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出现了四次经济波动.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减少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更好地实施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监测已经显得越来越必要.本文试图借鉴扩散指数法对我国宏观经济监测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即资本存量调整理论 ,引起经济波动 ,并由乘数和加速数的数值关系决定经济波动的特点和类型。中国是个二元社会 ,其经济波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在经济中的过大比重决定了中国经济波动呈二元性。  相似文献   

3.
将国际冲击、汇率弹性与经济波动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理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着重考察国际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以及增强汇率弹性在应对国际冲击中的作用。基于由贝叶斯技术估计的模型模拟分析发现,增强汇率弹性能够通过改变贸易条件进而有效降低国际产出冲击和国际通胀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我国国际收支进一步向均衡状态接近,汇率双边走势渐显的背景下,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逐渐增加汇率弹性,将有利于我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0—2020年年度数据,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输入性风险四个维度选取31个基础指标,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CFSCI),进一步探讨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金融稳定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外部输入性风险对我国金融稳定产生明显冲击;分析表明,金融稳定性上升能够降低经济波动,使得经济增长更加平稳;相比之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对金融稳定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知:开放度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就增加,由此就会导致经济波动的波动幅度减缓,经济的增长水平提高。不论是在我国东部还是西部,增加开放度都会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东部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对西部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增加开放度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的增加,西部要远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6.
理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目标转变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厘清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理论逻辑。以产品空间理论为基础,从微观的产品层面出发,通过对1995年至2018年间中国产品空间变化的分析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是通过产品升级引起产品空间密度增加,从而使得产品复杂度得以提升,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得以实现,最终增加经济复杂度的动态过程。因此,产品升级所引致的经济复杂度的提升本质上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综合呈现,是数量与质量的高度统一,是从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现象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7.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它的基本思想及其评价。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实际产量自然率的波动,它由技术冲击引起,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是经济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主张是政府不应对经济波动进行干预。虽然这一理论受到各种批评,但我们仍认为它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相机抉择论是本世纪30年代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以及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高涨时期,政府采取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反过来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二战前后,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行“凯恩斯主义”,以相机抉择的政策手段来调控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了消除和减轻经济发展中周期性经济波动的不良后果,也采取了相机抉择的政策调控经济发展。在此大背景下,这种政策也被移植到新兴发展起来的股票市场中。我国股…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率明显下降,但没有引起理论界和政策层的足够重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微观层面的时滞效应、群体博弈理论和宏观层面的蛛网模型理论,结合中国的经济金融现实,从总供需曲线、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解释。我们认为最近10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人口老龄化和投资收益率下降抑制了总供给弹性,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提高了经济韧性,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和改进提高了政策逆调节能力,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波动降低的主要原因。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实体经济波动放缓的同时,金融市场波动却呈现加剧趋势,这对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和防风险攻坚战发出了警示信号。  相似文献   

10.
湖南经济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南经济波动实证研究以经济增长率波动为主要考察对象 ,所用考察指标是 GDP增长率。按照“谷-谷”法划分 ,195 3~ 1999年的 47年中 ,湖南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共呈现出 12个周期。纵向上 ,改革前后湖南经济波动的状态特征悬殊 ,波动是由剧烈转向平缓。横向上 ,湖南经济波动幅度大于全国经济波动。未来湖南经济波动的理想走势是 :纵向上 ,保持波动由剧烈转向平缓的趋势 ,进一步缓和波动程度 ,努力实现微波化 ;横向上 ,力争湖南经济波动幅度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西方经济波动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形成是由经济系统内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借鉴西方经济波动理论,结合我国经济和粮食生产特点,提出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形成是由内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相互作用的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情况和经济周期状态,对我国改革前后的经济周期进行比较研究,并利用谱分解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进行分解,找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隐周期,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经济波动的三角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为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理解经济波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和迁移行为的影响,对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波动对城镇地区失业率以及农民工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对城镇失业率无显著影响,但是对城镇地区的农民工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以出口波动衡量经济波动的基准模型显示,如果出口额高于其长期趋势,那么城镇农民工数量将显著增加,反之则显著减少。稳健性检验使用产出波动替代出口波动或差分GMM估计,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这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济扩张期流向城镇,在经济收缩期回流农村,即农村是城镇的“劳动力蓄水池”,它通过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从而屏蔽了经济波动对城镇失业的影响。本研究为奥肯定律在中国的表现提供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运行的“政府干预”思想源远流长,既有增加政府对市场干预的主张,也有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的主张。“政府干预”模型分析表明:“政府干预”与“干预净收益”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的“政府干预”。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政府一直在调整“政府干预”程度以满足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历年的“政府干预”程度就在“最优干预”程度上下频繁波动。政府应当谨慎的决定增加或者减少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政府干预”,以使“政府干预”产生最优的“干预净收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发生过多次经济波动,有的是超常经济波动,有人认为这也是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这是完全说不通的,应予以否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社会主义经济发生超常波动,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周期的规律性,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其原因大致是:(1)经济调节机制不合理;(2)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合理;(3)经济体制不合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可以消除这种超常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6.
试论政策时滞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策时滞就是从政府为实现某种目标,决定实施某种计划或政策到该种计划或政策对经济活动产生实际影响之间的一段时间间隔,导致计划或政策与经济活动之间出现因果不同步现象。经济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利用与控制,而不能真正地消弭波动。只有我们准确地把握住经济波动的规律,才能对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行评估。而政策时滞由于对经济波动产生负效应,导致经济波动出现异常,因而对政策时滞的监控与预警将有助于把握经济波动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确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节点的动力学行为如何对网络拓扑结构造成影响,构建了4个节点相同但拓扑结构不同的朋友网络。对比研究发现,普通朋友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但随着朋友关系亲密度的增加,网络拓扑结构由连通到不连通,平均度和集聚系数在减少而平均路径长度在增加。此外,前3个网络的度相关性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大庆市消费品市场日渐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26亿元,到1998年已经达到699亿元。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商品流通,对宏观经济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消费品市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1978年到1996年,全市零售网点由1629个猛增到46279个,从业人员也…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据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膨胀型投资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改革前后经济波动呈现出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具有膨胀型波动的特征。消费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贡献远大于投资,而投资的波动是造成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减轻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应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对投资膨胀进行适当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