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北朝时期,在异民族和异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妾的地位与命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孝文帝迁都前,妾似婢妓,地位卑贱;孝文帝迁都后,妾的地位复常,并能够与夫、妻抗礼。出现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妻妾之礼在北朝的废阙与恢复。孝文帝迁都前,妻妾之礼废阙,庶子类于佣奴,使妾扩增子嗣的功能变得微乎其微,遂沦落到几乎与婢妓无异的境地;孝文帝迁都后,推行礼制改革,太和十九年(495)重新确立聘娶为妻,否则为妾的原则,这使传统的妻妾礼制得以重新确立,但传统的妻妾礼俗却一时难以回归。  相似文献   

2.
礼仪习俗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婚姻礼俗源远流长,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它早期的状况如何,我们可以循着语言中留下的痕迹,擦去历史的尘灰,考察有关婚姻礼俗方面的词语,窥视夫从妻居向妻从夫居的转型,早期“妾”、“媵”等一夫多妻制,“蒸”、“报”、“嫁殇”等特殊婚姻礼制及其夫妻地位的不平等。通过以上分析较深入地从语言这个角度窥探到中国古代的婚姻概貌,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南京国民政府试图通过法律制度取消妾制.而事实上,南京国民政府在立法上虽确立男女平等原则,而法律条文对妾制并无禁止性规定.在司法裁判上,虽对"妾"的利益多有救济,然终无法根除"妾"之风在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多妾的时代。在东魏时期,元孝友曾有"举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的说法,有学者据此提出"东魏无妾说"。但实际上,东魏乃至整个北朝仍是一个多妾的社会,与魏晋南北朝其他时期并无太大的差别。魏晋南北朝的妾主要来源于战俘、买卖和聘娶,也有的是由婢、妓上升为妾。关于妾的归宿,她们有的被正以为妻,有的出家为尼,有的被夫所放。  相似文献   

5.
妾媵制度是男权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度相结合下的畸形现象。清代对纳妾更趋于放任、自由,单是一部《红楼梦》我们就可以看出清代置妾之风的鼎盛。妾的身份卑贱低微,她们是封建家长和嫡妻奴役和驱使的对象;但妾的身份又高于一般的奴隶,处于一种“二层主子”的地位。《红楼梦》中的小妾虽处于相同的生活环境和半主半奴的地位,但她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生存方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翟新颖 《云梦学刊》2008,29(2):105-107,121
言意关系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的"意"并没有指向语言自身,而是指向了语言之外的世界.这是一个包含了宇宙、自然、人生的世界.无论是儒家的伦理,道家的自然,还是释家的心性,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归根到底,这个世界总是与人相关,于是,"意"最终旨归是当下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一在古代中国,妾(或妾妇)本是妇女的代称,具体指出嫁的妇女。后来,随着婚姻习俗的变化,"妾"通常指通过非法定婚姻仪式进入男性家族生活的妇女。妾是中国传统社会婚姻制度衍生的畸形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科层制所代表的官僚政治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因这种文化的需要所造成,宗教文化亦受其压制而成为亚文化.官僚政治影响,甚至控制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支配着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因此,官僚政治文化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真正的主文化.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早期文学中都有为赎罪禳灾而充当人牲的角色。有的是自愿以身献祭 ,有的是被迫成为人牲。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传说对前者予以充分肯定 ,塑造出一批崇高的形象 ,对后者则满怀同情 ,着力表现他们的不幸。而对于滥用人牲、戕害人命的暴君贪官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神话传说则加以揭露和批判。古代中国和希腊以赎罪禳灾为题材的人牲神话传说 ,又存在诸多的相异之处 :出现的神灵有单一与驳杂之别 ,人神关系有单向奉献与双方交换之异 ,反映出古代中国和希腊不同的文化特征。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这类神话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古代中国是单线推进 ,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西方则实现了质的飞跃 ,耶稣殉难传说在多方面对古希腊神话传说有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0.
谢美英 《殷都学刊》2007,(4):137-141
《尔雅·释亲》作为我国最早研究亲属关系的专著和"总表",收集了反映古代家族关系的亲属称谓100个,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亲属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笔者不揣谫陋,拟从亲属关系分类及所释词范围特点、亲属称谓词的释义体例、特殊词的细论三个方面探讨《尔雅·释亲》凸显出的当时妇女地位:以"男性本位"为主导,为人母者地位最高,为人妻(妾)者地位最低,为人女者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