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文学文本、历史以及文化中发掘女性与女性服饰之间的关系,女性服饰被赋予文化性职能,强调了女性的弱态美.服饰成为文化的象征.作为性别符号塑造了女性客体,以至女性沦为物,等同于服饰,以此呈露女性在现实生活和文学话语中的处境.  相似文献   

2.
侗族拥有宏富多姿的民族服饰 ,这些服饰呈现出图案美、色彩美、饰物美、造型美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色 ,汇集了侗族的传统文化 ,蕴含着侗族对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 ,体现了侗族人民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自由达观的乐生意识以及纷纭庞杂的多神崇拜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3.
张泽忠在<蜂巢界>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侗族女性形象,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相比,这些女性形象更适合作为侗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这些女性形象也是作家审美理想的形象呈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作为“东吴系”女作家的代表,施济美没有受到评论界的足够重视.本文从施济美小说中的服饰表达入手,分析作品中谋爱亦谋生、被金钱异化、成功女性的精神迷失等众多女性形象,透过上海沦陷区女作家施济美的独特服饰表达,寻找到在深厚的服饰情结背后隐藏的女性内心世界以及集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宋代服饰形态嬗变的文化生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服饰在审美取向上拭去了隋唐以来繁缛的细节,更多地趋向一种质朴、自然的风范.以晋祠圣母殿彩塑的服饰和发式为切入点,考察宋代服饰的演变与风格变化,借以探讨宋代服饰的完整面貌.尽管宋代女性的发式和饰物更多地延续了唐代的风格,但衣着却朝着质朴自然的方向回归.程朱理学对宋代服饰观念有较大影响,从中可以探询导致宋代服饰形态产生变迁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6.
侗族鼓楼是中国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侗族鼓楼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而且还凸显了侗族人民对关的追求以及对建筑美学的认同和感知.侗族鼓楼的美是一种和谐的美,主要表现在形式的和谐、物理的和谐以及文化的和谐等方面.对侗族鼓楼和谐审美属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鼓楼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还能让更多的人关注鼓楼,领略鼓楼的艺术风采,爱护侗族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7.
论民国时期影响女性服饰演变的诸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清末民初,绵亘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是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变迁,使从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的演变成为可能。审美观念的变化、时装表演与选美活动的开展、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影响服饰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而近代服装服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则为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服饰的变革是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部分,往往成为社会风尚变迁的亮点之一。唯其如此,对新鲜服饰的态度,又往往显现出新旧观念的冲突。民国时期,时尚的女子装束每每一出现,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甚至有时受到政府的干预。新的生活方式,总会伴随社会的发展而流行,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侗族建筑遗产即为侗族聚居区内代表着民族物质文化的建筑(群)、村落及其环境景观.本文分析了从建筑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研究侗族建筑与村落的意义与优势,提出研究可以从侗族建筑遗产的考察与梳理、侗族建筑遗产的分析与评价、侗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三个层面展开,并阐述了各层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侗族的款约、禁忌(生物崇拜)、乡(村)规民约,其中富含生态保护的规范,对侗族地区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侗族习惯法生态保护规范中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构建生态文明,建立侗族美丽家因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罗云丹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10-115
2000-2005年我国侗族研究论文刊栽数量逐年上升,论文期刊分布有100余种,主要集中在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和民族院校学报;侗族研究形成以侗族学者为主体,各民族学者共同参与的格局;侗族研究的合作意识增强;论文的作者地区分布相对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侗族聚居区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各省(区)资金的支持不平衡;同时侗族研究的主题形成了以侗族音乐、侗族体质人类学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