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民法的物权和债权理论难以收纳网络虚拟财产成为权利保护的客体,但它可以被认定为一种无形财产而成为财产权的新类别.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合法属性,因而具有继承性.我国目前尚缺乏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的明确法律依据,网络服务协议和隐私权保护又限制甚至排除了继承.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继承障碍的可行性路径包括修法、司法解释、第三方监督和公证等法律手段,并可辅之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2.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却十分惊人。在人们体验网络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新鲜和娱乐的同时,新兴的网络事物正不断对现实生活中现有的维系正常秩序的规则发起挑战。即将来临的第一波网民老龄化高潮将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悄然推至网民面前,且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诉讼,但这类诉讼纠纷却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无法得到更为合理的解决,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旨在研究虚拟财产这一伴随网络技术繁荣而出现的财产形式,将如何在继承领域得到合理的规范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一批使用网络的人群正逐渐老去,虚拟财产继承也暴露出不少类似于立法缺失严重、监管主体不明、侵犯他人隐私,价值核算困难等问题,实现虚拟财产继承有利于实现财产的经济精神双重价值,构建和谐互联网环境。在法律范围界定、保存、管理、分割的基础上,引入运营商配合以及第三方促进等先进国家经验,解决虚拟财产的继承障碍。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屡见报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的认识存在差异,文章在虚拟财产与法律意义上财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赋予虚拟财产以财产属性,同时对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以及价值衡量进行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6.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游戏的盛行和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扩大,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从刑法理论角度对盗窃虚拟财产现象进行阐述,是用刑法规制此种新兴犯罪的基础.笔者深入探讨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虚拟财产的价值确定以及对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可行性等问题,从而期望对实践操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虚拟财产是计算机网络发展下的新生产物,其现实的社会价值一直存在争议,从虚拟财产自身的特性和价值的认定上来确定虚拟财产的实际价值,以适用传统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的认定。对侵犯虚拟财产入罪进行合理性论证,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下虚拟财产对传统财产罪对象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的确定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所界定的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了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了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提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几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壮大,虚拟财产纠纷案件也呈高发态势,且因缺乏新型财产法律保护的措施,让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空子,侵害到网民的合法权益。虚拟财产被侵害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妨碍权利人占有虚拟财产;另一种是让权利人丧失虚拟财产使用权。针对这两种侵害形式,应加强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物权法的完善,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从取得之日起便归网络玩家,作为运营商也要加强对虚拟财产的保护,网络运营商应对虚拟财产承担保管义务。  相似文献   

11.
动产与不动产是历史十分悠久的有关财产的基本分类,无论是大陆法系的物权法还是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其规范的设计都以此为依据。对这一基本分类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无论是对于我国民事立法还是对于民事法律理论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作为一种事实上的财产已经存在,通过对历史上存在着的财产观如农耕社会的财产观、工业社会的财产观、信息社会的财产观进行梳理,试图找出财产观嬗变的历史轨迹,也即财产权客体的扩张是沿着从自然之物到法律拟制之物、从财产有形包容无形的路径发展的。以此为视角对信息财产权建构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现阶段有可能也有必要建构信息财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保护日渐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该文指出了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占有型财产犯罪是指主观上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财产犯罪。财物控制是占有型财产犯罪的既遂标志。财物控制是指行为人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与支配,包括控制意思与控制事实。财物控制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具体性与抽象性、时间性与地域性等特征。财物占有是指财物所有,财物占有意图决定行为性质和方向,是占有型财产犯罪区别于其他财产犯罪的关键。财物持有是指行为人对财物事实上的支配状态。财物控制与财物占有在性质、内容以及主体上均有不同。财物控制与财物持有在性质和内容上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权是信息所有人或其他信息权利人对相关信息在采集、使用、转让、存储、修改等活动中所享有的人身权与财产权.作为信息时代新型权利形态,信息产权与传统物权及知识产权存在密切联系,又有清晰的界限.我国信息产权制度的逐步确立、充实与完善,将有效地避免、化解信息社会中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建立起信息社会基本的利益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现行法律对夫妻婚前财产收益的归属规定不明确这一问题,运用分析的方法,提出依据收益是否涉及经营行为来确定其财产所有权归属,对于不同类型的财产收益应该有所区别的观点。该财产所有权归属的明确界定有利于完善中国的夫妻财产制,体现公平合理的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7.
完整产权是指剩余控制权与剩余收益权结合在一起并落在同一主体上的一种制度。某一产权主体若只具备其中的一部分,即为产权残缺。产权残缺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源,改变残缺产权制度,确立完整产权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产权和资本产权是企业产权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二者既对立统一,又此消彼长。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产权逐渐在企业产权中处于主导地位,劳动产权成为主动产权,决定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资本产权逐渐成为从属和被动产权。这一本质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其中经历了劳动产权对资本产权的三次革命,正是这三次革命导致劳动雇佣资本的出现,使劳动者有可能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改革以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围绕房产和宅基地所形成的家庭财产关系结构较之公社时期更为复杂.改革以来农民以房产为主体的私产的发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家族共财的观念似乎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农民的观念世界中,传统的道德评判和互惠的公平原则还仍然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也只有从农民家产关系的实践形态中才能对此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定主义与我国的物权法体系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定主义是物权法建构的核心基础。我国的物权法体系建构应该立足于充分反映我国特有的国情,同时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物权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