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法国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八世纪,古老的阿拉伯文化就从北非经安达卢西亚传到法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殖民主义开始向外扩张,其锋芒所指是非洲和东方,马格里布和近东首当其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十多年是法兰西殖民帝国的鼎盛时代,许多阿拉伯国家同黑非洲和印度支那一起构成了这个殖民帝国的海外疆域。沦为殖民地的阿拉伯国家,为法兰西帝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力。今天,老殖民主义已成为过街老  相似文献   

2.
论萨义德后殖民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萨义德于1978年发表的《东方主义》宣告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成熟.后殖民主义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分析了后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包括种族主义,国家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认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汉双 《现代交际》2010,(10):70-71
英国艾德礼执政时期是一个遭遇二战破坏、帝国不能维持的特殊时代,学者一般用“帝国斜阳”、帝国的衰落等词语来描述这一现状。导致英国窘境的原因颇多,本文认为可以归纳成二战给英国造成的巨大损失、战后凋敝的英国经济、英国对美国依赖程度的加深三方面,加以总结性阐述。  相似文献   

4.
地图不是对地理空间的再现,而是人们对地理空间的主观解释.而对空间的解释,直接关系着对这个空间的使用和占有方式.现代殖民帝国兴起于欧洲"地理大发现".伴随着对地球空间的重新理解,帝国也开始了对新空间的占取和利用.因此,16—19世纪代表性的欧洲地图作品,不但是殖民帝国新地理知识的体现,也是其殖民权力和帝国意识形态的体现.本文从地图切入,讨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与国际法权力的空间机理.从开拓商路到占领殖民地,现代帝国的兴起伴随着早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传统帝国不同,现代殖民帝国源起于对地理空间的新认知,也带来了一系列重塑空间秩序的行为.全球空间被整体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资本主导的生产-运输-消费链条中,形成相互关系和等级次序.同时,为这种秩序辩护的欧洲国际法也在地理空间的重塑过程中诞生和发展.15世纪后兴起的欧洲地图学则是这一系列变化最为鲜明的视觉表现.  相似文献   

5.
刘文 《现代妇女》2014,(7):365-365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后殖民主义影片的创作时代与背景,探讨电影创作中被殖民者的复杂身份和多重的情感体验,解读台湾电影中对日本的后殖民批判与后殖民想象,力图在剖析台湾电影后殖民主义色彩的同时,阐释台湾电影的文化心理与殖民地之间的话语关系,从而展现其特有的后殖民主义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成为后现代之后席卷全球的文化批评思潮,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学者们对后殖民主义的理解也都各异。本文在对后殖民理论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后殖民理论在西方语境中的对话对象和功能,并把它放到中国语境当中,说明后殖民理论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在中国语境行进,要在中国语境当中应用这个理论,就是一方面我们要做好理论的译介工作,真正地理解后殖民理论;另一方面这一方面的批评实践必须超越后殖民理论以"西方作为主体,东方作为他者"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德里克的“自为东方主义”等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为框架,以旅美华裔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为文本切入点,通过剖析作品中出现的体现西方中心主义和权力话语的细节及人物形象,揭示在后殖民主义时期,“东方主义”对东方人的影响和“侵蚀”.  相似文献   

8.
哲马鲁丁·阿富汗尼是伊斯兰教近代改良派领袖,泛伊斯兰主义的著名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伊斯兰教各国的团结与统一,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为此,终生未婚,在东方各国穆斯林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已被批评家们从多个角度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将运用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着重从悲剧主人公摩西这一人物入手挖掘其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根源,力图揭示种族隔离和殖民主义制度的罪恶以及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  相似文献   

10.
《局外人》是阿尔贝·加缪的著名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默而索杀害了一名阿拉伯人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眼见西方殖民主义陷入困境,而亚非拉反殖民运动蓬勃兴起,作为一个在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长大的法国人,加缪通过《局外人》表达了自己对阿尔及利亚同情,但却在主题深处更坚定维护宗主国法国利益的殖民主义立场。可以说,《局外人》正是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潜在同谋。  相似文献   

11.
历史悠久的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进程极富变化性.近代以后,先后遭土耳其帝国以及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一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国家体系才逐步形成,新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探索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具有西方主义、国家主义、外贷主义等特点,对阿拉伯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世界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悠久的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进程极富变化性。近代以后,先后遭土耳其帝国以及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一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国家体系才逐步形成,新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探索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具有西方主义、国家主义、外贷主义等特点,对阿拉伯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尽管波多黎各、关岛和一些零星的岛屿附属于美国,但是殖民主义从来没有成为美国的帝国形式。美国人曾称,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相比,这是一个“伟大的例外”,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也使美国成为“自由世界”当之无愧的军事和政治领袖。但是从1966年美国爆发的大规模群众反战运动,到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一系列事件说明,“帝国主义”这一术语在美国与在西欧获得了同样程度的普遍实用性。美国乃至世界各种团体和个人认为,美  相似文献   

14.
贠旭 《现代交际》2011,(8):59-59
富兰克林于1757年至1775年期间两次旅居英国,代表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应有的权利。他见证并参与了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政府压迫的斗争。旅英申权活动受挫加快了他政治态度的转变。笔者肯定了富兰克林旅英期间对殖民地的政治贡献,他为争取和维护殖民地的权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英国探险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顿爵士以“天生的”穆斯林身份去麦加、麦地那朝觐后,写下了世界名著《走向圣城》,记载了他对东方圣地的考察、对东方知识、理论、制度、实物的描述,以及对东方经验、风俗、观念、生活方式等的研究。尤其是他向读者所展示的东方穆斯林圣地,渗透了他对圣地的西式理解,进而凸显出鲜明的本体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失踪的殖民地 1590年8月17日,约翰·怀特从英格兰出发,经历漫长的海上旅途终于抵达美洲洛亚诺克岛。树木枝叶繁盛。明媚的阳光下,长尾小鹦鹉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怀特马上就要与他的女儿埃莉诺、女婿亚拿尼亚·戴尔以及外孙女弗吉尼亚·戴尔—第一个出生在美洲的英国夫妇的孩子—团聚了。他们的殖民地有一百多位移民,怀特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后殖民主义视觉研究翻译,探讨翻译背后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总的来说,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有三种,即杂合式翻译,食人主义式翻译及抵抗式翻译.文中以傅东华的《飘》的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在译本中采用的食人主义翻译策略,揭示这种翻译理论的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个案研究立足于本土语境,有利于评判性地引进和接受西方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8.
英国探险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顿爵士以"天生的"穆斯林身份去麦加、麦地那朝觐后,写下了世界名著《走向圣城》,记载了他对东方圣地的考察、对东方知识、理论、制度、实物的描述,以及对东方经验、风俗、观念、生活方式等的研究.尤其是他向读者所展示的东方穆斯林圣地,渗透了他对圣地的西式理解,进而凸显出鲜明的本体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在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产生的。在这个历史阶段,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古印度等一大片的东方土地上,社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奴隶制帝国,如有美苏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波斯、古埃及和古印度等大的帝国。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泥版档案,最为著名的是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档案。  相似文献   

20.
苏联作为一个帝国虽然解体已经十余年,但在原苏联地区仍然存在很深的消极影响,西方一些学者将这些消极影响统称为“帝国后遗症”现象。所谓“帝国后遗症”,一方面是指苏联时期在原苏联地区推行的帝国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帝国崩溃的余波仍然在原苏联地区蔓延。这两方面的情况像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