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抚怀柔是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民族思想的核心思想,其民族政策思想集中体现在蜀汉民族政策当中。针对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调整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王的势力;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以加强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管理;重视先进经济文化传播,以推动南中经济社会发展;因俗而治,以笼络南...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指出发展方向和治国方略.<隆中对>前后可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劝告刘备不要与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争锋;要与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结盟,不要为敌.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是占有荆州和益州.后半部分为刘备指出五点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一)联吴抗曹;(二)跨有荆、益;(三)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四)内修政理;(五)两路出军,一向宛、洛,一出秦川.这五大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受到严重打击,使"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军"的计划落空,吴蜀联盟中断,但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方面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开发四川、云南、贵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相似文献   

3.
刘备去世后的蜀汉政权存续时期可称为"后刘备时代"。以刘备精神内化作为政治动力、以"兴复汉室"作为政治旗帜,体现了"后刘备时代"蜀汉政权的基本特征。刘备去世后给蜀汉政权留下了沉重的政治遗产。鉴于刘备在认识和实践上对于规划先霸业政权继而指向王业政权的蜀汉政权开辟道路的最高战略纲领——《隆中对》的理性考量不足,成为蜀汉政权衰势命运走向的直接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这位青年时代栖身于山林的“村夫”,竟能在刘备拜访他的短暂时刻里筹划出一个统一中国的战略决策“隆中对”,不但倾倒了刘备,激发了这位汉室苗嫡图谋霸业的雄心活力,就是在今天,我们还为这一对策的远见喝采不已。诸葛亮由此取得了刘备的信赖,成为主宰刘备集团的中坚人物,而刘备死后,他实际是蜀汉政权的最高驾驭者。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从十七岁列二十七岁在荆州襄阳城郊隆中居住了十年。在此期间他酝酿并提出了一项深刻影响当世,并博得后世赞叹的重大战略: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他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隆中对》对刘备集团的发展壮大和蜀汉政权的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曾为史学家所称道;尤其是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更被某些史学家所美化,认为是在西南少数民族中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其实不然。我以为,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比起历代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实行暴戾恣睢,残酷镇压来说,确实称得上“一佛出世”,但并不象有些史学家所称道的那样“好”。本文试就“南抚夷越”的动机,实际效果与今日在彝区的影响,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研究诸葛亮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湖北襄阳古隆中的十年 ,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 ,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 ,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实现其抱负。刘备三顾茅庐时 ,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并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 ,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隆中对》。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 ,然后效法汉高祖刘邦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但《隆中对》战略决策的实现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北伐的失败 ,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  相似文献   

8.
关羽北伐是对《隆中对》思想实践的产物 ,失在时机的选择不当和退却不及。但刘备缺乏权变 ,丧失了对荆益二刘的取代先机 ,蜀汉汉中、东线、关羽三路军队未能统筹策应 ,诸葛亮前期不甚为刘备倚重 ,联盟破裂 ,是关羽北伐毁败的重要原因。随即刘备夷陵战败 ,诸葛亮治国的思想不得已由“跨有荆益”嬗变为渐取陇右、蚕食雍凉、东和孙吴的务实方略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并在刘备死后,还长期主持蜀汉的军政大事,  相似文献   

10.
【说明】公元二○七年,刘备兵败退至新野,然壮志犹存,不肯就此罢休,仍“欲信大义于天下”。为此,极力搜求人才,经徐庶介绍,曾三顾茅庐,得见诸葛亮。《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在见刘备时所提出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诸葛亮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指出曹操强大,难与为敌;孙权国险民附,人才辈出,政权巩固,“可与援,不可图”;建议刘备先消灭刘表、刘璋两股汉王室地方割据势力,“跨有荆益”二  相似文献   

