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受资源上的限制容易陷入困境。困境中的中小企业业绩转向成功对于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契约联结体,是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场所。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匮乏,其业绩的成功转向,更需要取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然而利益相关者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研究以1998~2007年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主要利益相关显性财务利益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的显性财务利益与中小企业成功转向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受资源上的限制容易陷入困境。困境中的中小企业业绩转向成功对于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契约联结体,是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场所。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匮乏,其业绩的成功转向,更需要取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然而利益相关者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研究以1998~2007年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主要利益相关显性财务利益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的显性财务利益与中小企业成功转向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分类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问题。界定中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实证研究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重要性随企业生命周期变化的规律,据此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非关键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可为企业制定权变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战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治理问题应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现状特征是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和监督权高度集中,而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参与治理程度较低,为改善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应该完善法律体系和市场体系,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的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为此,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并认为,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文章的观点: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文章的观点: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运用共生理论,对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冲突状况及其共生条件;其次,提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目标模式是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最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四方面来构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初始产权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为此本文以划分利益相关者为起点构建了一个逻辑模型,认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在已有约束结构下的相互重复博弈是决定企业产权形式的关键和未来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财务契约与财务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企业缔约主体向企业投入资源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索取权.因而企业事实上是一个以财务契约为核心的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产权契约联结体.利益相关者财务契约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整体契约的核心,它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克服了以往财务契约理论的局限.财务冲突的焦点是会计信息供求博弈,其实质是财务收益索取权和控制权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模式及其组织架构的特点,商业银行应推行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架构,同时可在目前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总、分、支三级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专营组织架构,并注重加快以信贷产品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为更加全面地阐述审计风险的构成和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基于审计的社会责任观,对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社会公众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应在原有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风险维度,构建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审计客体风险×审计主体风险×企业利益相关者风险,同时指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应以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审计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并以此为核心加强风险管理,以保护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培训牵涉到许多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教育与培训的“利益联盟”,关注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合法利益,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应有承诺与责任担当。突破现行高职教育基本局限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评价视角,建立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架构,把高职教育之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纳入质量评价的视域,是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应有视界。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对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效评价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进而找到制约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必经之路。对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评价的各指标测算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进而得到一个完整的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为例进行验证分析,可为各地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A市指定招收流动儿童的两所公办学校的调查,分析了流动儿童学校教育中利益相关群体的生存状况及利益诉求。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学校、教师、家长和儿童等不同利益群体,要彻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流动儿童的利益,还需要考虑相关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章程制定权实质是大学自治权的核心,在法治原则下,其来源于法律的授予。法律授予制定权的对象为制定主体,制定主体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行使审议和表决通过权的决策主体,行使其他权利的则为影响主体。域内外各地区有关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实践表明,制定主体一般为大学各方利益主体的联合大会。区分大学成立前后的情况,大学成立前的章程制定主体应当是由举办者或其代理人/代表以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代表组成的机构;大学成立后行使章程制定权的内部权力机构应当由举办者或其代理入/代表、教职工代表(其中校长是当然成员)和学生代表构成,可以统称为“制定代表联合大会”。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环境只是中小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诱因,而企业的管理水平、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产品技术水平等构成的核心竞争力发生危机才是财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对财务危机的防范应从建立健康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危机意识、建立科学决策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建立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法律纠纷。网络社区账号作为网络社区的通行证,其法律属性尚无定论,账号的归属、流转、继承和救济规则亦缺乏相应的规定,立法空白导致司法实践缺少裁判依据。将网络社区账号定位为民事法益,认定网络用户的占有利益,同时建构账号流转、继承和救济的系统规则,对于保护网络用户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网络社区账号法律属性的基础上,就构建相应的法律适用规则提出建议,以期为网络社区账号的司法实践提供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摘要]社会控制论是庞德社会学法学的思想的核心,以其利益学说为基础,将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以最小的利益牺牲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为利益冲突时衡量的标准。社会控制思想的时代背景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庞德社会控制理论的法制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国家应控制人的自我扩张本能和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国家应认识到法律对社会控制的局限性而加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利益理论都是很好的指引,能最终达成对社会进行法律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特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过度竞争和外部环境负效应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