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新型农民”概念的内涵出发,通过介绍传统农民与新型农民的区别,分析了造就“新型农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即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力量;造就新型农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民的各种培训,从而造就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人们所关注的城市化是如何扩大城市规模,如何改善城市环境,却忽视了其中所出现的农民问题,分离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与土地相分离成为新市民,但是我国征地制度尚不完善,对被征地的农民的安置办法也过于单一,安置费用相对过低,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等原因,致使农民在成为新市民之后,即失了地又失了业,生活失去了保障,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且,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国家要推行城市化就必须解决好迁入的农民问题,即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只有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真正实现以土地换社保、以土地换就业才能妥善解决农民失地问题,才能稳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和依靠对象是农民,农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农民现代化而不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选择。农民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价值取向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农民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和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年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农民暴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光绪三十三年,即一九○七年的哈密农民暴动,是本世纪初新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反回王暴动,它沉重打击了哈密回王的统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王府对农民的徭役,并为一九一二年、一九三一年哈密农民反抗回王统治,要求改土归流,最终取消哈密王制的斗争揭开了序幕。因此,对于这次农民暴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虽然在一些著作和回忆录中  相似文献   

5.
黄微 《民族学刊》2012,3(3):52-59,102-103
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沈洛村藏族农民作为调查考察对象,研究藏族农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事实表明,平等和充分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沈洛村藏族农民的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行使民主权利,是藏族农民享有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享有自治权利,是藏族农民享有政治权利的重要表现。在各种组织中行使民主权利,是沈洛村藏族农民享有政治权利的有效途径。沈洛村藏族农民实现政治权利的过程,既充分体现了藏族农民的权利意识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提升,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宪法权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政治知情权以及农村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藏族农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将会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态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反映。文章从生活满意度、民族交往心态、宗教心态、文体生活和教育心态、政治认同心态五个维度对新疆南疆和田县和皮山县维吾尔族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南疆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满意度不直接相关,农民对于政策执行"不患寡而患不均";南疆农民对公共服务有新期待;国家要加强预期管理,促成健康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组织化经历了由政治逻辑到市场逻辑的转变。在农业市场化条件下,农民组织化的形式也经历了从村民委员会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嬗变。通过对农民组织化发展内在逻辑的揭示,可以寻找农民组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谷中原  方凯 《民族论坛》2003,(10):15-16
一、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结构现状农民科技素质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劳动的历史演化中,养成的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运用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潜质。作为一种生存智慧和文化模式,科技素质也是以结晶体的形式而存在的。任何时代的社会主体的科技素质结构都是不同时代和具体生存环境的自然反映。湘西农民在千百年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科技素质结构。1、从科学层面来看,湘西农民科学素质结构尚未成型。主要表现在科学认识尚处于感性阶段:绝大多数农民对劳动对象或劳动过程的认识还处于感觉阶段;只有少数知…  相似文献   

9.
文熠 《民族论坛》2009,(7):25-25
<正>近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为了切实解决该市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技知  相似文献   

10.
朱茂静 《民族论坛》2011,(6X):61-63
根据对四川Y镇农民的调查,从事的职业不同,中国农民分化为传统农业收入和乡镇企业务工农民、从事乡村管理的农民、外出打工的农民、个体户或私营企业主农民等四类职业群体。这四类职业群体农民在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休闲与交往方式上出现了差异,但是超过一半的中国农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当地基层政府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应考虑到农民生活方式差异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代北海、龙州、梧州和南宁四个口岸的开放,使广西区位优势彰显,东连国际市场和沿海市场、西连滇黔内陆。贸易格局的变化引发了农村民生尤其是农民的离乡谋生。这主要表现在:内外贸易的扩大促使大批农民加入苦力运输队伍;口岸及大小圩镇工商业的勃兴导致从工、经商农民数量与日俱增;国门敞开使得闯南洋蔚然成风。农民离村谋生对农村社会影响极为深刻,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和相对改善农民生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精壮劳力过度流失和陋业泛滥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民群体的大量“离土”迁移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然而在乡土社会的具体情境中,农民的生计活动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本研究采用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以农民的生计过程为载体,对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特征、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试图通过窥视社区中农民的生计社会,说明中国农民生计过程中行动特征和逻辑的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整个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劳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体现者,是农村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因而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减少农民、增加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和消除歧视农民政策是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紧迫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画是20世纪50年代乡村社会建设中出现的一种农民文化形式。此后七十多年的实践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农民的终结”“村落的终结”“离土中国”等话语情境中,它已经成为国家倡导的人民性文化实践的一种现实方案,其丰富的过程被包含在中国式农民文化现代化的逻辑之中。农民画的文化叙事实质是农民文化史书写的一种方式。农民画作者群体通过这个方式建构了自己作为文化主体身份的历史,因而农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中获得了自身文化主体性的本质身份。这个结果标志着中国农民正在实现社会化的现代转型,蕴含着城乡文化一体化融合的历史性趋势。中国农民画的文化向度是乡村文化现代化探索的结果,也是以农民画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文化实践的历史出口。  相似文献   

15.
农民进城务工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临夏州农民人均占有资源的绝对数小,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农民向土地要收入,增收困难,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的重要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中国科技兴农运动的第一任务。特别是在湘西农村,农民的传统科技素质根深蒂固,而现代新科学技术素质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为了研究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结构转换,实现湘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省民委和中南大学共同承担了“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结构转换研究”课题,并组成联合调查组,于2003年7月—8月,赴湘西州吉首市马颈坳乡和张家界市桑植县瑞塔铺镇、刘家坪乡的7个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在20多天的调查中,共访问不同家庭的100位农民,每位农民7份问卷,共700份问卷。以期从现状、结构、成因、解决措施等诸方面剖析湘西农民…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那些新一代的年轻农民们,他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人生领悟、生活取舍、对世界的态度、对农村和农民本身的认识、对传统的认同度等方面,与上一代的农民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农村实施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应该随着实际情况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了。  相似文献   

18.
陈运海 《民族论坛》2008,(6):39-39,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增收是关键。边远乡镇农民增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展"高质、高效、高产"农业,从比较优势的开发利用中增加收入;发展"农"字型龙头企业,搭建农民增收平台;发展劳务经济,快速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长远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的主要构成要素科技素质是指人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科学认识,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各种技术和技巧的统称。科技素质实际上就是人们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掌握与运用以及自身所积累的各种经验。科技素质结构即科技素质作为一个系统的诸要素的结合方式。为便于了解湘西农民的科技素质,我们把它进行了要素的分割,逐一分析。1、种养技能和基本经验种养业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养殖业又包括畜牧业、海水和淡水养殖业。它是人们获得生存资料的保证,也是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种养技能和基本经验是农民科技素质的基本的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省J村灌溉用水中的农民合作过程为个案,说明在村庄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外部资源的输入会降低村庄公共品供给中农民合作的成本收益率,是农民合作的诱导条件;而农民能够有效参与,并且农民个体的决策和行动与合作收益紧密相关,会使农民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实现自愿合作。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这种以村庄内源合作为基础、外部资源输入为诱导的"互动模式"促成的农民合作,是村庄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