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惊波 《学术交流》2005,(4):122-125
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某一产业如何发展主要决定于该产业内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是否具有比较优势,而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决定于该产业的资源优势。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与竞争力主要由农业的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制度体系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决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现有优势,并不断促进新的优势形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缓解资源约束 促进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铁 《学习与探索》2004,(6):104-106
中国在世界上属于资源大国,但从人均资源量看又是一个资源贫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了实现工业化,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要保障工业化进程对资源使用与消费的合理需求,一是要建立起资源友好的产业结构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经济体系;二是要立足于资源安全制定出科学的资源保障战略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各种资源的约束。制造业面临着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约束问题。各种资源约束要素之间是变化的、互相联系的、存在差异的与可控的。资源的利用与制造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李建伟  崔琰  刘兴昌 《唐都学刊》2004,20(6):99-102
龙羊峡是新兴的高原旅游城镇,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目前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对龙羊峡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成为研究的首选,继而提出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并对旅游产品结构设计、功能分区、线路组织以及设施规划建设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强调国家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性的国家能力理论,事实上把新兴国家推向了危险的政治发展陷阱: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巩固日趋依赖于政策表现.这种政治发展理念因而成为新兴国家政治动荡的根源之一.新兴国家要充分挖掘并发挥传统文化和基本国情为重点的政治发展资源的作用,广泛宣传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形成对国家认同、目的、意义和发展战略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包括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两种方式.在判定资源枯竭的类型以后,应在政策上区别对待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资源型城市,着力解决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科学地判定并实施不同的转型策略,发展不同的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7.
矫正要素比价扭曲、资源错配与发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攀  龚敏 《求是学刊》2015,(1):66-73
要素比价扭曲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劳动力、资金、土地以及能源等要素市场的二元结构特征扭曲了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导致厂商在隐性补贴的成本体系中,弱化了自主创新和推进产品优化升级、节能环保的动力,固化了对要素比价负向扭曲的路径依赖;居民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影响,消费占GDP比例不断下降。要素比价扭曲加剧了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并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提出矫正要素比价扭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微观基础保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颜明霞 《创新》2014,(3):61-64
文章在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的互动发展模式。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资源状况的不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互动关系发生的源动力和作用路径,设计出"旅游资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旅游资源开发"两类具体的互动发展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杰  杨会全 《社科纵横》2012,27(12):34-37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是困扰该类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以湖南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探讨了湖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情况、转型面临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湖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妇女角色结构重心转移,在农村经济建设中作用日强,地位日高,其婚恋观、生育观及自我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文化素质偏低、产业结构中的性别差异、双重角色负担过重、对法律赋予的权益认可度较低等也阻碍了她们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黑龙江省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资源相对丰富,但在取得成绩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因素制约着黑龙江省农业资源的配置,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条件、机制因素、农业产业政策、科技进步、生态环境等。因此,应对这些障碍因素进行剖析,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发展应该打破单一发展模式 ,向其他经济领域融合渗透 ,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黑龙江是农业大省 ,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近几年 ,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 ,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有利于形成农村地区特色经济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旅游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旅游部门与农业部门应该打破行业界限 ,联手协作 ,共同开拓旅农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推动我省整体经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源和环保约束下中小企业竞争力转换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和"民工荒"的出现,随着国内环保力度的加大和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增多,我国中小企业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成本竞争优势遇到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这种约束使中小企业竞争力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成本竞争力下降,环境竞争力上升。中小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环境竞争力,以便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极强的稀缺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现阶段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总量大、人均少、进口依存度过高.因此,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共同建立一种长效经济机制,促进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产业政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转型期分权化改革的条件下,地方政府通过创造流动性而掌握一部分财政和金融资源、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评价中的标尺竞争这两大因素,使得地方政府既有能力、也有动力选择和扶持主导产业;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后发信息优势,又使地方政府选择的主导产业集中于重化工业,并因此形成重复建设;而目前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难以支撑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为了避免上述负面效果,中国的产业政策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转型: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估制度;限制地方政府扶持主导产业的能力;由选择性产业政策转型为功能性产业政策;通过需求管理手段,为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阶段.中部六省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相关的资源型产业,但是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部地区越来越依赖资源消耗,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资源和环境约束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中部地区需要实现产业转型,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低耗能低污染型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中部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两型"产业,同时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创意经济时代,创意力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创意产业将成为财富的最重要来源,这是一种推崇创新、强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经济学家和商业预测专家都认为,创意产业和知识性的职业以及服务部门,将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文化要素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这种主导要素的变迁带动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中华老字号如何借助创意产业的强大引擎,挖掘和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探寻创新发展的机理与路径,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刘助仁 《创新》2007,1(1):97-102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何保障农业发展,公共政策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公共政策显得如此重要,世界各国尤的是大国其政治和经济体系已经发展了一种精细而复杂的公共政策,以推动农业发展。国外的许多经验对于我们解决农业问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节能、降耗、和谐发展是十一五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图景。我国含磷洗涤剂生产、使用对磷矿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情况严重,应在全国范围洗涤剂禁磷。这样不但可以缓解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和减少赤潮的发生,还可大量节省有限的磷矿资源和煤、电、燃油等能源。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13,(12):24-25
近两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和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等重要精神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的慈善事业开始从藉由巨灾激发的高速发展期,逐步过渡到稳定运行的平台期。在稳中求进的过程中,政府、慈善组织、捐赠者、媒体、社会公众等各类慈善主体,都在积极以实际行动调整自身的定位、角色和作用。两年来,各部门、各地区又出台了多部关于支持和规范慈善事业、放开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在国家层面,既有针对特定群体参与慈善事业的单向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