 795名师范生为样本,采用“师范生教师核心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考察了师范生教师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路径。结果表明:(1)师范生的教师核心能力水平较低,监控教学反思能力尤为欠缺;(2)男师范生的教师核心能力水平普遍较女师范生低;(3)就业意向为从教的师范生教师核心能力水平较高,就业意向为从政的较低;(4)微格教学、见习、实习、校外社会实践对师范生教师核心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实习的作用最大。提升师范生的教师核心能力有以下对策:重视培养师范生教师核心能力,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加强教育实习管理,充分发挥影响教师核心能力的各因素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