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LO)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例PL0的临床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PLO患者均表现为妊娠晚期腰背痛,产后加重,活动受限,胸腰椎多椎体骨折,腰椎和骨盆骨质疏松.停止哺乳并予钙剂、活性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治疗后随访发现,腰背痛等症状在治疗后半年至9个月消失,无新发骨折,骨密度增加.结论 在妊娠晚期或产后出现的腰背痛应考虑PLO.钙剂、活性维生素D的补充及抗骨吸收治疗对PLO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要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CT与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临床资料特点,并探讨MRI与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诊断的优势和不足。结果 1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眼球震颤、交叉性感觉障碍以及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影像学结果:10例患者经头颅CT检查,无一例发现延髓病变,小脑梗死2例,其他8例均未发现异常。16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显示14例患者延髓背外侧有异常信号。结论不同的wallenberg患者临床发病特点不同。由于CT对后颅窝疾病的分辨率较低,故对该病的检出率低。相比CT,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无骨性伪影,可清楚显示脊髓、脑干和后颅窝的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在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1991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和诊断,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诊断,94例患者中59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1.4%( 5/7);单纯性阑尾炎3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1%( 25/32);坏疽性阑尾炎1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3%( 12/15);合并阑尾周边脓肿、腔内粪石等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 5/5).慢性阑尾炎3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7%( 30/35),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结论:急慢性阑尾炎采用超声诊断不仅方便,且确诊率高,所需时间短,患者无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内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影像学》五版教科书为蓝本,辅以其他中外影像学专著为参考。编写方法:①文字编写,按照每次课内容的要点,以幻灯片的形式将教学大纲所要求贯彻的内容进行编写。一般编写顺序大多从解剖病理开始,转而理解病理与影像学联系,进一步介绍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最后作出小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策略.方法 分析2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存在血ACTH和尿游离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等临床特点.1例患者胸部CT检查发现左下肺结节,经手术证实为类癌.另1例患者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上肺、中肺多个小结节样影,不能明确性质;奥曲肽显像结果阴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PET/CT)检查于右肺上叶前段见一放射性浓聚结节影,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论 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当常规影像学检查结合奥曲肽显像不能明确肿瘤性质和部位时,PET/CT检查可提高肿瘤的检出率,有利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8例神经梅毒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83岁,其中主质型8例(44.44%),其中麻痹性痴呆4例,脊髓痨3例,混合型1例;脑膜血管梅毒4例(22.22%);无症状型3例(16.67%);树胶样肿型2例(11.11%);脑膜炎型1例(5.56%)。血清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18例患者TPPA均阳性,9例RPR阳性,9例脑脊液白细胞数≥10×106/L,7例脑脊液蛋白0.50g/L。影像学表现为:脑梗死,脑萎缩,脑白质变性,额叶、颞叶、海马区异常信号及大脑后动脉闭塞,颅内动脉硬化。结论神经梅毒表现多样,临床体征、血清学、脑脊液及影像学对于诊断神经梅毒及分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12例老年眩晕患者,探讨眩晕的正确诊治。方法112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根据主诉、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给予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结果112例眩晕病例中,颈性眩晕43例(38.4%),脑动脉硬化34例(30.4%),脑梗死6例(5.4%),脑出血3例(2.7%),梅尼埃病15例(13.4%),中毒3例(2.7%),其他8例(7%)。结论鄂西北地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中,以前庭系统性眩晕常见,且多为中枢性眩晕。只有对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眩晕作出正确合理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中发生运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32例体育锻炼中发生应力性骨折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应力性骨折下肢多见,误诊为骨髓炎的概率很高,MRI扫描对于应力性骨折早期的骨折程度、病变的范围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结论应力性骨折X线检查费用低、简便是诊断运动应力性骨折的普选方法,适合随访,但对于X线检查阴性或鉴别困难的可疑患者,可选择CT、MR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行椎体加强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04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为52~76岁,平均62.5岁.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1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6例,腰椎退行性侧凸4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确定减压、融合节段和方法,采用PMMA骨水泥强化的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矫形.采用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术后影像学资料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36.5个月.患者腰痛及下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X线片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的松动或脱出,椎弓根螺钉周围未发现有透亮线出现.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46±2.24减至3.15±1.47(P<0.01),腿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24±2.32减至2.11±0.84(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43.15±5.72下降至15.41±16.42(P<0.01).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16例次,未造成机体残余损害.