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启文、陈长畅两同志在《论在真理界限上可能隐藏着错误》一文(见《学术研究》第三期)中,比较系统地谈了他们对真理与错误关系问题的一些看法,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我们很有启发。真理与错误的关系问题,是认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把辩证法贯彻到底,反对形而上学片面性,对澄清林彪、“四人帮”造成的混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曾对企业的利润和利润指标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同时,也阅读了近几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这一问题的某些论著。我们认为,沈经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论述的有关社会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利润指标的一些观点,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沈经农同志和其他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3.
在谈论人口老龄化的文章中,一些同志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程度和速度表示忧虑,担心人口老龄化的无限发展势必造成经济、社会的过载负担,预言如果不及时转变人口政策,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将犯历史性错误。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在批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的时候,因为想要把问题说得清楚些,我便对共鸣这种精神感应现象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已经引起了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认为我把共鸣理解得较狭窄了,而主张共鸣是一种更广泛的精神活动现象。《学术月刊》今年第三期上陆行良同志的“关于文学的共鸣问题”一文,在这方面可说是具有代表性的。陆行良同志提出了他对共鸣的正面看法,他以为共鸣就是“对作品中所歌颂的人物和事件感到兴趣、爱好和赞赏;或者对作品中所批判的人物和事件发出不满、愤慨和痛恨”,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在作品里所贯注的思想感情发生交融,趋于一致”。由此可见,陆行良同志对共鸣作了一个最广泛的理解。他所理解的共鸣不仅包括了“感到兴趣、爱好和赞赏”,而且也就是一种理解。他在论述今天的读者如何对古  相似文献   

5.
关于劳动力的归属关系,或者说,关于劳动力所有制问题,蒋学模同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我见》(以下简称《我见》)一文中提出了一些独特见解,很值得探讨,这里谈谈我们的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形式即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区分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还有争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作者在1979年曾在《关于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形式问题》一文(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丛刊》)中对这一问题发表过一些看法。近两年来;又见到一些书刊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而作者又得有机会去常州了解工业发展的情况,因此想结合学术界的一些看法和常州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再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有一些同志在谈论人性问题时,不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而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出发来说明社会",错误地把"抽象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笔者拟对"抽象人性论"这种非科学抽象的不正确之处,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术月刊》和《昆明师院学报》相继发表了几篇有关杜文秀评价问题的文章,马汝珩同志也写成《关于杜文秀评价问题》的文稿,我们读了以后,获益不浅。最近我们看了美国克拉蒙大学历史系阿塞·罗森堡(Arthur Rosenbaum)教授赠予的有关大理政权末期对外关系问题的一些材料之后,觉得对这个问题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对于杜文秀的评价,也和对待其他历史人物一样,应当就其全部活动加以衡量,既不能因其有个别错误而全盘否定,也不能无视  相似文献   

9.
我们读了池超波同志《也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一文(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5期),很受启发。作者就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个唯物辩证法的重要问题,在同杨超同志商榷的过程中,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十分难能可贵。文章还指出了那种认为绝对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的同一性则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的观点,实质上是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开来。我们同意这种看法。但是,对于贯穿池文的一些主要观点,我们与池超波同志的看法却又不一致了,在这里提出来共同探讨,以期对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體这个重要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理解。讨论的问题集中在怎样理解精髖?核心中是否还有精髓?这就涉及到在精髓问题中如何认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在唯物辩证法中如何认识核心和精髓的关系。正是在这两个重要问题上,我们和池超波同志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在就摆出我们的观点,以就教于池超波同志。  相似文献   

