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鹏 《探求》2000,(4):45-47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它不仅需要一个规范的法制体系,同时也给政府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要求。而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现实冲突是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市场经济的规范运作必须改革传统的政府机构。 一、市场经济及其对政府的普遍要求 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是一种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必须把握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企业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第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则运作;第三,现实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商品、…  相似文献   

2.
温州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为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发展商品经济,要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有一个完整的、协调配套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必须市场化;搞活商品流通离不开中间商,其作用是单个企业的供销员代替不了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要破除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在我国是理论上的巨大飞跃,更是实践上的大胆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搞好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一、市场经济的特征与由观调控的必要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经济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计划,通过行政命令贯彻实施,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从实践上来看,市场经济在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有着计…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的根本。没有市场,便没有企业的生存,没有市场的创新,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处在中国医药市场培育和规范及发展阶段的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着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市场创新,即医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如何通过引入并实现各种新的市场要素的商品化与市场化,以开辟新的市场来进行促进医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新市场研究、开发、组织与管理活动。医药市场创新是医药企业生命的源泉;医药市场创新是医药企业永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一个新市场将赋予企业一次新的生命,连续不断的市场创新活动将使企业永不衰老。一、医…  相似文献   

5.
一、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的四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市场来巴置资源,通过市场来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间的分配,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实现经济均衡。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机制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经济学成果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托市场机制这Y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实现经济均衡,必须具备五个条件:第一,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第二,市场信息必须通畅、充分;第三,市场中有灵活的价格机制;第四,有充分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当前决定我国电信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电信企业还存在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僵化、绩效评价体系缺乏、薪酬分配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手段落后等缺陷。基于此,通过构建引导员工成长的职业发展体系、承接企业战略进行员工配备的岗位体系、满足员工价值实现的薪酬体系和衡量员工价值贡献的业绩管理体系这样四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实现形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和手段,属于衣、食、住、行的生活资料,属于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土地等,基本上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利益机制来实现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配置,实现各个企业生产需要和最终利润,并实现社会需求的总平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需要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与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也就是说,既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的向导作用,同时也结合计划等多种调节手段,使各个企业独立自主地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达到带有自觉性、公益性的良性循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浅析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苏寿元企业家是指具有高度创造力和非凡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专家。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把企业全面地推向了市场,造就一支高水平、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保证。农业产业化可以促使农业规模经营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组合,形成商品性生产产业流。农业产业化通过在构成农业产业系列的各个经济主体间结成较为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体化,进而保证市场化的农业布局、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建立在更高层次上。农业产业化要求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相对应的农产品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我国近16年的改革历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是企业、市场、政府以及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几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微观基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企业做到“四自”的前提和保证,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和市场的充分发育.政府转变职能主要是指政府转变领  相似文献   

11.
胡亚芬 《社科纵横》2009,(9):47-48,57
市场行为是指产业市场上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对付竞争对手、适应市场环境的行为。中国高校出版社在经历了20多年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实践和探讨,正向市场经济过渡,其市场行为也逐渐市场化,但仍存在一些非正当市场行为。本文仅从高校教材角度出发,研究高校出版社在高校教材出版中的市场行为,并对其中非正当市场行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说我国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手段而不是通过计划调节手段来实现。一般而论,经济资源的配置手段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在基本经济制度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可以选择最适合国情的资源配置手段。通常资源的配置可以有二种状态,一是计划机制,主要是通过行政由各级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去配置资源;二是市场机制,主要是价值规律去调节资源的配置;三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机制,通过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相互配合去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3.
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机制,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和发展,这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的难题。根据我们找市场、闯市场、进市场、围绕市场进行生产经营,产值利税平均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的实践,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想尽快地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或突破。一、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回顾企业进入市场的实践,可以说,不从根本上解决转变观念,更换脑筋的问题,企业不可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产业化意味着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教育活动要商品化、企业化、市场化和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高等教育产业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微观组织和宏观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这个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就难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所以,政府、企业、下岗职工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努力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一、企业改革与职工下岗市场经济社会是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劳动力资源也不例外。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浙江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实证描述,概括以小规模民间企业和家庭农场为经营主体,以商品市场和民间要素市场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浙江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而从转型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有效的经济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薛为昶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资源要通过市场来配置,生产要素要以商品形式进入社会化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方式要求在分配体制上必须有与市...  相似文献   

18.
交易组织与企业科层权威──对现代企业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本质上是个交易组织,其表现出来的生产过程不过是市场劳动交易在企业内延续的实现过程;企业理论旨在说明企业为什么产生而不是怎样产生,事实上,企业的出现不是交易费用比较的结果,而是市场竞争的客现必然。企业的交易功能通过科层权威来完成。但科层权威源于剩余权的非对称分配,而不是企业组织所固有的。本文丰富和发展了由阿尔钦最先提出的剩余权概念,并据以分析了企业科层权威的作用机理与作用特征。文章最后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最终必然要触及国有制的根基,而完善的社会法制体系与企业家制度的建立则是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资源配置角度分类,有两大体制模式。一是计划经济模式。有关投资、生产、消费的所有经济决策均由中央机构作出,这个中央决策机构收集、整理经济信息,形成使用什么生产资源,怎样使用、使用多少等指令,然后把这些指令下达到所有企业,企业必须无条件地执行。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经济运行必须有“完善的信息”和“价值观完全一致”这两个条件。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现实变体不适合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日益社会化的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是市场经济模式。所有经济决策均由家庭和企业各自依据经济利益和价格信号作出,价格作为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于市场之中,当买者和卖者的各自决策通过价格波动导致市场供需均衡时,要素资源的最佳配置得以实现。这一市场配置体制也有两个要求:“高度灵敏的价格信息”,“(企业)规模适度和竞争”。实践证明,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形式变迁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秀水 《学术交流》2004,(10):82-86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存在着体制型、城乡型、行业型以及市场内生型等竞争性与垄断性并存的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形式。要形成市场配置型的劳动力市场,必须进一步改革现有经济体制,实现劳动力流动市场化、劳动就业契约化、就业机会均等化、人力资本产权明晰化和劳动保障社会化。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应当提供相应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尽快形成竞争性的市场配置形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