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古代中世世历史分期问题,朝鲜史学界已进行了二十多年的争论。解放后在朝鲜劳动党领导下,曾举行过多次较大规模的讨论。但是,这一问题朝鲜国内外学者仍未取得一致看法。 研究朝鲜古史感到困难的是缺乏足夠的文字史料和考古史料 朝鲜最古的文献是金富轼撰《三国史記》(1146年编)和一然撰《三国遗事》(1264年编)。较多的文献记载于我国的古籍中,如《后汉书》、《三国志》、《新唐书》等是研究朝鲜古史极其珍  相似文献   

2.
关于编辑《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的思考姜孟山刘子敏王世英金荣国《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以下简称《史料》)是在吉林省教委高教处的大力支持下编辑的一套资料性图书,我们仅就在编辑中的某些思考向学界同仁以及广大读者作些说明,并希望求得大方之家的指教。一、关...  相似文献   

3.
1910至1945年,日本殖民主义者统治朝鲜期间出版了大量日人所著汉籍,包括史地、传记、文物考古、宗教、诗文集、年表历表、史料汇编、图鉴、书目索引等九类,涉及中国的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文学、史料学、年代学、目录学、索引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这些汉籍大多是在日本印刷出版后流入韩国的。有石版本、写真本、写本、新活字本、誊写本、拓本、稿本、木版本、新铅活字版和影印本等各种版本。从实物考察可知,这些日著汉籍在朝鲜曾得到广泛运用。这些汉籍出版物的存在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潘树广教授主编的新著《中国文学史料学》已由黄山书社出版(1992年8月第1版),这是史料学界的大事。综观全书,有以下三大特色。一、理论新。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开创了中国文学史料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华文学史料学首届研讨会1988年10月召开时,学者们深憾中国文学史料学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而该书的出版问世,是中国文学史料学理论体系创建的标志。诚如贾植芳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料学>序》中所称:“这是一部搜罗宏富,论证充分,体例严实而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南朝鲜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早已为世人所知。世界上不少国家和经济界人士还把南朝鲜经济的迅速发展称为“汉江奇迹”、“第二个日本”。最近,“黄海经济圈”又成了亚洲的一门热话。据评论说,南朝鲜的西海岸开发设想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战略不谋而合,将促成以南朝鲜、中国东部沿海省市为主体的“黄海经济圈”。我国与南朝鲜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极其接近,在历史、文化传统上也有者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研究和探讨南朝鲜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动向,对于制定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加速发展外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外汉籍,特别是与朝鲜有关的《韩国文集丛刊》《燕行录全集》等史料的整理出版,为研究明清时期中朝士人的交往与天主教如何由中国通过入华朝贡的朝鲜使臣传入朝鲜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本文试图从《朝鲜王朝实录》等官撰史书及时人的文集入手,梳理出西学、西教传播至朝鲜半岛的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特殊性,朝鲜半岛的西学、西教不是由传教士传入,而是由来华使臣带回并生根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国内第一部大型朝鲜通史著作《朝鲜通史》(全五卷)的第一卷近日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在我国朝鲜史研究领域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这部通史的出版,必将推动朝鲜历史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本书的突出特点是:1.内容全面详实。  相似文献   

8.
"群众组织力"这一概念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学界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党的群众组织力的内涵、学理依据、历史发展和基本经验、面临困境和解决对策四个方面,既为党的群众组织力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史料,也为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但是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学界应根据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要求,从提升理论高度、增加历史厚度和加强实践深度三个层面明确研究的基本路径,从深化党的群众组织力的理论渊源研究、内涵研究、史料研究和对策研究等方面明确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元济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传统古籍的整理与出版,他也是在华传播出版西学文献的主要引路人之一。但学界很少注意到,张元济还相当关注海外汉学研究。1910年,他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非常留意考察欧洲的出版实业,也关注意大利的特殊教育。其间,他在罗马梵蒂冈教廷图书馆发现南明天主教汉文文献《永历太妃肃罗马教皇笺》等两封信函。归国后,他将两封信函在《东方杂志》公布,显示出对南明天主教汉文文献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深刻认知。以往关于南明王朝皇族成员和太监信奉天主教一事,并无确凿的汉文文献加以证实,张元济这一组原始汉文西学文献的发现,无论在中国学界还是教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此一史实,在已出版的张元济传记中却少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朝鲜族与满族始祖传说、神话之比较崔羲秀著王化文译提要:本文对朝鲜族朱蒙———始祖神话与满族始祖神话做一比较,以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一人类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是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资料,而在史料未曾记载的历史或文化方面的研究上,传说和神话是可资利用的十分重...  相似文献   

