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唐代商人阶层中,胡商队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唐代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水陆交通空前发达;唐政府又执行了开放的民族政策,重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及外国的通商互市。这些有利因素,为唐代胡商提供了良好的经商环境。胡商在唐代的空前发展,有力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加速了民族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 宗,极于昭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大致勾画了 唐代宦官政治的兴衰过程。宦官政治对于唐朝中后期社 会的兴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唐代的宦官政 治无疑将会有助于深入了解唐代中后期的历史。本文拟 就唐代宦官政治的演变过程及其在唐代中后期的作用谈 几点浅薄之见。 一、唐代宦官干政之始 唐代宦官干政是从玄宗时开始的,以宦官高力士为 典型代表。他在开元初即被授为右监门卫将军(正三 品),知内侍省事。天宝初,增授高力士为冠军大将军、 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天宝七载,加骠…  相似文献   

3.
朱利民  王斌 《唐都学刊》2003,19(3):18-21
唐代是文化开放勃发的时代,唐陵狮雕更是极具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从现存唐陵石狮入手,对其进行归纳,类比和文化层面上的发掘、爬梳与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狮雕文化的来源、演化及社会政治功用。  相似文献   

4.
于光建  闫婷婷 《社科纵横》2007,22(1):155-156
河西地区是唐王朝十分重要的边防要地,故唐代在河西地区设置了大量的军事防御机构,但历代传世文献对一些基层的机构的记载多有缺失。本文试图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对唐代在河西设置的镇、守捉、戍、烽做一钩沉补阙,以期能够管窥更或是重新构建唐代河西边防体系。笔者学识浅薄,难免挂一漏万,敬请方家指正赐教。  相似文献   

5.
邵志国 《唐都学刊》2004,20(4):44-50
刺客发展至唐代出现了新的特点 :数量多 ,影响大 ,政治色彩越来越明显。唐代刺客的产生和兴盛是由种种因素导致的 :胡化胡风是宏观的隐性因素 ,因为它造成了唐人尚武习武、崇拜侠刺的心理和行为 ;两者结合又造成了唐代法律的松弛和社会治安的紊乱 ,这些都是唐代刺客兴盛的宏观的社会背景和外部条件。而政治的需要才是唐代刺客兴盛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 ,唐代上层盛行豢养刺客之风 ,这就给刺客的产生和兴盛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刺激。  相似文献   

6.
在宋初文治复兴的语境下,宋太宗不断以御书赏赐来传达崇文的政治理念。其御书赏赐的方式由最初效仿和取法唐代到突破唐代的既有模式,逐步建立自己的风格。在飞白书赏赐时,太宗将“当代”的御书故事与唐代的御书典故对应,这透露出他试图复兴由唐代的御书文化所代表的盛世意象的政治意图;而随着宋太宗与词臣们频繁地进行诗词酬唱,他创造性地用御草书诗赏赐翰林学士和两制词臣,这在后人的追念中成了宋初文治昌盛的象征。此外,宋太宗还选择抄录经史故事和儒家经典这些颇有劝谏意义的内容规鉴和引导群臣,并赏赐御书历子给地方官员不断强化皇权与地方的联系。可以说,宋太宗御书赏赐是宋代文化的一个新旧相兼的政治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通盘考虑,组织专门力量,抓紧制定方案,积极推进”。为什么1993年至1996年全国性的机构改革刚刚结束,机构庞大等问题又“亟待解决”,而且要“通盘考虑”?原因就是机构设置与机构改革问题报复杂,不能孤立进行。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历次机构改革的过程及形成恶性循环的原因;提出了政府机构平衡发展的理论,说明了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长期性;论证了机构改革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性,指出中国机构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全方位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吴树国 《求是学刊》2016,(6):152-159
唐代陵户设置既存于法,又寓于礼,在一定程度上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唐代前期陵户设置严格区分帝陵、追封的帝陵、先代帝陵、太子陵以及亲王墓、公主墓等,每一等级通常都有具体标准。这些礼制规范在唐后期也基本得到因循,但陵户设置上的尊崇逾制在有唐一代经常出现。唐代陵户设置的等级差别和变化反映出唐代礼制与政治的紧密关联。一方面,其等级差别是唐代政治地位和尊卑等级的体现,其调整变化则鲜明地带有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特点。另一方面,唐代陵户设置在唐后期乃至五代宋初的因循说明,礼制在为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提供统治依据、提高君主地位以及调节各阶层政治关系上不可或缺。不过,唐代统治者在陵户设置上也经常有任情之举,这反映出君主凌驾于礼制规范之上的特殊权力。  相似文献   