10.
最近哲学界展开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争论,我们基本上同意项晴、沙人等同志对“合二而一”观点的批判的意见,我们认为“合二而一”的论点实际上是取消斗争融合矛盾的错误论点。这里不想多谈。现在着重对《人民日报》7月19日发表的姚伯茂同志的“浅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一文,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姚伯茂同志与其他同志指正。姚伯茂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一个新的关于两类矛盾的论点,即把矛盾分为“以斗争性为主”和“以同一性为主”的两种不同类型。在学术讨论中这种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他的论点却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11.
李剑同志在《谁酿的苦酒》中,为自己作品的“格调”问题进行了辩白,将其理由赅括起来,大抵有如下几点:一是说他的作品写的是“事实”;二是将一些同志批评其作品“格调不高”的说法“匡正”为“这群流氓格调不高”;三是“我客观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四是作品中的人物“格调”是与作家艺术趣味毫不相干的;还有“我们经过了一个‘格调不高’和‘不堪入目’的黑暗时代”等等。上述种种观点虽是李剑同志个人提出来的,但却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原则的一些根本问题。倘对这些根本问题不辩清楚,要想写出高“格调”的作品来,恐怕委实是戛戛乎其难的。为此,我们抱着“疑义共与析”的态度,就李剑同志作品失误的某些原因及上述种种观点,谈谈我们的看法,以期引起同志们(包括李剑同志)的注意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民币的性质和职能问题,国内报章杂志上虽曾讨论过,但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本年初,重读了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触动我再度思考这一问题,为了学习,在“学术月刊”第四期中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以求“抛砖引玉”。“学术月刊”转来了喻瑞祥同志对“关于人民币的性质和职能问题”一文的几点意见及陈希原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部分,在列举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之后指出,这些主要论点曾被概括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些左倾错误论点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我们认为,对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加以剖析,弄清它在理论上的错误之处,这对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痛苦经验,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领导哲学研究对象(与此相关的还有它的性质、任务、内容等)的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引起普遍的关注和兴趣。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肤浅的看法,与领导科学理论界的同仁商榷。 从笔者所接触到的一些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领导哲学的论文和论著来看,目前大家对于领导哲学及其研究对象,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真可谓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但综合这些看法,大致可概括为两种基本的看法:一是认为领导  相似文献   

15.
读了黄枬森同志的《列宁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一文,感到其中有三个问题,我们的看法与见解,与黄枬森同志有所不同: 1.实践唯物主义是否能看作认识论? 2.《巴黎手稿》中阐述的历史观,是否有唯心主义的残余? 3.马克思是否把自然界看作“人化的自然界”? 下面依次提出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供大家讨论,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史学界正在进行“中国通史”的编写工作,从而重新引起对我国历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如:我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问题、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王朝体系与王朝称号的存废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等等。我们认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都是很有意义的。本列将续陆发表有关这一方面的文章。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各家看法,有很大分歧。本期发表了百石同志的“略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一文,对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我们准备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欢迎参加。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江海学刊》第8期发表的《关于价值量的计算问题》的拙作中,由于篇幅关系,我只陈述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其中对涉及经济学界所争论的许多问题,都未详细列论。顷阅今年《江汉学报》第9期所载曾启贤同志的《劳动的社会形式及其计算、比较和分配的问题》一文,对上述拙作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大部分又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因此,我想谈一谈个人的看法。本文只打算集中讨论我们之间主要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正> 成仿吾同志的《纪念鲁迅》一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八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版的《解放》周刊第五十五期,不久又发表在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五日《鲁迅风》第三期上。但是,这篇文章究竟写于何年何月?发表的年月是否就是写作年月?此稿何时由延安到上海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感到已经发表的一些研究文章中所谈看法同史实是有出入的。  相似文献   

19.
按劳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同蒋一苇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蒋一苇同志今年3月21日在《工人日报》发表的《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问题》和7月1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试论全面的物质利益原则》两篇文章,我们有一些想法。蒋一苇同志提出的关于工资福利问题的设想和具体办法,很有现实意义,是值得考虑的。他主张首先应当解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大平均主义,也很有见地,颇受启发。但是对于文章所涉及的按劳分配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却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愿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以就教于蒋一苇同志,并同其他有兴趣的同志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发表50周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30周年,7月28日,湖北省社联、省社科院、省委党校、省哲学学会举行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座谈会,与会同志就一些主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实践论》,有的同志认为,它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虽然它问世已半个世纪了,但它的基本观点并没有过时.我们的任务就是进一步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吸取现代科学的积极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有的同志就《实践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指出用信息论、发生认识论来取代实践论是极其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