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年代初,一场阿拉伯兄弟间的内战以及由此造成的油价下跌,使海湾国家的石油收入锐减.1994年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6个成员国的石油收入比1993年减少5.4%,约为700亿美元,为此海合会国家迅速采取财政紧缩政策,调整发展计划,实施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2.
海合会国家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区,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与海合会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中海FTA建设的主要障碍。2001~2013年,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双边贸易总额增长了近15倍,中国成为海合会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沙特、阿联酋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贸易伙伴。中国对海合会国家直接投资增长快,但规模较小,海合会对中国的投资集中于石化和金融领域,海合会国家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重要市场。中国与海合会已经举行了五轮FTA谈判,中国应抓住此次国际油价暴跌的机会,加大从海合会进口原油的力度和规模,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借助建立中海自贸区消除石油贸易的"亚洲升水"问题,推动我国与海合会国家的"1+2+3"经贸合作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石油与中东的贸易和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的生产与出口是中东经济的主要支柱,纵观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中东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其速度与规模无不与石油有关,产油国的经济状况都随着“石油繁荣”或“石油衰退”而浮沉,石油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影响着其余中东国家的贸易和金融。 一、商品贸易 中东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在70年代中期后空前增强,成为发展中世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地区。1991年,中东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4.3%,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4%。综观1950年以来40多年的世界贸易的发展,虽然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数,但中东却高于这一平均数,因而,中东是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地区。 20世纪的世界工业建立在能源基础上。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能源由煤转向石油,中东富藏的石油便成为工业的“血液”。70年代两次石油提价引起世界经济混乱,暴露了西方经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性,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则因油价上涨而猛增,巨额的石油美元成为中东经济发展的雄厚资金。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输出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意识到必须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促使经济向多样化发展,即“播种油气,收获工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沙特的经济与社会改革.一方面,疫情造成全球能源需求陡降和国际油价下跌,导致沙特石油减产计划延迟、石油收入大幅减少、财政赤字加剧.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际航运停滞,沙特旅游业严重受挫,相关收入锐减,失业率攀升,劳动力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在疫情暴发初期,沙特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同时,沙特通过经济纾困措施加强对民众的财政补助,并推动地区与国际防疫合作以缓和地区紧张局势.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沙特疫情趋稳,经济开始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沙特实体经济趋于停滞,但也使该国的数字经济进程加速推动,推动了沙特数字经济政策和数据与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为未来沙特经济社会转型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沙特、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等海湾六国随着时代的步伐迈进了20世纪的最后10年。80年代影响海湾地区经济增长进程的主要障碍是两伊战争和石油收入的锐减,但现在看来,昔日的主要障碍似已逐渐消失。两伊战争的结束,世界对石油需求的逐渐增长,使未来10年海湾的经济发展显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有利。关注和重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更多地吸收海湾国家的剩余资金,加强我国对外承包业务,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石油收入在海湾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持续下降,因此,在90年代,海湾各国必须继续考虑调整海湾的经  相似文献   

6.
浅析石油对现代中东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中东的主要经济资源,1908年,伊朗率先生产石油,此后中东石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石油对中东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石油为中东经济、尤其是产油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大大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石油是战后世界的主要能源,但中东各国经济规模有限,对石油的需求不大,一些产油国的炼油设施不足,早期生产的石油主要以原油形式出口换汇。在1973年前,中东产油国与其他第三世界农矿产品出口国并无重大区别,石油价格的决定权掌握在西方大公司手中。10月战争爆发后,中东产油国开始自行提价,此后石油收入开始成倍增长,产油国成为第三世界一枝独秀的高收入国家,为其经济发展保证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如1970~1982年间,沙特阿拉伯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8%。 产油国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人力资源不如人意,加上国内市场有限,其中绝大多数国家虽然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但巨大的石油收入一下子难以全部利用。因此,大量石油美元只能存人西方银行或投入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7.
外籍劳工尤其是女性劳工、无国籍者等边缘群体问题,是在海合会国家独特的历史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经济待遇差异化、社会阶层固化和主流文化语境的排斥,构成了边缘人问题产生的社会情境.边缘人问题导致海合会国家社会出现身份认同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就业竞争以及经济"失血"等问题,甚至可能引起外交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及扩散再次将边缘人群体置于险境,给海湾地区社会埋下了诸多隐患.为此,海合会国家已通过控制边缘人数量、推行劳动力本土化政策以及改善边缘人工作环境等举措,对相关问题进行治理.边缘人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及民众的多重参与,只有将边缘人问题的治理纳入科学、人性的双重轨道,才能实现海湾多元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插手海湾事务,客观上使海湾各种力量重新趋于平衡。美国主导海湾防务,必然会按照美国意志行事,以使海合会国家的安全利益服从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这与海合会国家寻求美国庇护的初衷产生了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越发凸显,海合会国家的不安全感也越发强烈。虽然这些问题目前不会阻碍双方安全合作的进程,但会影响双方全面合作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美国插手海湾事务,客观上使海湾各种力量重新趋于平衡。美国主导海湾防务,必然会按照美国意志行事,以使海合会国家的安全利益服从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这与海合会国家寻求美国庇护的初衷产生了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越发凸显,海合会国家的不安全感也越发强烈。虽然这些问题目前不会阻碍双方安全合作的进程,但会影响双方全面合作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基本过去,由于经济发展需要,我国跻身进了充满竞争和风险的中东石油贸易.我国成为石油纯进口国是从1993年11月起开始的.进入90年代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92、1993和1994年连续3年保持在11%以上,使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提早凸现.我国地质部公布,“六五”期间新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1.13亿吨,“七五”期间为25亿吨,“八五”期间为28.70亿吨,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我国新探明的石油储量每个五年计划用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我国提早成为石油纯进口国的原因很多,如汽车猛增,生产能耗过高及浪费等.目前我国车辆排气在1.8升以上的约占80%,2.0升以上的约占50%,有的地区达70%.这一比例不仅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也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汽车专家告诉我们,排量2.0升的车辆耗能要比排量1升以下的轿车高出50%.据有关方面估算,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一个单位的能耗大约是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日本的6倍.国外对我国能耗的估计比这还要严重,认为我国GDP的单位能耗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美国的5倍,日本的12倍.这一问题短期内恐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东剧变中海合会国家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各国采取措施应对,使海合会势力不断上升,成为中东君主制国家和逊尼派国家加强合作、应对地区变局的重要平台。剧变中各国探索转型期间政治改革,巩固了政权,加速现代化进程,使海合会代加强了地区影响;各国进行经济改革,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自贸区建设。但改革不会一蹴而就,石油市场仍是影响海合会成员国经济增长率的决定性因素。革命成功与否海合会都将在阿拉伯政治中发挥强大有效的作用,在发生剧变的国家重建中承担新责任。  相似文献   

