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其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成员权、救济权等各项权能。虽然我国已形成包括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在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护体系,但现实中农民权利意识薄弱,土地权益易受侵害,承包纠纷种类繁多,权利救济困难重重的现象依然突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的路径选择上应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健全司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法规,可贵之处在于具有各地不同的“土乡土色”的特点。“地方特色”就是反映和代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符合本地区的地情。至于共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在国家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统一作出规定。 1.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基本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我国的立法制度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如基本法律根据宪法制定,法律根据宪法和基本法律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性法规审查机制的宪法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鸾骁 《理论界》2010,(3):52-54
规制我国地方性法规的法律规范存在逻辑悖论和诸多理论问题,运用宪法学原理对其分析不难发现: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都不是地方性法规的审查主体;"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标准存在逻辑悖论,"不适当"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赋予相关机关撤销权和改变权有违人民主权理论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需要依据《宪法》和宪法学原理重构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省一级经济法制建设属地方性经济法制建设的范围.其内容也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内依照一定程序所进行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经济法律、法规的活动.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经济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经济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和修改;地方性经济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制定地方性经济规章.经济司法是指审理经济纠纷案  相似文献   

5.
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批权制度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设计。但这一制度设计在实践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审批一定程度上“逾越”了法定界限,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批权运用程序不统一、不健全以及合法性审查标准不明等,因此,在对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批权制度进行理论反思、对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批权制度“存废之争”进行回应的基础上,我们应明确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批权的法定界限、健全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批权运用程序、细化合法性审查标准,以使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批权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省级人大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和政令不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根据这一规定,地方立法的根据有二:一是根据宪法、法律、政策等国家规范制定地方性法规。我们称这一根据为依法性根据;二是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我们又称它为依地域性的立法根据。依法性与依地域性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依法性和依地域性的契合统一,才能构成省级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根据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只有贯穿于地方法规的始终,才具有法规的实际意义,从而反映出地方性法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逐步扩大有立法权较大市的范围,反映现代城市管理中对地方立法权的现实需求。现行较大市立法中的批准制度反映当时法制建设的实际状况,却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模糊了各级人大之间法律监督关系,混淆立法权与立法监督权,忽略了较大市立法责任,制约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善。树立法治思维,完善法规备案审查制度,授予较大市完整的法规制定权。现代宪法理论中,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不仅仅是国家权力的依据,更是国家权力运行底线,根据实际需要,全国人大立法授予较大市完整立法权并不存在宪法障碍,因而也无须修改宪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方的法规或规章之问互相否定的现象是一种基于地方立法权限而产生的法律冲突.地方问法律冲突并不是国际私法上的冲突法问题,而是一个宪法问题.在我国,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是根据法制统一原则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格地说.不存在外地法规、规章和本地法规、规章之别,而只有地方性法律规范的对人效力和空间效力之别.地方间法律冲突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或"法律内的法的续造"等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试论保证人的追偿权张道庆保证人的追偿权是我国担保法、民法通则和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保证人明文规定的唯一一项权利,它可使保证人因承担保证责任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得以弥补,是保证人之所以承担保证责任的基础。一、保证人追偿权的种类保证人的追偿权具体分为代...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业法律环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业法律环境建设的步伐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在立法方面,旅游基本法尚未出台;各单项法规严重“老化”;现有的法规、条例对旅游者保护不够;旅游业各个行业缺少权威性的专门法规。在执法方面,许多法规、条例未得到认真执行;权大于法;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执法人员办事效率低。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和指引.河北省文化产业还存在立法不完备、立法滞后、立法层级低、理念陈旧等不足之处,还未形成健全的体系.地方政府只有制定出完备的符合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地方性法规,加强文化产业立法的权威性,强调对文化产业的权利保障,才能促进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制定地方性法规是一种在全国统一法制基础之上的地方性的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由地方性的特点决定,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活动除了必须遵循我国立法的一般原则外,还要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  相似文献   

13.
制定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是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定,这在地方立法中并不是一个生疏的概念,但是,在认识和理解上却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不相抵触是指制定地方性法规时必须依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某一事项的相关规定为前提和根据;有的认为,不相抵触是指地方性法规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具体条款相矛盾、相冲突;还有的认为,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社会转型,从社会治理模式的角度看,就是从"权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权威建立依赖于政府权威,但最终法律权威将取代政府权威,成为最高的权威.本文借助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分析这一过程,指出中国的法治化进程虽然艰难,但也看到了希望:法律对政府行为开始有了规范作用和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规范的社会学内涵魏宏法律规范,简单他说,就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即关于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得做的,哪些事是必须做的这样一些带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的社会生活准则。那么,社会为什么需要法律规范,它主要调节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并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调节,...  相似文献   

16.
尽快制定考试法律法规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必然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一方面,应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现行的较低层次的法律规范如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另一方面,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立统一的考试基本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建国以来劳改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大量经验与教训,越来越多的法律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识到:依靠行政法规是不能完成由于对罪犯实施惩罚、改造而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调节任务的。这不仅是因其缺乏法律所具有的稳定性、严肃性和极大的权威性,难以保证准确有效地对罪犯实施惩罚、改造,还由于它只能适用于劳改机关与罪犯之间的关系,而不能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区矫正法律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矫正的法律渊源应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法律文件渊源。目前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规范性法律文件与刑法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纷繁杂乱等现象。建议尽快修改《刑事诉讼法》、制订《社区矫正法》或《刑事执行法》,允许制订地方性法规,形成刑法、刑事诉讼法为先导,《社区矫正法》或《刑事执行法》为主体、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为补充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必须依据法律进行,对此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审理行政案件。而对于效力仅次于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的规章,行政诉讼法规定将其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参照”依据。那么,规章在行政诉讼法中具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行政解释是法定的国家行政主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法律规范作出的阐释和说明,在其职权范围内具有法律约束力,是正式法律解释的方式之一.行政机关对法律、法规等的解释既可是行政立法,也可是行政解释.行政解释是必要的,但过于强势的解释会打破权力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