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其本质就是不同群体的利益再调整过程.根据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益关系变革的方式、速度和社会群体利益分化的差异,把我国利益结构变迁轨迹划分为3个阶段.1978~1992年:利益分化成为利益结构变迁的主要方式,不同利益群体从共享改革初期成果到利益结构的合理分化.1992~2002年: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确立之后,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进入快速分化阶段,社会利益矛盾日趋凸显.2003年至今,随着现代化建设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由侧重利益分化为主的时代,进入到侧重利益整合为主的利益结构调整时代.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村社会的利益分化正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解析利益分化应从物质利益分化、政治利益分化和精神利益分化的维度来进行。西部农村社会不同阶层群体间利益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体制机制调整、初始条件差异等。要理性地看待利益分化问题,尤其在实现后发赶超进程中西部农村社会还必须要在公平原则下保持适度利益分化。  相似文献   

3.
略论利益分化对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三十年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也是一场利益分化的过程.当前我国利益分化主要表现为:以收入水平为标志而导致的利益差距不断扩大、以利益差距为基础而形成的利益群体不断分化,以及以利益群体为分野而造成的利益竞争不断激化.适当的、合理的利益分化对于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具有积极影响,但过度的、非常态的利益分化,也会对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研究利益分化对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进而努力扩大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对于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推动民族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带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阶层间和群体间的冲突和矛盾,如何通过政治整合机制协调社会各群体和各阶层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我国政治整合机制呈现出政府间过度竞争、政治整合方式缺乏与时俱进、政治整合路径互动性不足、政治整合机制缺乏对道德建设的投入以及政治整合与政治分化发展不均衡等局限性,阻碍政治整合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优势。针对以上不足,当前党和政府应在提升政府行政行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探索政治整合资源与途径、加快政治参与机制建设、构建新型文化道德体系以及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提高政治整合机制的运转效率,推动我国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显文 《北方论丛》2005,(2):145-14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型.大量新的利益群体出现,利益要求多样,利益分化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6.
潘红祥 《兰州学刊》2005,1(2):180-182
利益分化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中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促成了我国社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从利益分化和社会分层所要求的社会整合而言,中国宪政建设必将在社会主导价值的嬗变、共容协商制度的确立和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三个方面完成转型.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利益群体是推动政治建设的社会力量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政治建设从来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力量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利益要求。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已构成的利益关系既包括纵向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利益关系,又包括横向的具体和特殊利益差别的利益关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治建设和政治整合面临的任务是满足社会结构大幅度变动导致的利益分化,有效地综合社会利益群体的各种利益要求,协调各种政治关系以保持动态的政治稳定,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显然,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原动力。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现论到实践绝不能忽视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绝不能不注意调整利益关系,更不能否认利益差别与矛盾,而应正确地协调各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反对片面强调利益拉平。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化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是相伴而行的。促进社会合理分化是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在快速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迅速、广泛和复杂的特点,但目前仍存在着角色分化水平低、组织分化滞后、贫富差距过大、分化无序和分化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如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提高社会分化水平;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分化机制,实现社会分化的机会均等;坚持互利互惠原则,尽力协调社会各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探寻新型社会整合机制,提高社会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阶层分化与政治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传林  余树林 《兰州学刊》2005,4(6):170-173
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于政治和谐发展固然有其进步性,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阶层分化所带来的是利益主体和政治诉求的多元化,这与现有政治体系存在诸多的矛盾和冲突,给中国的政治和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政治和谐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之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标志.正确地分析阶层分化对于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和谐效应,探寻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有效的政治稳定机制、完善的政治参与体系和政治整合策略,以化解阶层分化带来的不利于政治和谐的张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益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排除了产生基本利益截然对立的利益集团的可能,但仍然存在源于不同利益倾向的各种利益群体。现阶段,我国原有的利益结构已被突破,新的利益结构正在迅速形成中。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变化,正推动着各种利益群体的滋生、分化和重组,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表征。我国利益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公平机制的形成,并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活力。随着彻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利益分配体系的建立,我国的利益群体将在经历分化和重组后逐步明晰并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