14.
姚晓东  孙钰  马瑞 《城市》2008,(10):63-67
当世界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创新能力已成为解释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市场全球化降低了低成本投入的价值,因此获取和开发新技术已成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发展问题,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有机协作系统,在技术创新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下,培育一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该城市获取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引擎.  相似文献   

15.
石油资源权力是沙特在国际社会中权力地位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基础.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与权力格局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发挥着全球石油供应浮动国、机动国的角色,对于全球石油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海合会与欧佩克使沙特在全球石油领域中的影响力呈现出放大效应,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G20进一步提升了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然而,石油美元体系的存在凸显了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关键地位与主要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认为,丰富的自然贫源将会有利地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那些资本形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但颇为残酷的现实却一再证明:自然资源丰富并没有给这些国家或地区带来好运,反而使他们与一些对经济持续增长极为有害的变量相联系,例如收入分配不均,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内乱频频爆发等.  相似文献   

17.
1973年石油大幅度提价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的收入激增,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金额开始成倍增长,成为国际发展援助资金的重要捐款者,对加强南南合作,发展世界经济和金融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科威特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巨额石油收入使它跨入了世界资本输出国的行列.它大量投资西方,己为世人熟知,而对它在阿拉伯国家的投资却知者甚少.本文试对科威特在阿拉伯国家投资的背景、渠道、分布、效益及前景作一考察.1.投资背景科威特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由国内外诸多因素决定.首先是科威特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科威特国土狭小,人口稀小,但石油资源丰富,历史上对外贸易发达,独立后走上开放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海湾战争前,科威特海外资产达1000亿美元以上,投资收入仅次于石油收入,是第二大财政来源.科威特主要投资西方国家,但出于安全保障,加强阿拉伯兄弟国家的情谊,并不轻视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科威特自身安全保障能力有阻,独立后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采,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幅度增长和全球经济大融合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位于亚洲西部的叙利亚也置身于这个发展的洪流中,尤其是自其盟友前苏联解体以来,叙利亚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采取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措施,逐步减少国民经济中的计划经济部分,放宽对私人企业和外商投资的限制,大大促进叙利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叙利亚是中东地区较具影响的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是阿拉伯国家与欧洲贸易的主要场所和通道。 自1963年以来,受前苏联的影响,叙利亚在经济上倡导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经济部门实行了一系列的国有化政策,国家控制了整个经济命脉。由于和以色列的多次战争及长期的军事对峙,叙利亚的国防开支愈来愈大,这就大大限制了对民用生产的投入,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发展。加之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彼此不和,80年代中期石油降价而收入锐减,1986年因涉嫌飞机爆炸事件而与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叙利亚所能得到的外援越来越少。因此,整个80年代的叙利亚尽管政局稳定,但经济发展却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能源领域的市场全球化程度已大大加深.在新形势下,世界能源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国际石油公司出现合并浪潮,超大型石油公司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欧佩克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地区对中东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但中东能源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东国家依靠增加石油产量和输出来发展本国经济的时代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