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人生与伴侣》2011,(5):36-36
不是所有的复合都能得到祝福。年轻男女们,一旦表现出两个人已经尘埃落定,又要在一起的愿望,我们图的是两个人红红白白摆在一起比一个人好看,嘴上当然祝福,心下不以为然。郑秀文和许志安复合,我们的祝福真心实意,早该在一起了,快在一起吧,快点,再快点。年龄放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朱成玉 《社区》2013,(35):20-20
路过一个工地,几个民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要是每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缩手缩脚了。”“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在谈到对客观事物进行比较时说:“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像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会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  相似文献   

4.
施展 《社区》2008,(32):47-47
我们一行三人,于2006年12月23日从巴黎出发,在欧洲转了一个小圈。我们购买了欧洲火车联票中的一种,这是专为居留于欧盟国家不满六个月的外国人准备的,两个月内可以任选六天在意、法、奥三国随意旅行。这次旅行让我们真真切切地见识了“法国春运”。  相似文献   

5.
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儒家美学在这三个问题上都对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黄鸣 《人力资本》2008,(1):10-10
如今,人们都愿意讲成功,我更愿意讲人这一生是否过得充实。充实与否跟人一生中的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梦想,一个是爱好。拿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讲,这一生当中都与两个因素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7.
长大之后我才慢慢体会到,两个男人之间,两个有着血缘关系的男人之间,那种最深的情愫,原来是不能用语言传递和表达的,就像我现在,和一天天苍老的父亲,我们两个人,总是相视着憨笑,傻笑,最后两个人同时“嘿”一声,继续做别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如果1和2两个人都知道E事件,1知道2知道E事件,2知道1知道E事件,1知道2知道1知道E事件,以此类推,那么我们就称1和2对于E事件具有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定理:如果两个人有相同的验前知识(prior),并且他们对于一个事件A的验后知识(posterior)是公共知识,那么,这些验后知识相等。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利。爱情就象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没有到过爱情王国的人,没有品味过爱情幸福的人还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人,对人生的体验也远非全面、深刻。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干不成事的,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的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9,(12):14-17
一个村子里住着两个人,他们同名,都叫克劳斯。不过其中一人有四匹马,另一个只有一匹马。为了把他俩区别开来,大家把那个有四匹马的叫作大克劳斯,把那个有一匹马的叫作小克劳斯。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每人都发生了什么事,这可是真事呀。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方法则是保证实习成功的具体手段。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尝试地采取了两人两班轮换制以及指导老师循环授课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下面就我们的实习教学过程,谈几点体会。 所谓“两人两班轮换制以及指导老师循环授课的方法”,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两人两班制,即由两名实习生组成一个小组,与实习学校指导老师一起,担任同年级两个平行班的课程,每一名实习生备好一课书后,在两个班轮流教学;二是指导老师循环授课的方法,即由指导老师在实习生接受新课之前作一次示范教学,(一般每单元讲授一课书)实行顶班上课。两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了三人循环授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惊人的巧合     
《阅读与作文》2009,(8):40-40
难以理喻的巧合 1920年一天,三位英国人在秘鲁乘火车旅行,他们发现那车厢里只有他们三个人。互相介绍后得知,一个人姓宾厄姆,另一个姓鲍威尔,第三个人的姓是前两人之合.宾厄姆鲍威尔。  相似文献   

13.
李晓 《人生与伴侣》2008,(12):68-68
其实,美丑、好坏、输赢、愚智与成败……都是一个个标签,是我们为人所下的注解。这恐怕是现代快节奏生活步调下的产物了。它畅行,是因这样与人交往,省力。一旦把人按着标签归档,我们便可借用一些“归档”的感觉来相待。我们好似不再付得起时间与工夫来从头认识一个人了。于是一个个标签出笼:“输家”、“找麻烦的”、“扶不起的阿斗”、“野心家”、“没出息”、“放荡”、“骗子”、“残疾”……  相似文献   

14.
布希奇 《可乐》2010,(1):9-9
同事阿简与老公通话的最后一句很特别,有时是“我们一起想个字”,有时是“我们一起想首歌”,有时是“我们一起想种水果”……说毕,两人同时收线,不多讲半个字。  相似文献   

15.
魏燕 《北京纪事》2014,(8):100-102
我在一岁时搬到东四四条85号,据说那是吴佩孚的财政总管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改为文化部宿舍。大院儿门口有两个鼓形的石墩,儿时,我们常常坐在石墩上等候父母的归来。两扇木制的大门,厚重古朴,斑驳的油漆显示着岁月的沧桑。门上用篆书深深地刻着两行8个大字,直到以后离开时也没弄清写的是什么。沿着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一进大门是一个长长的过道,分别列着两排座椅,足足能坐上20多人,院里的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猜谜语、讲故事。最有意思的是,大家经常在这里扯着脖子唱歌--《我们走在大路上》《红珊瑚》……引来胡同的人驻足观看,而尽情抒发后的那份惬意至今让我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6.
“药家鑫案”震颤了每个有良知的人的神经。其聚焦与反思的效应是弥漫性和持久性的。有两句话萦绕在耳边:一句是药家鑫说的。“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另一句是受害者诉讼代理人张显在博文中写的。“我们想对药家鑫父母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农村人、城市人在前述语境中指称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毋庸置疑,在当代社会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偏见、矛盾与冲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如何消解社会阶层间的偏见,  相似文献   

17.
姜迎春 《金陵瞭望》2010,(14):19-19
我们知道。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阐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对此,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中能有这两个重大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在那些所谓讲求实际的人看来.马克思不是一个实际的人,马克思的实际生活很难说是幸福的.他的科学理论和理想信念都成了他获得生活幸福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家明 《社区》2009,(3):33-33
我和老公结婚快四年了。我们生活在北方的一座大城市。我们的收入在这个城市并不算高,我在一家公司做文员,老公在一个国企做职员,我们两个人的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公积金和各种保险后,总收入恰好是6000元。这个收入相对物价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与这个城市的收入相比,却显得有点捉襟见肘。用老公的话说,吃得起、穿得起,就是住不起。  相似文献   

19.
兰溪 《今日南国》2007,(1):38-39
认识小炎是在火车上,当时我们那一间卧铺车厢只有两个人。对面的女孩很清瘦,主动向我微笑,我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搭腔。回笑了一下,天暗了下来,小炎望着窗外,一个人想想就笑起来,我开始觉得这个女孩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20.
简·爱和苔丝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两个人的不同命运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同样经历了痛苦、磨难、反抗和追求的心灵历程,但最终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获得了新生,另一个则在不幸的挣扎中遭到毁灭。从她们的言行中,我们注意到,两个人的性格是决定她们各自命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