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唯物史观形成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6日至1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市委宣传部六个单位联合举办的。这是建国以来第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社科联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3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工作者共2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论文100余篇,按三个专题深入地讨论、交流了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现将讨论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民 《江淮论坛》2011,(1):62-65
2010年7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0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院所以及人民出版社、《哲学研究》编辑部、《求是》杂志社、《人民日报》等单位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理论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7日是伟大的十月革命74周年纪念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出席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术讨论会“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在大会领导小组的安排下,举行了一场纪念十月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月,由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单位发起,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哲史学者、专家和研究工作者一百二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六十余篇。会上着重讨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意义、方法和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分期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等问题。大家认为关于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研究是我国哲学史研究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1919——1949年这一段哲学史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既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又是近现代世界哲学史的组成部分。这个时期哲学的主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发愤图强的问题,围绕这个专  相似文献   

6.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哲学系、《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和《吉林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持召开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六日至十日在长春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共有十八个省市四十二个单位六十八名代表。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石峻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主持了讨论会的开幕式。 这次讨论会是中国哲学史界专门研究近现代哲学史的一次盛会,也是解放以来讨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一次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只有研究中国近现代哲  相似文献   

7.
<正> 由山东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学院、邹县孟子研究会六单位发起的孟子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31日在孟子故里——邹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学者、教授和有关教学、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这次会议是建  相似文献   

8.
由庄福龄教授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已经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问题,在我国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毛泽东哲学思想史和中国现代哲学史等著作中均有所  相似文献   

9.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2届年会于2005年10月23—24日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经典学说的现代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西方文论流派的比较研究”及其他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学、文化理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广西民族学院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领导出席了会议。一、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研究员在…  相似文献   

10.
由吉林省哲学学会、东北三省马哲史学会、吉林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15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哲学观念变革学术讨论会、东北三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讨论会于1988年8月6日—12日在延吉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党校及科研单位的专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国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讨论会于1987年11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大专院校和研究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主题是批判教科书体系,主要针对的是教科书的观点与结构;20世纪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点是强化自身的理论基础,通过文本研究提升研究方法与视野;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视野与路径日趋完善,但面对的任务也更加具体而艰难。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在总结既往中推陈出新、在交流对话中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3.
欧阳询 《船山学刊》2013,(4):179-180
2013年4月20至21日,中国哲学史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一百多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80篇。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创新、中国哲学史具体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从多方面将中国哲学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发表六十周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四十周年,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南京市社科联和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实践论》、《矛盾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讨论会于五月七日至十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七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有关方面负责人周瑞金、吴建国、侯树栋、王武龙、胡福明、王湛、石仲泉,李君如、庄福龄、周直等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两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实践思想、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等课题,展开了热烈研讨。现将发言观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侯衍社 《学术界》2001,(2):255-258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杭州发展研究会联合发起的“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研讨会”于 1 2月 5日至 8日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单位的 4 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 2 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 ,结合世纪之交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讨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邹俊娟 《船山学刊》2012,(1):179-180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的"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与百年来中国现代哲学历程"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对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进行专题研究的全国性研讨会,有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17.
黄楠森教授,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生于1921年11月29日。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等职务。黄楠森教授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哲学系,195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肄业后留校任教。从事过新民主主义论、现代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列哲学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发表过不少哲学文章,出版有《论党的群众路线》等等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 首先,让我代表这次讨论会的发起单位:《哲学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哲学系、《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与《吉林大学学报》编辑部,向前来参加讨论会的全国各地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省、市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参加我们的开幕式,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来自十八个省、市四十二个单位七十八名同志。其中有老一辈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专家教授,也有中、青年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工作者。大家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社联副主席,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孙叔平教授的新著《中国哲学史稿》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教育部已确定将其列为大学文科教材,并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六日在南京就该书举行了一次讨论会。全国各地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代表及部分报刊、出版社的代表八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有知名学者、中国哲学史专家任继愈教授、冯契教授、严北溟教授等。在开幕式上,南京大学党委书记章德同志致了词,他说:“《中国哲学史稿》是孙叔  相似文献   

20.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4日-19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当中有年愈古稀的老一辈外国哲学史专家、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和暂露头角的青年哲学史工作者.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哲学研究》杂志社、湖北日报等16家出版、新闻单位的同志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十年来我国外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的历程,交流学术成果、展望哲学史学科的未来,探索外国哲学史研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在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就哲学史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理论的困境与理论工作者的命运、改进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与教学以及外国哲学史学科领域里的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