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测需求人才是人才引进最佳效应的前提;寻求人才是人才引进最佳效应的基础;考察人才是人才引进最佳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解放人才和人才创造力的实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解放人才实质是人才创造力的实现,人才创造力主体内涵包括个体人才创造力和人才集体创造力,人才创造力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离不开人才之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素养三大系统的介入和渗透,是一个“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倡导面向知识经济的新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兴起 ,我们有必要倡导下列新人才观 :一、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载体 ;二、人才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知识载体 ;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本 ;四、人才的知识是人才自身发展的资本 ;五、人才是企业第一批重要的顾客 ;六、人才的结构重于数量 ;七、人才也会发生磨损 ;八、人才必须得到维护 ;九、人才的使用价值决定于素质 ;十、人才的价值实现受制于环境 ;十一、人才保证企业保值增值 ;十二、人才通过企业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4.
人才安全是党的执政安全体系中最本质的安全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才建设成绩斐然。但目前人才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一是人才总量相对偏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人才观念滞后、体制不健全,限制了人才作用的发挥;三是人才资源外流严重,削弱了我国人才队伍的实力;四是投入不足,后续人才培养乏力。强化人才安全,一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保障人才的供给安全;二是要加强高层次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人才队伍质量安全;三是要完善人才吸引和使用机制,保障人才效能安全;四是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法律化,保障人才流动安全;五是要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保障人才工作方向安全。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战争呼唤军事信息人才,军事信息人才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主体力量。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从根本上说是军事信息人才的对抗。培养军事信息人才,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必须着力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五力"。"信念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克敌制胜的内在灵魂,"意志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履行使命的根本支柱,"进取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建军强军的重要保证,"合成力"是军事信息人才提升战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百科瞭望     
目前,我国人才存在“八多八少”的问题。一是传统产业人才多,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少;二是继承型人才多,创业型人才少;三是单功能人才多,多功能人才少;四是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五是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六是大中城市人才多,县乡和老少边穷地区人才少;七是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才多,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才少;八是管理型、研究性的人才高能低就,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对于解决“八多八少”问题,应从调节教育结构,尤其是人才培养结构等多方面下手。  相似文献   

7.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实现人才价值,走人才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走向强盛的战略选择。人才价值实现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增值性、再生性特性。中国是人口资源大国,但是存在人才整体质量不高、人才贡献低、人才体制机制僵化、人才开发总体投入不足等障碍因素,从而制约人才价值的实现。在人才资源开发中,应积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以用为本",通过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善人才成长生态氛围等途径,为人才价值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人才问题的关键是人才机制问题,高效的人才机制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是推进人才队伍改革、建设和发展最稳定,最根本的动力源,同时也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基础。创新人才机制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要以实现“小康”大业为目标,积极寻找人才机制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中共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提升中国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让人才能够各尽其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能够大展身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得到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0.
人才强国战略是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又一个重要战略,在实施这一战略中,应特别注意协调人才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人才稳定与人才合理流动、归国人才与国内人才等关系,这是搞好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沿海开发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青年人才是沿海开发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建设好青年人才队伍是沿海开发人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的青年人才开发建设既要符合青年人才的特点,也要符合沿海开发建设的需求,科学构建青年人才梯队,创新青年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营造青年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是青年人才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战略资本,是成都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力量.当前,成都市人才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或潜在的人才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从成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维护人才安全的重要性,强化人才安全危机意识,努力构建成都市人才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江西无产阶级革命人才兴盛有多方面的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其革命人才其革命人兴盛的优势环境,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历史基础,刚正义烈的性格特征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思想基础,发展壮大的工人阶级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阶级基础,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强大推力。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具有被特定共同体认可的超过该共同体所有成员平均水平以上的某项能力而且愿意为该共同体发挥这种能力的人。人才生态就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人才群体的总体生存状态。我国的人才生态总体上离良好状态还有相当的差距。创新教育体制、发展人才金融、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机制、吸引海外人才、提升人才理念是优化人才生态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各种社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人才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江泽民以战略家的眼光观察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提出了一系列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中科教兴国战略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优良的人才环境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丰富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重才、育才、选才、用才等多个方面。其中,重才是人才强国的前提,育才是人才强国的基础,选才是人才强国的关键,用才是人才强国的实践。四者相辅相承,密切关联,共同构成邓小平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强国”是我国“十四五”时期一大重要发展战略,体现我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对人才发展的高要求。我国把“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地区流动,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新局面。人才引进是人才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集聚的重要方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及各地区间人才的合理流动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我国鼓励多方式引才并努力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给予引进人才多方面的优惠待遇,以满足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当下我国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各地区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抢人大战”的势头从未减弱。而目前人才的缺失是不少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西部作为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力资源远不如东部地区,人才的刚性引进方面劣势明显,要想弥补其在东西部人才争夺中的不足,西部地区必须加快转变引才方式,将柔性引才作为开展人才工作的重要手段。就柔性引才的价值诉求看,实行柔性引才是发达国家解决人才问题的成功经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更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柔性引才方式对西部地区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18.
浅析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人才的开发、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的任用与管理,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对人才理论发展的历史总结,是顺应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一个人才大省,但人才分布不合理、人才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大量外流,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人才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才观念落后,体制不畅、机制不活、政策不配套,人才环境不宽松等。  相似文献   

20.
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三类人才,加强三类人才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发挥企业在三类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推行技能鉴定和考核评价;三是建立健全三类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