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本文在对莎士比亚以及他的作品《哈姆雷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简要论述了《哈姆雷特》作品中超自然与人文主义思想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1,(9):29-31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无人不知,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但关于莎翁本人的历史记载却寥寥无几。莎翁的情感、生活、经历都如同谜一般.几百年来让无数学者苦苦探寻。  相似文献   

3.
为作品中的人物作特殊命名在中外文学创作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中的“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16世纪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历史剧《亨利四世》(Henry IV)中的Sir John Falstaff,美国现代小说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小说《八月之光》(Light of August)中的主人公Joe Christmas以及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尼  相似文献   

4.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的十四行诗集于1609年首次结集出版。三百八十多年来,特别是近两百年来,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评价越来越高。1989年出版的一部百科全书称莎士比亚“仅就其诗作而论,亦会闻名于世。”文学史专家也认为莎士比亚即使没有那些能使他名垂史册的37个剧本,  相似文献   

5.
略论《喧哗与骚动》的结构艺术郑东艳《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重要作品,也是现代主义的经典小说。威廉·福克纳(WilliamFanlkner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去世后.声誉与日俱增。他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1].又...  相似文献   

6.
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属沃里克郡,被称作英格兰的“地理心脏”。1564年4月23日,在这个镇上亨利街的一幢小楼里,出生了一个孩子,他就是后来英国剧坛上的“巨人”威廉·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7.
自然的镜子·历史的模型·灵魂的曝光──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30周年张泗洋悲剧是莎士比亚作品中重要的部分。他一生一共写了十部悲剧,其中以“四大悲剧”最为脸炙人口,此外,《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青春与爱情的颂歌,最为青年所爱读;《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呈...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11,(5):16-19
桑佳·黑尼生于挪威的奥斯陆。她的父亲威廉·黑尼过去是个皮货商人。他们收入的一部分采源于皮货生意赚的钱,另一部分来源于黑尼的父母各自继承的遗产。威廉·黑尼曾是个自行车世界冠军。所以他在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起初,黑尼在滑雪运动方面表现了很高的天赋。后来他又跟着哥哥雷夫一起学花样滑冰。作为一个女孩  相似文献   

9.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是伟大诗人和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诞生四百二十六、逝世三百七十四周年。我怀着崇敬而激动的心情,再次诵读他那优美而甜蜜的十四行诗,细细咀嚼他那剧作中所包含的丰富哲理,思潮彭湃,遐想万千,浑身是劲。是的,古今中外有哪位文豪的名字比莎士比亚更响亮,和更具有吸引力?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本·琼生(Ben Jonson,1572-1637)曾称他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马克思把莎士比亚与古希腊著名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看作是“世界上两个最伟大的戏剧家”。等等。这些评价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尔王》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不少学者、评论家赞誉其为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并纷纷对该剧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读。该剧从女性地位的崛起、鼎盛和衰落三个阶段分别呈现了莎士比亚对女性地位变化的阐释,也是剧作家对女性地位呐喊的大胆尝试。但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女性生理、心理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女性敏感多疑和感情用事等性格软肋成为她们最终走向毁灭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汉译《剑桥科学史》丛书今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剑桥史著在世界学术界素享盛名 ,剑桥科学史果然亦不例外 ,这套丛书包括 :《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美 ]爱德华·格兰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美 ]艾伦·G·狄博斯 )、《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美 ]理查德·S·韦斯特福尔 )、《科学与启蒙运动》([美 ]托马斯·L·汉金斯 )、《19世纪的生物学和人类》([美 ]威廉·特尔曼 )、《19世纪物理概念的发展———能量、力和物质》([英 ]彼德·迈克尔·哈曼 )、《19世纪医学科学史》([英 ]威廉·F·拜纳姆 )、《2 0…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理论入手 ,探讨他的著名意象诗《红色手推车》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纪念莎士比亚诞生四百年,英国《英国文学评论》第五卷第二期出版了一个专辑,发表论文如下:约翰·劳拉:“莎士比亚戏剧生涯中的连续性和革新性”;诺曼·山德斯:“《凯撒大将》中的权力转移”;罗伯特·B·希尔曼:“为了认识他自己”;巴巴拉·布尔基:“《汉姆列特》:对本来面目的探求”;恩斯特·襄希尔:“《冬天的故事》的结构图案”;英加-  相似文献   

14.
威廉·布莱克和威廉·华滋华斯,都是英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他们都以伦敦的社会状况为题材写出了同名《伦敦》的诗篇,然而风格迥异,各具千秋,可又都表达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几百年来一直是批评家争论的课题,归纳起来,争论有三个方面。首先,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典型?我国评论界对此几乎是有定论的,即他是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我认为,这种分析法抽干了活人身上全部的血,剩下的只是一具躯壳。 其次,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犹豫延宕的原因是什么。歌德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意识流小说在西方文坛上异军突起,经久不衰,其主要特点就是侧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典型的意识流作品有法国作家爱杜华·杜夏丹的《斫却月桂树》(1887)和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流水年华》(1928);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罗维夫人》(1925);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狂怒》(1929)和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1932)以及当代女作家乔·卡·欧茨的《海滨姑娘》(1974)、《29条臆想》(1979)等。然而,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并非始于意识流小说。远的不提,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就不乏其例。19世纪后期的一些俄国作家更加重视人物的心理剖析,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问题在于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大相径庭。本文试图将这两种心理描写进行对比,就其不同之处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中最负有世界声誉的大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他一共写了三十七个剧本、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两首叙事长诗,戏剧是他创作的最大成就.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1590——1600)正是英国所谓“伊丽莎白盛世”,资产阶级同封建王权处于暂时联盟阶段,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现实还未发生严重矛盾,他认为一切矛盾可以按照人文主义思想解决,社会现实是光明而有希望的.这时期的主要创作是历史剧和喜剧,洋溢着乐观主义情绪和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一八五九年四月十九日卡尔·马克思在伦敦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讲到:“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是马克思对拉萨尔所写的历史剧《弗朗茨·封·济金根》的批评,也就在这封信里明确地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艺术主张。同年五月十八日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给拉萨尔的信中也讲到:“我认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污染严重,水源不足——中国亟待解决缺水问题》《参考消息》,1994年7月24日。②《森林与人类》,《文摘周报》,1985年3月1日。③参见罗纳德·H·高斯:《社会成本问题》,《法律和经济学杂志》,1960年10月号,第1—44页。④保罗·A·萨缪尔和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二版),中译本,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205页。⑤1993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报告:《环境问题的分析框架》,第9页。⑥武欣:《持续发展模式简介》,《管理世界》1990年第3期,第185页。⑦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第30页  相似文献   

20.
<正> 凯撤·威廉皇家科学促进会成立于1911年1月11日,曾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最大的科研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英法占领军的要挟下,学会被迫解散。学会的管理人员以及科研人员重新组建了一个称为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会的科研组织。本文试对威廉皇家学会的这段历史进行分析。(一)威廉皇家学会创立前的德国社会背景德国早期的科学团体是1700年成立的普鲁士勃兰登堡科学学会,后来改名为普鲁士科学院。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