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体农业是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通过多种产业的科学组装,并在一定的技术和物质配合下形成的人工生态农业生产系统,其目的是在整体功能上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立体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种植,则是利用不同作物的间、套、混、复等种植形式在田间构成复合生态群体,利用作物生育过程中的时空差异,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对自然环境的抗逆性,因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搞好立体农业,依靠科学技术和物质的投入为种植业开辟新的  相似文献   

2.
基金产值率     
基金产值率是企业(部门、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利用效率的指标。就整个国民经济规模而言,基金产值率的水平表明每一卢布现有固定基金所产出的社会总产值额或国民收入额。某些类型设备的工作效率是由二定的指标表示的(涡轮机的效率指标是千瓦小时发电量,钻探机的是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生产     
当人们研究科学、教育和文化问题时,重要的是从这些问题与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相互联系上来加以考察。物质生产(主要指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通信、商业等)为负责提供生活资料和满足整个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其他部门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有些活动不属于物质生产部门,而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社会和文化需要,这些活动构成社会基础结构的大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科学、教育和文化。本文试图从促进生产的角度来考察科学与教育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中所占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统一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一、中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区域1、区域确定方法说明 我们从规模比较优势、生产水平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3个方面来分别对全国各县进行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分析,并据此确定不同的优势区。 (1)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用农产品的区位商来表示。某一地区某种作物的区位商是指该作物播种面积在该区域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这一作物所占比重之比值。 计算公式: 式中:GMij为i县j种农作物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Sij为i县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Si为i县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Sj为全国j种作物的总播种面积 S为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GMij≥1表示该县的这种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化,GMij越大说明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部门农业结构和立体农业结构两方面对土家族地区历史时期农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探讨。认为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部门农业结构的演变实际上是农耕、渔猎和采集并存,农耕生产逐渐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相关农业生产随之演变的历程;立体农业结构的演变实际上是农耕生产由河谷地带逐渐向山坡推进,其它生产部门随之演变的过程;历史时期农业结构存在地区性差异,在开发较早的地区农耕生产占据主导,而在僻远地区处于传统的农耕、渔猎和采集并重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专项资金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其管理和使用涉及财政部门、各涉农业务管理部门和基层项目单位。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应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有效的评价主体,从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涉及各部门的共性特征和项目本身特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产业即部类或部门。农村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构成农村的各次产业,各部门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目前,较多的采用三次产业为主体结构的分类法,农业(种植和养殖业)为第一产业,加工业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业为第三产业。结构泛指各要素(各次产业)的组合方式,就其质的规定性表现为各次产业的不同结合类型,就其量的规定性表现为各要素的数量和比例。综合上述,所谓农村产业结构,就是市镇建制以外的广大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体,它反映着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以及由这种分配结果所形成的各产业部门产值的比例构成。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相似文献   

9.
撒拉族人口总数7万多,其中74.3%是集中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经济的发展对整个撒拉族经济发展有决定意义。 几百年来,农业一直是撒拉族经济的主体,是该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至今依然如此。然而,迄今为止撒拉族农业始终以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安于自然或半自然经济的状况。如何突破这种局面,理论指导已成为撒拉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此,仅就循化撒拉族农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方向,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化肥对农业生产具有增加作物产量和造成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由作物种类、单位产量等差异形成的化肥施用环境风险也有所不同.为此,对已有化肥环境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将作物分为粮食、油料、棉花、糖料和蔬菜五大类型,根据五大类作物实际产量模拟回归计算其理论产值,依据各大类作物的不同需氮系数和种植面积权重,研究我国1980—2018年化肥施用动态环境安全阈值;进而测算动态化肥环境风险指数.结论表明我国化肥施用的环境安全阈值和环境风险指数在时间上动态变化,五大类作物间差异较显著.为我国化肥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种动态、科学的实践方法,也为更好地控制化肥施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宁夏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作为宁夏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也正经历着工业化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宁夏农村产值结构变动主要体现在农村工业与农业产值份额的对应变化上,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动则集中表现为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说明农村工业在宁夏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油田是由油建、钻井、采油、水电、运输、机修、文教、科研、物资供应等多个部门组成的以原油生产为中心、各专业部门相互配合的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这个实体内各个部门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必然要通过价格和结算来体现。过去由于受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制约,油田内部各二级单位生产经营是以指令性计划为  相似文献   

