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十字军东征对骑士精神品质的塑造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伟奇 《唐都学刊》2004,20(4):101-106
骑士精神就是中世纪骑士贵族阶层所特有的伦理道德规范 ,即英勇、慷慨、虔诚、荣誉至上等。在骑士精神形成过程中 ,战争、比武、宗教、典雅爱情思想以及宫廷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培育和催生了骑士精神。在这当中 ,中世纪基督教会对骑士精神的塑造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与贡献 ,其中十字军东征不仅培育了骑士英勇品质和虔诚的宗教情感 ,而且还强化了骑士的荣誉观念。  相似文献   

2.
魏建国 《学术交流》2003,2(3):153-157
雇佣兵制度是英国中世纪产生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它的出现引发了英国一系列制度性连锁反应 ,导致了英国社会生活发生了不同于中世纪传统的转向 ,表现为 :土地可以买卖 ,农村经济市场化较早 ,国王与贵族的关系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 ,以及雇佣劳动阶层的产生、军事贵族向土地贵族的转变、乡绅阶层的兴起等社会结构的变化诸方面。  相似文献   

3.
英国在从中世纪末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中,传统的庄园制让位与新起的资本主义式农场,农民逐步摆脱了人身和经济束缚而成为了社会上的从业者、消费者,贵族和领主转化为新式的乡绅;在上述的一系列变革中地理作用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助于英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政治核心。随即而发生的宗教改革,更是解脱了罗马对英国的宗教束缚,进而赢得了信仰上的自由和政治独立。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2):111-115
春秋时代社会政治斗争激烈,贵族世家的亡族覆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了维护本家族的生存,在贵族阶层中形成了一种虔敬惕惧的心态,这种心态使当时的贵族在铸造青铜器时,在铭文中加入了类似后世家训中训诫子孙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作,进而对后世家训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印度封建主义的概念,在近年来学术界对印度殖民地以前时期的历史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概念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莫不以西欧的封建制度作为它的参照模式。有人强调印度封建制度与西欧的非常相似,而另外有人则认为它与西欧的模式相去甚远。争论中提出来作为对比的论点都集中于封建领主制和贸易的作用这两个问题。本文对“印度封建制度”这个概念是否能成立表示怀疑。作者根据中世纪欧洲和中世纪印度两者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具有的社会结构,对比了它们的农业生产过程,从而作出结论:两者之间绝无相似之处,将它们进行类比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殖民地时期以前的印度社会,不象中世纪欧洲在结构上全体农民都依附于贵族那样;它的特点是自力的或自由的农民生产。下面为该文的摘译。小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6.
有管家,才贵族?管家最早起源于法国,中世纪时期,只有英国和法国的王室家庭或世袭的贵族和有爵位的名门才有资格正式雇佣管家,他们被认为是奢华生活的标志。在美国和德国,管家则被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可以帮助主人管理财务甚至打理公司业务。在欧洲,英式管家绝大多数为亿万富翁、社会名流、政界高官以及贵族大家族服务,用"比绅士还绅士,比贵族更贵族"来形容他们也并不夸张,因为英式管家这一职业的历史比贵族还要悠久。  相似文献   

7.
社会价值体系有核心价值体系、非核心价值体系以及错误和腐朽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最基本的精神依托。而非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忽视它的作用。非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资源可以丰富核心价值体系,例如,把传统价值观念加以改造,就能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非核心价值是建设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价值观念的生成发展过程中 ,社会信息化通过拓展资源利用的范围 ,改变外部环境 ,网络化等推动价值观念变革  相似文献   

9.
从《诗经》看周代的服装王幼敏《诗经》产生的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笔者在读《诗》中,发现其中有不少对当时贵族及平民服装的记述和描写,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证以其他文献,得以窥知周代贵族平民服装概貌...  相似文献   

