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哲学虽然产生于不同世纪,但内在精神特质却具有某种同构性与相通处。这两种哲学都属于批判性的哲学,而且从某些侧面看都可以定性为文化批判理论。二者在思辨层面上都致力于消解传统的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都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批判。由于思想旨趣与时代状况的不同,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批判与解构又各有不同。马克思哲学对后现代主义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耕 《北方论丛》2006,(6):117-121
阿多尔诺根据否定辩证法提出了文化工业论。阿多尔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艺术已经商品化,这种商品化的文化艺术虽然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但是,在这种“大众文化”中,艺术却丧失了自己批判的、否定的功能。这种大众文化所形成的强势文化具有削弱人们的进取心和改造人们心灵的社会功能,强势文化在全球化大潮带动下,愈发展现出其凌厉攻势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冲击力,试图实现其文化征服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一些基本的哲学层面上,要批判、分析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借鉴当代西方学者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理论“结合”起来的方法,吸取后现代主义中方法论意义的多元论、反对狭隘科学观、整体论等一些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统一的思想范式或流派 ,而是一种文化潮流以及知识态度和生活态度 ,是通过对现代主义、现代性的解构展现其基本脉络的。其实质就在于“重写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唯物主义 ,但它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现代”中露出的“后现代主义”的端倪 ,并对其加以批判审视 ,因此后现代主义无法忽略、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视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人和自然关系、东方和西方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 ,二者在当代的相遇源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二者关注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但二者关注的重心又不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是西方经济与政治霸权的消除 ,并力图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后现代主义关注的是西方文化霸权的“解码” ,并“沉溺与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5.
云慧霞 《阴山学刊》2002,15(3):22-27
阿多尔诺的否定性的美学是建立在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和启蒙的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一方面,传统美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迫切需要向现代美学转换;另一方面,借助科技传媒发展起来的现代文化工业也促使真正的现代艺术发生了蜕变,同时还将社会中所有的个体都整合到一体化的模式中,而唯有真正的艺术可以发挥批判救赎的功能.对传统美学的诘难和对现代文化工业的批评,以及对现代艺术审美救赎功能的推崇,充分显示出阿多尔诺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也即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辩证"式阐释基础之上的。所谓的"辩证"阐释模式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阐释维度——在本体论维度,主要讨论的是启蒙理性或工具理性是否为一种本体论的存在问题;在认识论维度,主要讨论的是主客体二分法与"辩证法"或"否定"性认识方法问题;在方法论维度,则主要讨论的是"音乐拜物教"与"商品、资本和货币拜物教"问题。在以上三个领域中,阿多尔诺、霍克海默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都存在着异同点。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政治哲学人性话语的批判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视域.传统政治哲学,尤其是现代以来的政治哲学都相信有着共同的基本的人性,而只要捕捉到人性的真正本质就能实现理想的政治体制和美好社会.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这种理论的建构只是在人类解放的名义下对个人的奴役和压迫,他们因此反对人性的绝对性、永恒性、同一性,主张人性相对性、多元性,追求成为具有丰富感情色彩的、自我创造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自20世纪后逐渐从严重对立转向逐渐接近,到20世纪60—70年代的后工业社会或后信息化社会时期,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促进两大思潮的合流,产生后现代主义哲学。文章将就从人本主义思潮中孕育出的后结构主义中的解构主义、文本主义、反一元中心主义、异质多元主义等理论进行阐述。后现代主义哲学在西方文化领域影响颇大,其实质上是科学主义融入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这种批判主要包括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理性的颠覆、对主体性的消解、对中心的解构等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不是对现代性的取代,而是对现代性的修补与完善。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既要坚持现代性,又要批判其局限的一面,修补它、完善它。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历史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民 《东岳论丛》2004,25(4):30-38