13.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国情与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以往,我们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一度偏重于以经济总量为主的观念。“六·五”计划时期以前的五个五年计划采用的指标是“社会总产值”,也称“社会总产品”。它反映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发展的总成果,通常包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五个部门总产值的总和。当时为了更明确地表示这些部门的产值,还把它限制在“国民收入”这一概念里。所谓“国民收入”,是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物质资料)以后剩下来的新创造的价值,也叫做净产值。这些计划指标都是反映物质生产的指标,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即使在物质生活方面,仅以上述指标,也不能充分反映人民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六·五”计划开始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提。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同时,也制定了包括人口、劳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内容的社会发展计划。社会发展是指以精神生产、信息交流、社会服务和某些物质生产等一系列活动内容和形式来满足大众需要的一种社会变迁。在此期间,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渐丰富,  相似文献   

14.
首次将VAR模型应用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为内生变量的农业动态结构系统,探讨我国农业结构的动态变化,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林业和畜牧业产值波动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各业的影响,其他各业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不显著,畜牧业与渔业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分别对其他各业的新息冲击脉冲响应函数不同,随着时期数的增加对新息的冲击反应在逐渐减小,直至最后趋于原有的水平;畜牧业产值变化的预测方差主要由自身扰动引起,其次林业和农产产值扰动对其的影响各为约1/4,而渔业产值扰动对其的影响最小仅为12.34%。  相似文献   

15.
文献回顾看到,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趋势以及农村妇女生产角色演绎情况是目前学界考察农业女性化的两个方面,核心在于农村妇女是否掌握农业生产的决策权、主导权和管理权。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中农业各部门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以及安徽省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情况,明确农业女性化主要是指种植业部门劳动力的女性化,也看到"生产参与、决策边缘、技术无缘"是当前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的主要特征,农业依然是"男人的农业"。女性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价值存在背离,需要在数据和实践中重新审视农业女性化这一议题。农业女性化只是农业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的缩影,未来需要对"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两个问题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的产业结构,又称作农业的生产结构。它是指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以及这些部门内部的各种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构成及其比重。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地域,农村的产业结构是不尽相同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在低层次上的结合,严重地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海南农业,过去也是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完全忽视了丰富的热带资源的充分利用。经过解放以来近四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借助于农业多层结构和各层之间的系统耦合所引发的系统进化,积极构建多层厚重的现代化农业结构,发挥农业多层叠加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的耦合层越丰富,界面的开放功能越发达,生产效益就越高,农业伦理学的容量也越大,是为农业层积之法。农业层积之法是农业系统生存与发展的伦理学要素。可从如下四个层面进行阐发:前植物生产层重视农业系统的生态价值,乃是农业之最基础伦理观;植物生产层应合理安排籽实类型与营养体类型两大生产类型的关系与结构,尤应重视植物营养体生产与动物生产层发展的结合;动物生产层,应根据家畜的生态位,优化草地与家畜的合理组合,顺应自然伦理之道,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其产出效益;后生物生产层进一步延伸到农产品的后期加工、流通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和金融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其产值将呈指数式倍增,这乃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界定了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为我国作物生产必须走集约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全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是关键,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二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关系。并提出以禁绝陡坡地种植,改进耕作技术、持续增产、改善品质、发展产品加工、增加投入为主的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为例,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对影响烟区烤烟种植分布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户均种烟面积、品种差异、烟用物资生产费用、种烟劳动力数量及烤烟单位面积产值都是影响宾川县各烟区烤烟分布的关键因素,并反映出传统烟叶生产存在的分散种植、高成本、低效益以及对人力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因此,为科学布局烤烟产区,促进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提高烟民收益,烟草部门应提高烟叶生产的集中度和机械化水平,优化生产环节并适度增加优势品种区域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为实现山东省农产品结构优化,利用生态足迹法构建2020年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的生态足迹结构模型,研究发现,山东省主要农产品产值足迹有明显分类,其中蔬菜、水产品、烟叶等产值足迹值较小且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较高;小麦、猪肉等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一般,生产用地占比大;牛羊肉等产值足迹最大,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较低。因此,山东省应通过选育良种、加强耕地综合治理、提高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鼓励林地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产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举措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