10.
论近代早期英国庇护制的变化和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敏 《唐都学刊》2006,22(3):83-88
庇护制是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国家非正式的和非国家性的制度,主要是以个人恩赐为手段来维持政府的运行。英国的庇护制在中世纪时期以附庸制的形式出现,但是都铎和早期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正式确立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庇护制。在这一时期,构成了以君主为中心、从中央到地方的个人庇护网络,涉及到各个层面的贵族和官员乃至中下层群体。庇护人、被庇护人和经纪人是庇护制中的主要构成群体。阐述清楚近代早期英国庇护制的问题对于我们了解近代转型时期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04年,慈禧在宫内倡设"毓坤会",1906年又倡议贵胄女学堂,但都议而未果。本文依据《大公报》、《北京女报》等报刊的报导,还原围绕贵胄女学堂的倡议与争议,并力图再现预备立宪时期全国女学的历史处境。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长期以来被视为专制文化的代表,其实,秦始皇及其秦帝国始终是重视文化建设的。秦帝国奉行的是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秦帝国的灭亡,主要在于秦二世对秦开明专制基础的军功贵族集团的毁坏和由于超人政治下秦始皇的突然死亡给帝国带来的不知所措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古时代的士族,曾在衣着服饰、语言以及礼仪等方面,创造和追求新异样式,如鹤氅裘、洛生咏、书仪等,以展现独立个性和自我。这种由士族创造、引导的时尚,源于其所代表的文化优势,超越了阶级界限,为士庶社会所普遍欣赏和仿效,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士族时尚的变化,也折射出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The analysis of confessional conflict in early modern Austria has often focused on nobles and townspeople. To get the full picture, however, it is essential to integrate the rural core into the analysis. In the Habsburg domains, the dynasty’s resolve to uphold or subsequently re-establish the old faith antagonized large sectors of the populace. This occurred in the early phase of the Reformation, when a broad diversity of reformist thought influenced peasant activism. Yet it also returned at a later stage of Austrian confessionalization, when a reinvigorated church and dynasty had begun to roll back the advances of the new creed. During its final period in the midst of the Thirty Years’ War, Austrian peasants even sympathized with the Habsburgs’ international adversaries, personified above all by Sweden’s King Gustavus II Adolphus. These confrontations between monarchy and commoners form the centrepiece of this essay. By demonstrating both the potential and the limits of peasant agency, the article throws new light on the nature of Austrian society during the confessional era.  相似文献   

15.
李文才  张琛 《阅江学刊》2011,(3):106-114
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作为东宫职官序列的重要成员,在魏晋南朝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魏晋南朝此二职已成为国家正式职官,在此期间,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的职掌及任职资格均发生过较大变化。从职掌来说,此二职的职能有所拓展;从任职资格来说,则从三国时期没有特别要求发展为两晋南朝时期要求门第较高,因为此二职已经变成世族门阀趋之若鹜的"清望官"。这种情况到陈朝时发生逆转,这主要是因为南朝士族到陈朝时已经趋于没落,并由此使职官制度产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中国,在夏商周时期的上古社会,邦君与贵族领地或采邑之间的某种隶属关系并不等于秦汉以后郡县制下中央与地方的那种具有行政级别的行政管理关系。那种只有具有四级聚落等级形态才表示国家已形成的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它并不能说明国家是否产生这一问题的实质,因而也不应作为衡量的标准。将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研究古代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固然要对聚落的等级做出划分,同时还必须对史前社会组织、等级、阶层、阶级的产生、权力性质的演变等因素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因此,将阶层阶级的出现和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权力的设立作为国家形成的标志是最具特征性的,而且在考古学上可以找到其依据和物化形式,因而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与怀特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人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中,不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因此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不适用于美国社会。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中产阶级数量的减少,美国社会的现实阶级基础越来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又在世界范围内强化了资本主义贵族和无产阶级平民之间的对抗,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也因此越来越增强了其适用性。而怀特海的思想由于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显示出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压迫的阶级结构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九生 《唐都学刊》2009,25(2):1-14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本文经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是“兵马俑”、“军阵”或者“宿卫军”,而是唯始皇帝方能拥有、方能动用的近臣侍卫系统,即“郎系统”真人真马真车及其装备的复制。整个场面呈现的,是始皇帝出入或即将举行礼仪盛典时基本范式的生动写照,而非所谓“兵强马壮的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郎系统”作为一种建制或体制力量,意味着秦人贵族血缘亲属关系的超稳定结构及其更为古老的史前渔猎传统,关乎秦国家机器的运作,关乎秦国之兴与秦朝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