11.
三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政治家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年青时随叔父从山东琅琊(今山东沂水县)避乱荆州,隐居在湖北襄阳县西的隆中山。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计谋。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刘备提出了建立根据地、进一步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和路线。诸葛亮对刘备的回答就是这篇《隆中对》(又名《草庐对》)。“对”,古时特指对上级的答话。“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诸葛亮在治蜀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未出茅庐前就已为刘备规划了天下三分取其一的战略构想,于是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出山后,诸葛亮又辅佐刘备按《隆中对》的策略步步推进,终于建立蜀国。对创业者而言,商业计划书犹如创业《隆中对》,可见商业计划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在《草庐对》中为刘备制定了两步走的外交政策,即“联吴抗曹”和“联吴伐魏”,此政策之“得”就是“联吴抗曹”使刘备基本实现了占据荆、益二州,鼎足天下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此政策之“失”在于蜀汉政权建立后,诸葛亮没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而依然坚持“联吴伐魏”的外交政策,使蜀成为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政权。  相似文献   

14.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葛诸亮传》。当时刘备正处在颠沛流离的情况下,听到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三次往访。本文写的正是最后晤面时,诸葛亮对刘备所讲的一席话。从这席话中,可看出诸葛亮如何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形势,并初步给刘备指出了一条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向这个方向迈进,终于形成了三分鼎立的局面。全文五百二十余字,分为三部分。文章第一部分(开头——至“君谓计将安出?”)是  相似文献   

15.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客居荆州的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向他阐明了一整套关于建立霸业、复兴汉室的方针和战略——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又称《草庐对》)。关于《隆中对》,古今学者早有许多精辟论述。本文试就《隆中对》的形成与信息的关系以及信息在汉末魏晋政治军事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隆中对》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汉末政治军事形势,主要是中原、江东、荆州、益州四个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指出曹操统一中原后,拥众百万,且“挟天子而令诸侯”,  相似文献   

16.
《隆中对》新考王廷武《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被后人称为《隆中对》的文字。时至今日,《隆中对》仍是中国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然而,很少有人问:《隆中对》所述是真实的吗?笔者认为:刘备、诸葛亮初见时不具备《隆中对》所述谈话的事实基础。《隆中对》的发...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蜀汉始终以诸葛亮隆中筹策之“和夷”、“和戎”策略处置与边境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蜀汉北伐更加注意了抚好与凉州边境羌、胡、氐等的关系,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笔者认为,蜀汉在凉州的和戎策略,应当视作是其北伐战略的重要补充组成部分,兼有扩疆拓土和积蓄国力的双重意图,是诸葛亮“治实而不治名”为政风范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的发展提出了两层战略:一层是前期战略,旨在夺取荆州,进而入蜀,跨有荆益;另一层是后期战略,包括宛洛、秦川二策。但是这一举措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前期战略因为孙权对荆州的战略意图而困难重重,“跨有荆益”之策因为刘备的割据心态、关羽的莽撞和诸葛亮的人微言轻而失败;另一方面,后期战略的触发,依赖于“天下有变”这一条件。诸葛亮“天下有变”所指应为曹操势力内部士人群体发生的叛乱,而其根据并不充分,后来也未被诸葛亮坚持,加上诸葛亮晚年性格的巨大变化,使得《隆中对》的后期战略从条件到精神都无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9.
关于蜀汉政权,史学界似乎形成一种公论,即值得称道的只是诸葛亮治蜀。至于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则往往轻描淡写,并给予了不太公正的评价。 这是值得商榷的。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此前的蜀汉仅存十三年(从刘备称帝算起),此后的蜀汉却达三十年之久。试想;如果诸葛亮死后的蜀汉继承者皆是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政权要维持三十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载有郭冲所述诸葛亮隐没不闻于世的五事,裴松之认为五事皆为妄说,逐一驳斥。就刑法峻急一事而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刘备初入蜀地,诸葛亮使用严刑峻法治蜀,加之连年征战,蜀地人民的确苦不堪言。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执政时期蜀汉政权的统治政策已有所调整,蜀人对诸葛亮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宜用后来善政的评价否认之前的严苛。蜀人相贺一事也反映出蜀人对蜀汉集团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而非一成不变,同样不宜用后来者的眼光看待。随着蜀汉统治政策的调整,蜀人对蜀汉集团及代表者诸葛亮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郭冲所述五事之一、四、五恰恰反映了这种变化,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不宜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