11.
《丙寅皇华集》收录了天启五年(1625年)出使朝鲜的明使姜曰广、王梦尹的诗词作品以及朝鲜远接使、馆伴使的唱和之作.通过对《丙寅皇华集》作者、内容、版本、史料价值、文学价值的全面研究,纠正了学界的一些误解,为进一步研究《丙寅皇华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历史地理》辑刊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刊物,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负责编辑。主要刊载历史地理及相关领域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学术论文。该刊自20世纪80年代创刊以来,一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至今已出版了二十五辑(年刊)。从该刊物录用的论文作者队伍来看,国内外历史地理学界的知名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先后  相似文献   

13.
对史料、史料学、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 ,了解英国新史学派关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和基本方法 ,有利于了解史料对培养历史技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仅仅靠中国资料来解释中国,是否就已经足够?乍看上去,这个问题只涉及了处理历史资料的范围、技术和方法。实际上,背后却是一个如何"理解"或者"诠释"中国的大问题。多年来,朝鲜和日本文献中大量关于中国的史料,除了少量朝鲜汉文史料之外,很少被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学者关注。可是,这些史料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新资料、新文献,而且可以给我们反观中国提供新视角,只有关注到那些时代日本和朝鲜对中国的观察和记录,才可以真正地从"异域之眼"来观看中国。比起差异明显的中西对比来,也许周边与中国的对比更加重要,因为透过原本一体的"同"和看似细微的"异",更能看清各自文化的特征,也更能够理解这一看似原本同根的文化,是如何经由历史和时间的放大,渐渐演变成难以弥合的鸿沟,这也许更加能够促进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5.
熊茂洽、曹诗图编著的《〈水经注疏·江水〉校注补》 ,计 3 6 5万字 ,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 999年 1 1月出版。该书循《水经注疏》体例 ,按长江上、中、下游分三篇编撰成册。该书对《水经注疏》所记长江水系大部分水道的源头、流向和河渠、湖泽的形成、变迁 ,流域所经主要城邑兴衰及治所沿革予以勘校 ,对所据引的古地理著作、摘选的史料、古词语予以注释 ,并注补了现代治水的大量科技成果。该书出版后在郦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目前已被宜昌市档案馆的宜昌人作品库永久收藏。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赞扬此书的出版是郦学名省———湖…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近代史”学科而言,罗家伦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留欧时受好友影响从历史哲学转向“中国近代史”,初步确立近代中国历史的时限和主题,强调史料搜集是著述科学“近代中国通史”的基础,希望借此贡献中国学术。回国后更是积极宣传提倡,尝试为近代中国史料整理提供纲领性指导,并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史料搜集整理提倡与著述难于下笔的对立,也反映罗家伦在“中国近代史”缘起演变中的真实贡献,以及彼时学界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复杂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玄菟太守考     
西汉武帝在灭卫氏朝鲜后,于原卫氏朝鲜疆域内设立了乐浪、临屯、真番、玄菟四郡,其中玄菟郡屡有迁徙.然目前学界对玄菟郡的最高长官--玄菟太守则鲜有关注.本文通过对史料的钩沉,试图将见于史籍的关于玄菟太守历任情况的零散资料予以梳理,并通过对玄菟太守事迹的介绍来展现玄菟郡在开发和巩固东北边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野史中有关高丽国的史料,与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具有互补价值。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客观性、真实性,是中朝两国历史研究,尤其是两国关系史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就中国野史中的高丽史料(主要是宋人所撰的笔记小说中的有关史料)尝试着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近50余年来有关中国近代机械制造业史的研究概况,界定了近代机械制造业史的研究范围,梳理了学界在史料整理与出版、论著发表方面的成就,指出近50年来的研究存在着资料整理成果显著而专门论著相当薄弱的特点,认为中国近代机械制造业史研究面临着史料不足的先天困境,加强史料挖掘和理论导向当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李君如 《源流》2011,(13):92-93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月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1978年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准。该书的编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吸收和利用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作了科学表述。全书着重反映党在这29年里不懈奋斗的主流、本质和主题主线。对诸如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权威准确的评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