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南国》2008,(16):16-17
一百年前,《天津青年》提出疑问:什么时候我们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我们能夺一枚奥运会金牌?什么时候我们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相似文献   

2.
易懿敏 《社区》2008,(24):5-5
商务部日前发布了“限塑令”问题处理意见,要求生鲜食塑料预包装袋不得具提携功能,理由是“如果预包装也具有提携功能,会造成大家大量索取预包装。”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我对此表示质疑。有什么数据或现象表明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所有预包装袋都不具有提携功能,是否就真的能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试想,当我匆匆从菜市场买一斤面条、几两瘦肉、几个西红柿准备赶回家煮面吃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嘎——嘎——”“好低沉好有磁性哟!”“哈哈,好一个沙哑男低音!”……听,同学们又在取笑我了。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嗓子突然“坏”了,变得粗粗的,沙沙的,说起话来真像鸭子叫,同学们也因此“赏”给我一雅号——唐老鸭。想想当初,我可是全校闻名的歌星。不吹,那银铃般的歌声不知征服了多少双耳说起话来,那嗓音也绝对清亮悦耳。可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我那原本引以为的嗓音一下子没了,难道被偷了不成?起初,只要我一开口说话,大家就会投来惊异的目光:“怎么了,你的嗓子?”“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声音了?”……面对大家的种种质疑,我真是惶恐…  相似文献   

4.
王瑞卿  张可 《社区》2014,(24):8-9
王大爷住在北京二环边上,出家门不远就是北京的护域河。没事儿的时候,王大爷会到护城河边走走。不过王大爷空闲的时间并不多,他是社区里的积极分子,每天忙于组织社区活动队活动,往往还要代表社区参加各种比赛或者是汇报演出,这些任务都是“上面”派下来的,不能推脱。所谓“上面”,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就是社区居委会。当然,社区活动队开展活动,或者是参加比赛,社区居委会是会提供经费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可能都碰到学生提这样一类的问题:“语文应当怎么学?学些什么?”有些时候,甚至老师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语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教些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过多,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的“学”。因为“教”得过多,学生只需机械地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学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记记,课后读读背背,用不到多思考,这样自然就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语文如何学、学什么的难题;老师由于过多地包办,一轮一轮,反反复复,也容易形成一种固…  相似文献   

6.
“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这个最普通不过的工人。这辈子会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握上手,还能近距离地说话。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和福气.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这事,都觉得我这辈子值了!这不,桌子上这幅我和毛主席合影的大镜框,就是那次巧遇的见证。”甘肃天水213厂的退休女工苏玉春,面对笔者的提问,幸福地回忆着50多年前的这件幸事,深深地为毛主席谦和、平易近人的风范而感动——  相似文献   

7.
筱楚 《社区》2012,(32):1-1
雨什么时候下?风什么时候起?只一个“等”字。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很多企业家跃跃欲试却又无从下手——一个19亿人口的“大金矿”就摆在眼前,可是该去东盟国家投资什么?投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日前,广西工商联请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贸研究部副主任金柏松,教广西企业家“掘金”。  相似文献   

9.
在我过往的客户访谈经验和我所面试过的应聘人力资源职位的人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会被谈到,“你是怎样看待HR(人力资源)工作的?”“你认为HR是做什么的?”多数时候我会听到,“HR是公司的核心管理部门,是人员管理的关键……”这一类较为套路的说辞,在这些说辞背后我们应该思考的是:HR究竟在管理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益处?  相似文献   

10.
奶奶的花瓶     
马淑敏 《北京纪事》2014,(7):100-101
母亲是个教师,但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她就从笑眯眯变得脸色青紫:“一样干活,为啥我的就这么点?什么时候才能转正啊?”  相似文献   

11.
妈妈变懒了     
1、堂堂的中央图书馆,却没有明版的“康熙字典”这是为什么? 2、什么东西别人请你吃,但你自己还是要付钱? 3、作家写小说,一般最先从哪里开始写起。  相似文献   

12.
真情无价     
读完这篇故事,有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当“他”发现古碗是赝品的时候,他自问:“为什么自己会看走眼呢,怪知识浅薄,还是学艺欠缺?好像都不是。”确实,那都不是——因为他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相似文献   

13.
公牛奶     
《阅读与作文》2008,(10):9-10
曾经,有一个印度国王生病了,派人去请医生。医生来了,给他做完检查后说:“如果您喝点儿公牛奶,几天后就会康复的。”国王很惊讶,因为他从没听说过公牛会产奶。“这怎么可能呢?”他问。“叫学者格伯去吧,他什么都能办到。”原来医生是格伯的仇人,他想这样就会叫他受罪了。当国王把医生的话告诉格伯,并命令他去取公牛奶时,格伯立即明白了医生的企图。  相似文献   

14.
看,放学了,爸爸早早地等在校门口,来接他的宝贝女儿回家了;听,“梦梦,爸爸来接你!”爸爸那洪亮的嗓音已经“响彻”校园的角角落落。从小到大,都是爸爸接我。什么时候,我也能接爸爸一回呢?心里一直这么想着。终于,机会来了……那天下午,我老老实实地做着功课——看课外书,那是爸爸临出门特别交代的,说可以让我开阔眼界。“父”令如山,我哪敢有半点疏忽。不知什么时候,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响声,怎么刚才好好的,什么时候下起雨来了?打开窗户,风包着雨迎面扑来。好冷啊!想开窗探个究竟的我忙不迭地关上窗户。回到书桌前,却再也没心思看书了——爸…  相似文献   

15.
未来的汽车     
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未来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好。未来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展开想象,围绕“未来的——”写一篇作文。可以写未来的家乡、学校、食品、衣服……也可以写未来的“我”或别人。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戏谑叫无奈 什么是“恐加族”?笔者一位从事农药生产职业的刘姓朋友(以下简称刘化工)说得好,“加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天加班”。所谓“恐加族”,恐惧的并不是加班,而是天天加班,每到快下班的时候都不确定今天是否还会加班的这一部分人群。  相似文献   

17.
过去,很多家长把留学当作高考的一条“退路”,孩子考不上大学就送到国外去念书。而近几年,随着留学人士回国创业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退路”说法已经过时。很多高考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也会选择到国外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不少家长和学生,对于出国留学还只是一个概念,根本不知道学生自身是否适合出国留学?更适合哪一类院校?出国留学到底能够学到什么?回国后能从事什么职业……  相似文献   

18.
小妹妹在我家,是个小公主。我呢,只配给公主做仆人。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她坐在我旁边,把椅子晃得“嘎吱嘎吱”响。姥姥瞪了我一眼,严厉地说:“别晃了!”,我赶忙解释,“是小妹晃的。”姥姥却说:“她才三岁半,能晃动吗?”  相似文献   

19.
讽刺与幽默     
《今日南国》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20.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6,(15):52-53
以往每年夏季,几乎都是“择校热”发挥魔力,让无数父母陷入择校疯狂的时候。然而,今年这个“惯例”似乎在南京失效。“择校热”降温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