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殊作为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其《珠玉词》以清新流丽的语词、天然华美的意象和含蓄雅致的情思见长,后世词人或取用《珠玉词》中的丽词佳句,或使用其艺术手法,模仿其起承转合以继承晏殊词的创作长处。后世词人对晏殊作品的接受形成主要可分为袭用与截取、改易与增缩、点化与仿写三个部分。而历代词人对《珠玉词》的创作接受,离不开《珠玉词》在词史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离不开《珠玉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离不开晏殊令词与文人词创作审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论《小山词》的倚声主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之初,倚声填词的风尚在晏殊的率先领引下得到迅速发展。晏殊词富贵婉雅,前人早有论断,但又不免有涉于“妇人语”的不良倾向,这种倾向在晏几道词作中得到升华,所以王《默记》说:“叔原妙在得于妇人。”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言:“《诗三百》篇,大旨归于‘无邪’。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把晏几道词作与淫邪之风等同。但陈廷焯《词坛丛话》说:“是叔原之为人正有异于流俗,不第以倚语称矣。”又把晏几道的词与郑卫之声区分开来。晏几道的词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3.
晏殊为北宋词坛初期的主要词人,有《珠玉词》传世。因其官位显赫、雅好宾客而常在宴席上赋词,前人评其词为"风流醖藉"、"温润秀洁";至今不衰。笔者通览《珠玉词》,发现其中大部分充满了"酒"和"愁",是借酒浇愁。其基本风格不是和婉而明丽,而是深沉的伤感。晏殊词深沉的伤感源于对生命感悟的深情和对自然人生的哲理深思。这深情和深思以"千回百折,哀感无端"姿态展现之,为后世留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喟与继续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北宋初年,词人寥寥。其著者唯王禹、寇准、潘阆、林逋数人。他们的词作不多,风格也各不一样。王词清隽,寇词豪壮,潘词飘洒,林词澄淡,都与《花间》、南唐的婉约词风不同。在宋初词人中,真能接《花间》、南唐婉约词之绪者,应首推晏殊。而继其踵者,为欧阳修、晏几道等。晏殊诗学西昆;词学冯延巳。刘熙载《词概》云:“冯延已词,同叔(晏殊)得其俊,欧阳水叔(修)得其深。”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云:“文忠(欧阳修)家庐陵,而元献(晏殊)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在西江词派中最具婉约风神的词人、词作,我以为是晏殊的…  相似文献   

5.
一、二晏词的历史地位晏殊、晏几道,是北宋初期两位父子词家,世称“二晏”。文学史上盛行“北宋词坛四大开祖”的说法,其代表人物就有晏殊和晏几道。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知学问,十四岁以“神童”荐之于朝,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同平章事,兼枢  相似文献   

6.
词发展到两宋,犹如丽日行空,光辉灿烂,跨进到一个黄金时代。晏殊及其幼子晏几道堪称这个黄金时代的两颗璀灿的明珠。晏殊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揭开了宋词发展的序幕;晏几道为宋词小令大师,把宋词小令推向一个高峰。晏殊有妙如珠玑的《珠玉词》传世;晏几道有词  相似文献   

7.
珠玉词:诗意的生命之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玉”就其形体而言,似乎接近渺小了,但因它有一种耀眼的光辉,结果却显得很大,并由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瞩目。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晏殊《珠玉词》的性质就有些与此相近。晏殊只存词一百三十余首,几乎都是短小的令词,既没有关乎家...  相似文献   

8.
世人所见北宋著名词人晏殊(991—1054)的《珠玉词》,莫如四库全书本为最全。它是以明末编辑的毛晋汲古阁本宋六十家词为底本,共收入一百三十七首。我们今日研究晏殊词,即以此为据。虽然其中夹杂有数首他人之作品可存疑,但是可信基本上是为晏殊的作品。世人常谓“痛苦出诗人”,但是富贵也可出诗人,晏殊便是一位富贵的诗人。晏殊一生显达,生活顺适,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晏元献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正由于他生活安定,提笔作词,才能够有时间有心情细心构思,精密推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在北宋词坛上与晏殊齐名 ,他擅作小令 ,其词以较高的艺术性和风格的多样性雄立词坛。《采桑子》十首是词人晚年居住颍州时整理的自己在不同时期吟咏颍州西湖美景的一组词 ,词风清新疏隽 ,充溢其中的是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乐观精神 ,一洗晚唐五代凄婉缠绵的词风 ,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晏殊《珠玉词》况周颐称为花中之牡丹,而一个多世纪来,除了吴讷《百家词》本和毛氏汲古阁本外,一直没有新的校笺本出现。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吴林抒校签的《珠玉词》,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1.
浅论晏几道词的思想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几道(1030?——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著有《小山词》。后人论词,常称其父为“大晏”,称其本人为“小晏”。小晏是北宋令词造诣最深的作家。冯煦曾誉扬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但是,对小晏词的思想意义,古今词论家却存在不同的认识。对小晏词评价最高的是北宋诗词名家黄庭坚,他在《小山词序》中给予很高的评价。之后极力肯定小晏词的词论家固然不少(如陈振孙、王灼、毛晋、周济、冯煦),但他们着重赞扬的还是小晏的才华,而不似黄庭坚极力赞扬小晏词的思想意义(参看唐圭璋《宋词  相似文献   

12.
二晏词概论     
一、“二晏”的由来“二晏”是晏殊、晏几道二人的合称。晏殊、晏几道是北宋临川人,又是父子俩,在我国当时的词坛上享有盛名,所以称之为“临川二晏”。  相似文献   

13.
晏殊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词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委婉而含蓄地表达深邃旷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词写得十分精巧而有韵致。  相似文献   

14.
《珠玉词》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词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珠玉词》凡一百三十四首,就其总体而言,基本上系他个人流连光景、饮宴游乐生活的吟唱和一己情怀的抒发。细加分析,  相似文献   

15.
《珠玉词》的名对和《小山词》的婉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殊的《珠玉词》中有一篇叫《浣溪沙》的名词。全文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相似文献   

16.
前人谈咏物词多重南宋,而忽视北宋;多言姜夔、王沂孙、张炎而少及苏轼。如清人蒋敦复说:“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皆有寄托”。(《芬陀利室词话》)这种说法便有其不确之处:既忽略了苏轼对咏物词这一题材的开拓,也忽略了苏词在咏物寄托上的先导作用。唐、五代词人的咏物之作,确实寥寥可数,并且尚未摆脱流为艳语的宫体。而北宋前期如晏殊、  相似文献   

17.
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艺术表现手法和方式、意象和境界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词,全属小令;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人,所作也几乎全是小令。到晏几道时,北宋词坛已经活跃着以铺陈长调著称的柳永和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苏轼等大家。与其说:“晏几道只倾心于小令的创作而置慢词这一新体形式于不顾,这不能说是他创  相似文献   

19.
婉约词派女性形象的审美嬗变赵泽洪自中国出现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以来,词中的“花间美人”便取代了诗中的“伟丈夫”,一跃而成“诗余”的主角。接下去的北宋词坛,“南国蝉娟”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从而形成词与诗一个明显不同的审美特质─—“女性化”。“男子作...  相似文献   

20.
晏殊(991—1O55),在人们心目中,历来只是一个钟鸣鼎食的大臣、花团锦簇的宰相,除了留下一部《珠玉词》,政治上毫无建树。其实,这位北宋前期的“太平宰相”不仅本人有一定政绩,更可贵的是在举贤荐能,提携后俊方面拔类超群,比历代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