9.
贬谪是唐代政治生活与文学创作中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唐代贬谪者在从朝堂贬向蛮荒的命运陡降过程中,在其骚怨情感反应与生活被动适应上,普遍表现出一种真切主动的生命关怀色彩。他们在对生命特质的感性体认、对死生问题的关注、对家园回归的渴求、对亲情的向往、对以超越现实苦难为旨归的宗教情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迥异于往常的生命关怀色彩。  相似文献   

10.
唐代商人经营方式的若干变化薛平拴商人经营方式的演变和发展,是历史发展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交通等状况都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变化和演变又必然反过来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商人经营方式的变化很有必要.本文试就唐代商人经...  相似文献   

11.
唐王朝的恢弘气度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昌盛等层面,也通过兴盛的旅游活动得以表征.在这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朝代,旅游迎来了新的高涨.唐代的旅游活动不再完全是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属物,旅游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支配旅游活动.唐代旅游活动类型丰富多彩,各阶层人士参与广泛,进而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文化构成了盛唐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唐人将清明改火、取新火习俗进一步发扬光大,并衍生出赐新火仪式,风靡一时,蔚为大观。这些蕴含着则天顺气、辞旧迎新、君恩臣报等文化内涵和政治意蕴的节俗活动,既丰富了唐人的节日文化生活,增添了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又契合了唐人特别是统治者的精神、心理需求及现实政治需要,一定程度上维系和巩固了统治秩序,对唐代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闺帏的探视——唐代女诗人》一书,是武汉大学中文系苏者聪教授撰写。该书二十余万字,共十六章,论述了上自皇帝王妃下至尼姑妓女一百多位唐代女诗人,六百多首诗,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研究唐代女诗人的专著。此书对唐代女诗人从宏观到微观作了全面而详尽的研究,开篇第一章从总体把握唐代女诗人,介绍了她们的才华、情操、命运及创作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把她们放在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整个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探索她们的共同命运和艺术规律,从而让我们了解唐代女诗人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同时在各章开端分别论述不同身份妇女(皇帝、皇后、公主、妃  相似文献   

14.
唐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贡赐贸易管窥王尚达自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政治联系不断加强,商业往来逐步开拓扩大,作为重要贸易方式之一的贡赐贸易也渐次发展,对此史书多有记载。丝路发展到唐代,进入空前兴盛的新阶段,这时,广大的西域地区归入唐朝版图。...  相似文献   

15.
<正>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发展的时期,基于此背景,雕塑艺术获得了空前发展。唐代雕塑作品中,仕女雕塑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最突出,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艺术。唐代工匠以高超技艺,将仕女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完美融合,通过“塑其形、绘其神”形式,将仕女的生动表情、优美形态、华贵气质充分展示了出来。文章结合唐代仕女雕塑产生的背景和形象分类,探究唐代仕女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赵豪迈 《唐都学刊》2002,18(4):15-18
唐代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文处理制度 ,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公文处理工作网络 ,并通过法令的形式保证了其贯彻执行 ,这对唐代政治的清明、高效以及政令的畅通 ,具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唐代能够形成我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几个所谓“治世” ,完善的公文处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九届全国人大以高额票数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标志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开始。人们在期盼这一改革的同时,对于能否取得成功却抱有疑虑,其实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建国后我国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不包括本次),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三次大的机构改革(1982年、1988年、1993年)均不很成功。这一事实使得人们对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怀有一种企盼和怀疑的矛盾心理。然而,我国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与前几次不同,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  相似文献   

18.
唐乐与中外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唐盛世,文学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与汉民族自身的努力固然密不可分,然而唐代社会对外来文化所持的开放态度,汉民族善于博采众长的学习方法,作用也不可低估。大唐文化的丰碑是由中外各族人民共同书就的,异域文明的精髓早已被有机地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唐代音乐即是中外文化成功结合的鲜明一例。本文试图通过对外来音乐在唐代发展、变化的探讨,来反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普遍特征。1 唐代外来音乐的传播不仅是对历史的继承,更是对历史的发展。这与唐王室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不无关系。素以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唐初的杰出政治家。他在任期间,励精图治,使唐初社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李世民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能面对残破局面,根据唐初政治结构的特点,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改革,精兵简政,选用廉洁官吏,使社会经济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代中央政府实施的改元,史籍记载存在不少的舛异。本文对唐代总章、弘道、文明、神功、圣历、永泰等改元的时间进行考订,讨论了唐代改元与皇帝即位、行赦的关系,厘清了改元与行赦作为政治宣谕工具的功能差异,并对改元原因与频率、改元未实施、重复年号、去年号、即位不改元等通例与特例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