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喻磊 《江汉论坛》2004,4(1):132-134
中国民法典是调整我国民商事关系的基本法典。其价值应体现现代民法精神,指导我国民法典编纂(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商事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初步论证了中国民法典的秩序—安全、平等—公平、自由—效益价值,旨在对中国未来民法典价值进行科学求证,以为我国民商事法治实践提供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颁布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一大批重要民事法律,积累了宝贵的民事立法经验,为实现我国民法法典化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实现民法法典化,应当着重解决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民法典的编纂体例、制定民法典的工作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是对民事单行法进行"扬弃"的过程。我国民事立法虽受潘德克顿观念影响而继受以德国为主的大陆法系的立法体例,但基于历史惯性、社会现实、体系因应、伦理观念等原因,我国《民法典》的立法体例、物权主体、合同效力、人格权利类型、亲等制度、继承顺位及多数人侵权制度等明显具有守成的一面;而社会变革、交易保护、政策调整、价值协调等因素则决定民法典各编在权利体系、交易与担保规则、未成年利益保护与财产分配、权利保障与责任承担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创新。本次民法典编纂的守成与创新,相当程度上系基于我国实践经验,其实用主义的立法态度值得肯定,亦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之佐证。  相似文献   

4.
赵俐 《新疆社科论坛》2003,(4):23-24,32
契约自由原则是日本民法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要想制定一部体系完备、内容充实、符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民法典 ,一方面要立足我国原有立法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借鉴国外先进制度和立法经验。  相似文献   

5.
自助行为是民事主体运用私权力实施自我救济的行为,在民法典草案的侵权篇中有专条规定.将自助行为写进民法典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进步,这背后有着充分的法理支撑,也符合我国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个善于吸收和利用他国成功经验的民族。以民法而论,日本在走向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是不遗余力地步法、德民事立法之后尘,为最终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奠定了深厚的法律基础。探讨日本对法、德民法典的继承和借鉴问题,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日本民法制度的认识,也有助于完善我国民事立法,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相似文献   

7.
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之一 ,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必然导致民事行为无效。真意保留是意思表示不真实之一种 ,然而我国的民事立法却未对其含义及效力予以规定 ,立法上的缺漏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某些裁判有悖于民法精神和原则 ,亟待加强研究和完善立法。在我国起草和制定民法典时 ,应借鉴和汲取世界民法关于真意保留的成功立法经验和健全的制度 ,以完善我国的意思表示制度  相似文献   

8.
试论当代民事立法中民间民事习惯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物权法草案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的制定颁布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意义深远的一件大事,但其中也存在着忽视民间民事习惯调查、整理和吸收这一隐患。从西方历史法学派民法典理论、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立法实践以及我国近代以来的经验中,可以证明民间民事习惯确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值得对它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利用。唯其如此,才有可能使我国的民法典更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民法领域也制定了一些法律和法规,其中《民法通则》的颁布,是我国民事立法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相对而言,民事法制建设是比较落后的,民事关系中的好些方面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民法典。目前,我国制定  相似文献   

10.
高琳  汪渊智 《晋阳学刊》2004,(6):104-107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成文法的缺陷与不足日益凸现。民法的法源将会相应地拓宽。我国司法解释事实上已经构成民法法源,司法解释应当在将来的民法典中明确为法源。未来的民法法源将包括:宪法;以民法典为核心的民事法律;行政法规中的民事规范;有关国家机关对于民事立法的法定解释;地方性法规中的民事规范;政府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习惯法;判例法和法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