结论 对于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应用PMMA行椎体加强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增强螺钉的稳定性,防止螺钉的松动或脱出,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改善和保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12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60例肾功能正常者)的腰椎及股骨端骨密度,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的腰椎及股骨端各部位骨密度明显下降,骨代谢指标中血磷、甲状旁腺素、降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显著升高(P<0.01),血钙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和骨钙素变化不大.血肌酐水平与甲状旁腺素、降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呈正相关,其中与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水平相关程度最高.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主要表现在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骨吸收活跃程度与血肌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间17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及内镜特征。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16/17,94.1%),女性多见(男:女为1:2.7),且多数患者(83.3%)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及腹部手术史等基础疾病或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左下腹疼痛、便血、腹泻三联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内镜下表现为与正常粘膜界限分明的结肠粘膜水肿、充血、糜烂、溃疡及增生性改变,病变多为一过型,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预后良好。结论中老年人出现急性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行人体完整腰椎骨运动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和分析系统.通过平行光测量系统,将每个椎体上三个标志点的运动投影到光屏上,以摄象机动态记录并输入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同时运用刚体运动学原理进行计算,获得人体完整腰椎骨三维运动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对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临床随访证实60例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的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最终诊断分别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泌尿系统疾病1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消化系统疾病3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6.5%,左侧髂窝脓肿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对老年妇女急性下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莫尔条纹原理,测定人体离体腰椎三维运动时后关节的相对位移量,探索运动的角度、载荷和位移的相互关系,是直接研究关节运动学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本文提供的实验结果对于研究腰椎后部结构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数字X线成像设备(DR)在急性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性选取我科经临床诊断证实,且对X线诊断检查的31名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31例患者检查中心脏扩大23例(74%),肺门增大29例(94%),肺纹理增强31例(100%),KerleyB线15例(48%),肺野透亮度增加29例(94%);28例患者3天后复查,心脏扩大19例(68%),肺门增大18例(64%),肺纹理增强17例(61%),KerleyB线10例(36%),肺野透亮度增加16例(57%);有14例出院时复查,心脏扩大14例(100%),肺门增大12例(86%),肺纹理增强8例(57%),肺野透亮度增加7例(50%)。结论 DR胸片方法简单易行,价格较低,临床患者容易接受,并且能达到良好的辅助诊断效果,在急性心衰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8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扫描成像,获取乳腺肿瘤温度分布等红外热辐射特征及其乳腺肿瘤的大小、内部血流等超声影像特征,探讨乳腺肿瘤的红外热图像特征,同时将红外热图像分析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影像技术的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破产倒闭滋生的欠薪纠纷急剧增多带来的社会压力,政府往往通过垫付职工工资方式来应对。而政府垫资后其权益如何在法院执行程序中得到优先保护需要明确。通过对劳动工资优先权的各国主流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工资优先权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予以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对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分为两组:60例口服阿卡波糖50 mg,3次·d-1,持续1年,60例未服药,均随访1年。结果治疗后4周患者口服馒头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P<0.01);1年后治疗组患者HbA1c明显减低(P<0.05),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有效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餐后血糖,长期治疗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盗血综合征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颈动脉、椎动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内膜、血流方向及速度。结果 23例盗血综合征患者中17例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4例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1例由主动脉夹层引起,1例由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扭曲引起。完全性盗血8例,不完全性盗血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盗血综合征可做出明确诊断,能有效查找病因,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MRI及MRS检查,从形态学和组织代谢双方面诊断、鉴别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提高磁共振对此两种老年男性易患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前列腺癌和35例增生患者的MRI前列腺形态、信号改变及MRS波谱变化,并对其各自诊断结果加以比较。结果30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确诊为前列腺癌23例,准确率76.7%;MRI联合MRS确诊为前列腺癌28例,准确率为93.3%。35例BPH患者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6例,前列腺癌不除外9例,准确率为74.3%。MRS波谱分析结合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31例,前列腺癌不除外4例,准确率为88.6%。结论根据前列腺形态和T2WI上的信号改变,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为75%,敏感性为74.3%,特异性为76.7%。MRI联合MRS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为90.8%,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93.3%。MRI结合MRS波谱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