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人世界》2009,(1):24-25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2009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虽然就业形势的严峻摆在眼前,但求职的“阵痛”之后.希望仍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社区》2010,(18):34-34
案例: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职场人士也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据国内某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职场人士有较为强烈的危机感,有48%的人曾经或正在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增强个人实力”来应对职业危机。可那些价格不菲、噱头十足的培训班真的能帮他们解决事业上的难题吗?法律专家提醒,上班族报班培训切忌盲目,要摸清楚培训机构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办学背景,项目开展状况等,不能轻信广告,谨防被骗。  相似文献   

3.
2008年,对于劳动者来说确实不平凡。金融风暴让原本就紧张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正在悄悄地波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究竟是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只要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明确规划,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大学生最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新的一年里,盘点2008年,展望2009年学生就业情况,希望能为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乐天 《人力资本》2009,(12):48-49
事件 爸妈,我去创业了! “我去创业了。”这是2009年职场人见面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金融海啸使得职场人的就业环境空前地严峻,使得不少职场人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到了创业;另外金融海啸使得创业的成本相对降低,也引发了不少职场人对于创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不完全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找一分谋生的工作容易,求一分理想的职业却难”。目前的就业形势不是高层次人才过剩而找不到工作,而是在针对工作机会减少、竞争人数增加的压力下的一种焦躁的心理反映,即心理上的就业难。词适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应注重:1、培养“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2、树立“大众化”的择业观;3、确立“人职匹配”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2010,(4):92-92
在我们心目中,“职场变态”是需要被批评和挽救的,“如何给‘变态人群’减压,让他们更热爱生活,搞好人际关系”成为热门话题。但是,职场专家却强烈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这些所谓的“变态”,实际是“职业先驱”,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李俊儒 《今日南国》2009,(11):11-12
“最近你充电了吗?”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职场上的一句流行语。当经济危机映射在职场人身上,那可能交集出一个答案——充电。无论是抵御危机抗严冬。还是未雨绸缪、为下一波跳槽行情做准备,充电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职业指导专家认为,经济危机是最好的充电时机,可以趁机储备知识,养精蓄锐。  相似文献   

8.
散宜生 《人力资本》2009,(11):60-61
职场人为什么会发生“职业通胀”?在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背景;如果有了“职业通胀”状况,职场人又该如何,职业专家海阔将和大家分享他眼中的“职业通胀”。  相似文献   

9.
商振 《人力资本》2009,(2):76-77
“今天,你降了吗?”这是2009年最无奈的新年问候语。随着降薪席卷各行各业,“降薪”成了当今职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面对降薪。职场人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0.
江涛 《社区》2014,(3):38-38
在当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下,辽宁省大连市的许多社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心理救援”“授人以渔”“以—对一”等创新的服务管理模式,全心全意帮助居民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居民们赞扬他们是:“不辞辛苦帮助社区居民就业的热心人!”  相似文献   

11.
《今日南国》2009,(3):7-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等各种原因,“就业”早已成为每一个高校毕业生必须应对的难题。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高校在为2009届毕业生就业发愁的时候,有的高校毕业生已顺利走向市场,陆续走上了实习、见习岗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对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言,实习就业这一新的就业形式是“两厢情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新名词     
《人力资源管理》2010,(2):133-133
卧槽 该词起源于象棋,但现在已频繁出现在上班族的口中。所谓“槽”指的是工作岗位,“卧”表示一种状态,“卧槽”就是按兵不动,卧在原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或刮起裁员风暴,或压缩招聘名额,使得2009年上半年的就业形势一片黯淡。在往年,春节过后,人才市场上都会呈现跳槽喷发期,然而去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超过六成的上班族选择了“卧槽”。就算有“跳槽”想法,也变得摇摆不定,“跳槽有风险,辞职需谨慎”这一格言成为许多自领心照不宣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成才与就业》2009,(10):26-27
2004年以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最近3年就业率以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令人鼓舞,教育部已下发通知,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去年招生810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达到860万人——  相似文献   

14.
如今,大家对于“智商”“情商”都耳熟能详,但对“职商”还不甚了解,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它有什么价值呢?职业指导专家对于“职商”的定义是: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基本上是在工作中产生的,职场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因此职业素养和智慧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周围常有这样的人:有能力却总得不到重用,整天忙碌却无法为企业、单位创造效益……他们很痛苦。假如他们能够未雨绸缪,在进入职场前把提升“职商”当成重要的事情来抓,便能掌握成功的先机。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2008,(8):6-6
《杜拉拉升职记》《圈子圈套》《输赢》等“职场秘笈”类的小说持续走俏图书市场,这些书的主力读者自然是职场人,或者说,是那些想更好生存于职场的人。在阅读此类小说的过程中,职场人都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因为,这些类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出身“草根”.进入职场都是从底层做起,职业生涯都是在自己不断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笔者发现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并没有根据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而是固守着原有的就业理念,不愿意“屈就”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记者通过网上调查,近70%的毕业生都认为,刚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份工作实属不易。因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自己的不足,但就在社会就业形势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呢?大学毕业生初涉职场。如果干得好就有可能迎来更多的机遇,如果干不好就不知道明天的饭碗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18.
易明 《北京纪事》2013,(9):88-91
习近平总书记说:“期盼孩子们能工作得更好。”反映了中国亿万父母的心声,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就业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舆论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其实从2003年起,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一直不太好。可是从教育部门应对就业难的措施看,仍是把难题往后拖,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相似文献   

19.
徐敏 《今日南国》2009,(3):12-12
求职期望根据环境形势而变化 全球金融危机给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大学生首次求职时愿降低薪酬标准或“随机应变”。  相似文献   

20.
随着职场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和高速化的快速发展,职场上的负荷越来越大,变化也越来越频繁,职场上的员工们对企业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越来越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了“职场适应障碍”的频繁发生。通过“开放态”和“收敛态”概念的引入,对“职场适应障碍”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