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进行深层研究。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新视角着手,全面剖析了我国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优势条件和必然发生性,分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公共社会价值,井指出公共行政价值和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试图为政府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打开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内源于行政价值与公共价值的契合度,这种价值的趋同程度规范并影响着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和主导方向,对于塑造行政人的"公共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类在公共行政现代化的求索过程中,曾一度陷入单纯工具理性的泥淖,无力担负起公共行政捍卫民主政治价值的责任.强化公共精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公共精神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伦理价值基础,关照民生乃现代政府的治国理念,现代公共行政须突出和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而破解民生难题的路径便在于公共行政转型,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周树志 《学术研究》2007,4(1):56-62
本文在对国内诸多学者观点简要评析的基础之上,阐发和论述了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机关为核心并有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参与的、为实现公共利益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对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是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制度、法律、公共政策等方式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私人管理是以个人和私人组织为主体,为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对私人领域的私人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私人管理的相互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行政人并非必然是公共人 ,但现代公民社会要求行政人成为公共人。在中国公共行政领域 ,不是规章制度太多而是规章制度不完善 ,不是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而是缺乏实施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因此 ,欲使行政人成为公共人 ,制度的道德化建设与道德的制度化建设同样重要 ,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浪潮的冲击下 ,世纪之交的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出现了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向“新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变。“新公共管理”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形态 ,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本文评述了这种“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形成与特征 ,成就与问题 ,以及借鉴与启示。作者认为 ,“新公共管理”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对于我国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学科的知识创新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私人领域是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其本质特征在于私人活动的独立性、自由性与自律性 ,处于国家行政权力的控制之外。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的确立与社会结构的转型 ,为私人领域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私人领域的不断扩大必然吁求特定的文化表现形式 ,以填补这一空白地带 ,这就使得大众文化迅速崛起 ,并成为私人领域准意识形态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7.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物品及其使用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经营的角度出发 ,政府应该借鉴企业经营的理念 ,不仅简单提供公共物品 ,而且要做好公共物品的经营  相似文献   

8.
就业机会不具备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基本特征,它是私人产品;在市场经济里,就业机会主要是由市场或企业家提供的,而不是政府;尽管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法律制度、基础设施以及宏观政策等促进就业,但提供就业机会的基本力量仍然是市场。长时间的政府非理性干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现阶段我国失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态势及其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其目标依然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价格与规制的关系,公共产权与私人产权的关系,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排斥与包容的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是:以公共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价格改革为先导,深化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围绕市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重塑,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性出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1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和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一种新体制的思想观念,历史的必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刺激生产增长、结构优化、繁荣经济、增进效益的内在机能,我们才明确提出将它做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现阶段我国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大交换,提高社会消费品、生产品“两种”消费水平的历史性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我国14年经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有了相当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经济愈发展,愈需要冲破国内的行政壁垒和经济封锁,从而建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