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 ,历史学的研究范型就经历了许多方向性的转变 ,后现代史学理论在近 30年的兴起给传统历史学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其所主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已经对历史学的思想与实践提出了重要的修正 ,其比较激烈的主张甚至威胁到了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基础 ,这就引起一些史家的批评和反弹。不过 ,不管是赞成或是反对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历史学的影响还是在日益扩大 ,不容我们视而不见 ,我们应该既接受它的挑战和批判 ,为我所用 ,同时也要对其偏激之处提出质疑 ,抵制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矛盾学说在西方哲学史的演化发展中呈现了一个从强调对立到注重同一性,再到确认非同一性的地位的过程。强调对立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特点,并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但也因此导致了僵硬对立的思维习惯;黑格尔则注意到同一性的重要性,深刻阐发了具体同一的思想,但却过分强调了同一性的重要性,走向了绝对同一;阿多尔诺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强调了非同一性在矛盾构成中的重要性,从而克服了西方矛盾学说的一个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回应与解构,它以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并把生态哲学视为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是70年代以来在西方世界出现的学术思潮。20世纪70年代,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初入学术界;吉登斯和后现代主义有一种矛盾的关系:一方面吉登斯是在批判他们的论点中发展了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又吸收了他们的很多思想。在这样一个时期中,英国学术界也正经历从实证主义到批判主义的方向转变,在这种批判精神潮流中,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不可忽视的某些关联,而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末期以来,欧洲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4.
董高伟 《理论界》2008,(1):104-10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改善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20世纪中叶以来形成的复杂性科学,乃是对传统经典科学的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思维方式转换,复杂性思维也由此而生。而同一时代兴起的哲学思潮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它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等多个层面对现代性哲学进行了解构与重建。从大的历史尺度看,复杂性研究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置身于同一历史变革过程,因此,必定有内在的联系。复杂性思维方式有着复杂性、非线性、系统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的等特征,它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的体现主要有:思维目标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思维模式的开放化和系统化;思维方法的非线性以及思维重点与价值取向的非确定性与相对性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研究为依托 ,辨识了一些人对阿多尔诺哲学的唯心主义误指。其实 ,阿多尔诺反对任何形式的哲学唯心主义 ,他以特有的方式机智地说明了精神至上论的思想史根源和社会历史原由。可是 ,阿多尔诺也明确拒绝停留在同一性逻辑中的哲学唯物主义和素朴实在论 ,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畸变成一种追逐物质利益的物欲主义 ,他主张社会生活从狭隘的经济决定论中超拔出来 ,走向真正的星丛式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围绕对现代性、现代性政治实践与理论的反思批判,作为政治哲学的后现代主义在政治内涵、行文风格、主题论域、总体谋划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政治哲学不同的理论特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它所蕴涵的解放精神值得高度评价,但抛弃实践而偏重理论、文本、话语、游戏的致命缺陷,注定了它只是一个解放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真切体会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就会发现: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仅不会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相矛盾,相反,它将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具体来说,“后现代精神”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后现代意识”是中国高起点的现代性战略的必要内涵:“后现代向度”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彻底清算和批判性重建。在学术思想转型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阿希利、德里安等人重新解读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如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无政府状态、主权、安全和外交等,重建了后现代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和挑战为国际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法学是继三大法学流派之后又一独具特色的理论思潮。出现在后工业社会的法律危机不断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批后现代主义法学学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全面反思和质疑。后现代主义法学否定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和公式来阐释和衡量世界,方法论上主张多元性和差异性,并形成了一些有创建、有价值的旨在批判现代权利理论兼有探索未来法治的后现代主义法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走向公共性的丧失──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旨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对“公共性”的消解。哲学是根植于“公有现实”的一种理论形态,“公有现实”是哲学的起点与归宿,这点决定了哲学具有追求“公共性”的本性。但由于传统哲学对“公共性”的追求表现为一种极端的样式,导致了后现代主义哲学从哲学的元价值观,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从人的主体性,从哲学的生存论等各个层面对“公共性”追求进行了全面彻底地拆解和批判。公共性之丧失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后果,它昭示人们:超越后现代哲学的关键在于在合理的地基上重塑哲学的“公共性”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