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我国人口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向城市人口占多数转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理应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贯彻城市化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强对西部人口增长的控制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一般说来,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要快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而不论是在西部还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人口增长类型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的人口发展趋势,是我国长期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成果。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控制人口数量的成就对世界人口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人口增长类型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的人口发展趋势,是我国长期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成果.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控制人口数量的成就对世界人口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一) 人口是一个含意十分丰富的概念,人口意识的含意自然也是十分广泛的。我们认为人口意识,主要是人口的数量意识和人口的素质意识,增强人口意识,主要是增强人口的数量和素质的优患意识。一、人口的数量意识1.我国人口增长形势十分严峻——人口数量意识之一我国人口数量的控制,由于从70年代以来,在全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人口出生率由60年代的33.65‰和76年代的24.57‰下降到近十年的18.3‰;自然增长率由60年代的22.(?)8‰和70年代的16.23‰下降到近10年的11.98‰。但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巨大成绩,却不能掩饰我国人口发展速度快和人口基数大这样一个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由计划经济衍生出来的人口户籍制度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看来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剖析现行人口户籍制度很有必要。 一、我国现行人口户籍制度功能已经异化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全国解放后,随着各级政权组织的相继建立,社会生活秩序趋于稳定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开始,户籍的功能很简单,户口由  相似文献   

6.
人口流动的市场经济规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沈飞 《东岳论丛》2004,25(6):64-68
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从我国范围来看,劳动力流动总是显示出"向心"和"离心"的趋势。所谓"向心"趋势是指劳动者由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流向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离心"的趋势则是劳动者由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劳动者离开旧的经济中心,迁往正在形成的、新的经济中心。目前我国以前者为主。由此可见,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推广和深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由解放前的35岁增长到现在的近70岁),又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我国农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728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8.2%,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城市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比农村还要快一些,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 七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国家统计部门计算,仅在1978-1988年的10年中,我国由于实行人口控制就少生人口1.04亿,节约抚养孩子费用1万亿元.但是,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控制人口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尽管人口控制已列为基本国策,可目前每年超生的人口有960万,全国的计划生育率还不到6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笔者认为,这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忽视和放松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口控制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江雪莲 《学术研究》2002,4(7):49-52
本文从人口特别是我国人口的历史发展阐明当代人口伦理已经由多生、重数量的倾向转向节制、重质量的倾向 ,从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达到饱和极限的耕地开发、惊人的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高峰、经济发展的无形化解、人口素质的某种恶化趋势、独生子女问题、人口性别失衡八个方面 ,指出我国50余年来人口增长困境所决定的人口控制的迫切性 ,并讨论了我国人口调控的伦理政策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和个体道德自律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世纪之交,中国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折、大变化。大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一个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大转型时期,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卜)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仍远低于国际水平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由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城市自身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据调查,从1949-1997年近50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从2740.6万人增加到2.14亿人,增长了7.8倍。正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城市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均衡等人口问题,不仅与转型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适应,还是诱发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我国人口变动的趋势来看,这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就需要揭示和掌握人口发展的规律性,预见人口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发展是制约人口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又是由人口过程中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交错的矛盾运动决定。人口过程是自然的生物过程和历史的社会过程的统一。作为自然的生物过程,当然要受有关的自然因素,如自然环境、遗传变异、生理机能等等的制约。但人口过程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社会过程。人要在社会中生活着,人口群体与生物群体当然有本质的区别,人口群体的一切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想对人口漏统问题的原因做些分析,同时结合漏统情况对宁夏人口趋势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我国的人口统计工作,建国初期是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由内务部主管;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以后交由各级公安部门负责。多年的实践证明,人口统计由公安部门搞是比较好的,它能够把人口统计和人口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管理与统计的结合中,使人口数字准确可靠。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统计工作的环境与条件也发生了变化。相应来说,统计工作的发展赶不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发展的非一致性,造成人口统计工作的新的困难。就宁夏来说,其变化主要在198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4.
(一)日文版序言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所组成的国家。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是由各民族共同开发的;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总和约五千六百万。截至解放时为止,其社会发展水平呈现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已接近于或者基本上接近于汉族的发展水平(个别少数民族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了汉族的发展水平);约四百万人口的藏族、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老龄化趋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城镇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平均为7.5:1,但各地区、企业之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老企业甚至超过在职职工,企业不堪重负。这些年来,我国正确执行了人口政策,出生率有所下降,加之医疗条件不断改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导致平均期望寿命,已由解放前的35岁,延长到近70岁。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已被否定。目前,我国离退休人员已近2200万人,超过澳大利亚全国人口,预测本世纪末,离退休人员将达3500万。那时,我国人口将由目前的“壮年型”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这表现在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将会分别超过国际公认的10%和7%的人口老龄化界限,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之比将不断下降。这种趋势会继续到下世纪30年代,那时将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我省现在离退休人员每年以5.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二千年时,离退休职工要突破100万,每年支付的离退休费将达30亿元,而老龄化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负效应。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老龄化到来时,更会大大加重社会负担。怕它到来,它却必然到来,这是客观必然的,而且它的到来,恰恰正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第三步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需要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依据2001-2010年相关的平均数据,以全国及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协调关系、生存能力、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等四个层面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同时滞后于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从东向西呈现明显的高—中—低分布,同时区域内部质量水平差异较为显著.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应从推动人口城镇化与非农业化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区域内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北宋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土地垦殖和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宋以来我国人口和生态问题演变的考察,本文认为北宋标志着我国生态问题的恶化由局部扩展到全国,这主要是因为北宋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现了持续而稳定的增长趋势。但是,我国的生态破坏并没有像世界历史上有些文明(如玛雅文明)那样威胁到文明的延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我国广阔的地域条件使得过重的人口压力可以从生态受到破坏的地区转移到人口压力较小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低生育率的社会学后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中国当前的低生育率水平我国人口生育率在经历了 70年代迅速下降、80年代的波动之后 ,于 9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分水岭 ,即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水平又进一步降到了更替水平之下。进入 90年代 ,中国人口生育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生育水平在更替水平之下的人口比重由 80年代末期的 33 %上升到 1992年的 82 %① ,中国人口生育率转变发生了质的飞跃。世纪之交 ,我国总体人口继续保持着低生育水平 ,1999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水平仅为 1 8,低于更替水平许多。就世界范围来看 ,我国生育率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更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水平 …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养老社会保障的重点在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老社会保障改革的重点在广大农村,这是由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现状以及办好农村养老保障对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改革的重大影响所决定的。根据第三次和四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我国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城乡分布变动情况,1990年,我国乡村人口的比重虽然比1982年下降了五个百分点,但仍高达73.8%,即每千人当中就有738人是乡村人口,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为9700多万,其中75%生活在农村,即每百个老人当中有75个是农民老人。进入90年代后,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在加快,但与此同时,城镇人口的农业化也在加速,如19…  相似文献   

20.
评我国三十年来人口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我国人口问题,理论界没有系统研究过。五十年代,对马寅初《新人口论》为代表,主张控制人口增长理论的大批判,扼杀了当时欣欣向荣的人口问题研究,造成我国人口迅速猛增的严重后果。打倒“四人帮”后的近几年,批判了人口理论上的左倾思潮,突破了人口理论禁区。我国人口理论工作者,在关于人口现象与人口规律性质,是否存在共有的一般规律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等问题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发表了许多独创见解;在计划生育方面,为我国人口不增不减的长期战略目标和长期规划的理想人口数量提供了理论根据,并提出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紧急措施。这一时期,我国人口问题研究的成果是丰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