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迈向新世纪的广东,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历史转折时期。面临着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面对着来自国际国内发展竞争的空前压力和超越自我的严峻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自强奋起,对未来发展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经过七年的成功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如何评价已经形成的基础,判断因新旧管理模式的磨擦所构成的特殊势态,从而选择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对广东的经济和社会能否长期保持稳定发展,顺利地从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迈进,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一、近年的经济成就1979年开始,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和开放的步伐。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的实质性进展,以及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和消费模  相似文献   

3.
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贡献,其次分析了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农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东新工业化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但如何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 ,创新发展的模式 ,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崭新的道路 ,仍有赖于我们的努力。1 广东工业化尚未完成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广东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2 0 0 1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 60 0美元左右 ,三次产业结构为 9 4∶5 0 2∶40 4。对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迄今是否已完成了工业化?如果没有,中国的工业化正处在什么阶阶上?现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特性如何?如何加快中国工业化的步伐?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探索。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在理论、制度、生产目的、本质属性之间具有内生的逻辑共性,这是由共同富裕的制度属性与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规定性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优势既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也存在深刻的教训.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比重和贡献率下降、社会主义公有制对人民收入与就业的贡献率下降,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成熟不完善等挑战,这影响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优势的发挥.下一步要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推动公有制经济向民生领域倾斜,实现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公有资本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起始于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延续2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这不仅是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时也意味着政治体制的变动。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国家采用“乡政村治”的方式治理乡村基层社会。在乡镇以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由村民群众以?..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增长: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方式选择张锐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从18世纪下半叶近代工业的诞生,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的工业化历史了。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将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依据不同标准划分为若干阶段,以便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区分。钱纳里和塞尔昆等人...  相似文献   

9.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已经波及到我国各个地区。在新技术革命挑战面前,我国西部地区同样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有选择地应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经济建设重心的西移创造充分的技术物质条件。一、问题的提出我国西部包括西南、西北九省区,土地面积约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6.8%;人口2.32亿,占全国的23.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2人,为全国平均密度的40.57%。建国以后,国家对西部进行了初步开发和建设,1952—1979年,单是基本建设投资便下达了1412.07亿元,奠定了经济发展的技术物质基础,导致西部技术装备水  相似文献   

10.
主权是构成国际关系的基础和国际法的核心。主权原则是国际法上最古老的原则之一。然而随着主权可分的论战 ,全球化的影响 ,国际组织的发展 ,主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主权原则也受到了置疑。本文认为 :主权是相对的 ,不能将其推至极端 ,并且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 ,它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被“软侵蚀”的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对主权的否定 ,主权原则仍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开放十年,利用外资取得重要成就,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协议16377项,协议总金额78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7.3美元。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颇有生气的国际投资市场之一。但一段时间来,中国冷静地分析一下,人们可以看到,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影响下,引进外资的国际环境将日趋竞争性,中国将面临更严峻的新挑战。一、东盟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东盟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除个别外,大多数国家近年来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良好,1988年有关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4.5—11%。人们  相似文献   

12.
大趋势。信息技术(简称IT)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结合现代通讯手段进行各类信息收集、储存、处理和传播的技术。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普及最迅猛、渗透力最强,并且具有极大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国有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明孔认为,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政府经济职能主要在政府直接经营一定的行业或领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法规等三个层面。朱荫贵认为,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国家资本企业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应给予适当地肯定。武力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政府来推进工业化,由国营企业贯彻工业化意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也付出了经济运行波动大、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的严重代价。剧锦文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新时期,国家资本的运行形态日益市场化,国家资本的实现形态更加高级化,国家资本大大提升了控制力;国家资本壮大的同时,国有资产、国家资本正遭遇巨大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4.
孙根紧 《理论界》2012,(3):43-44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求不平衡,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分布不均匀及消费模式不经济等。对此,唯有不断完善维护能源安全的制度安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多元化能源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以及强化节能意识,才能确保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化、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流.衍生金融工具以其低成本、高效率、高流动性的特点成为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是否拥有一个完善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已经成为评价一国金融实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伦理道德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基本技术支撑的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导致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社会".信息、网络筑就的新型的技术或经济基础,在迅速、彻底、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的生存、活动方式的同时,为一个社会的道德发展、为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可能性,但它也导致伦理道德领域正在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如信息化挑战、虚拟化挑战、多元化挑战、非中心化挑战.技术的力量再强大,它毕竟只是人类的工具,如何运用则主要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人们自身的问题.一个主流文化价值观、主流道德得以弘扬的社会,一个真正合乎人性、使人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社会,还有赖于人们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去谨慎地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校收费制度和分配制度、扩招与“扩限”、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贫困生的增多、后勤社会化、学 生心理健康等6个方面的改革与实施,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面临的新问题,高校学生工作 者,要转变工作方法,抓住机遇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就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张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就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张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中。新环境下呈现出农民收入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与资产积累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低等挑战性问题,同时面临来自国际方面的诸多挑战。应对挑战必须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并采取如下措施:在更高的层次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构造高新技术与农业经济结合的新机制,建立灵敏高效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