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背景] 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6亿,约占总人口的12%,80岁以上的老年人1805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1.29%.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都将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社会对养老机构和专业护理的需求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
申海岗 《社会工作》2011,(19):19-20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4亿,占人口总数的11%左右,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为一千三百多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化的养老需求将持续增长。而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正逐步弱化,养老机构的床位数量严重不足,社会养老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公办老年福利机构的健康发展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位居世界第六大国的澳大利亚,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共有人口2170万,其中老年人约占12%。澳大利亚退休年龄为:男65岁,女60岁。人均期望寿命81.4岁。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老年人社会福利,全澳共有养老机构3000余家,有10多万老年人在机构里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4.86万,占全区人口12.8%以上。子女不在身边,生活难以自理,越来越多的城市独居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如何养老的难题。近年来,信州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挖掘公办机构潜力;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试行居家养老。三把“钥匙”开启社会养老“心锁”.  相似文献   

5.
民办养老机构:在机遇中发展 在发展中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峰 《社会福利》2006,(12):42-43
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是由民政部门直接举办和直接管理,主要是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1999年,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人口总数的11%。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06,(3):F0003-F0003
上海市杨浦区有人口10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19.03%,是一个老年人多、高龄老人多的大区。近年来,杨浦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全区养老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养老床位2800余张,社会办养老机构占77.8%。目  相似文献   

7.
之一:坚持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继续通过存量盘活、挖潜改造、大型居住区配套等办法,快速增加养老床位,十二五末达到12.5万张(占老年人口3%),实现区县、街镇公建养老机构设施全覆盖;强化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的专业照护功能,优化养老机构结构;丰富以“助餐、助浴、  相似文献   

8.
数字养老:成都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1.66万,占总人口的16.3%.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218家,其中城乡国力福利机构191家,民办养老机构27家,共有养老床位2.8万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约1.6张.  相似文献   

9.
安陆市目前有63.3万人,其中,60岁以上7.6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约12%;近年来,安陆市民政局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扩大了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的规模,提高社会养老能力,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基本建成了由国办国营、国建民营、民办公助、社区居家养老、农村互助式养老等不同形式组成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和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着劳动力“断层”和需求“壕沟”.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截至2014年底,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73.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04%;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已有9.3万人,占全部老年人的12.6%;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老年人口将达80万人,占总人口的20%以上.而当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总量不足1000人,平均每处养老机构不足8人,且持证比例低于50%,其中技师3人,高级养老护理员仅有67人,中级养老护理员29人,初级养老护理员243人,分别占持证养老护理员的0.9%、19.6%、8.5%和71%,初级养老护理员占比偏高.  相似文献   

11.
钮学兴 《社会福利》2009,(12):12-13
江苏于1986年先于全国1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18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5%,高于全国比例4.5个百分点,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级政府按照“政府责任化主导、社会多样化运作、机构人性化服务、城乡一体化联动”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2年底,在上海市1300万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49.5万,占总人口的18.7%;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35万,占老年人口韵14%。如何应对老龄化的问题,加快上海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上海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上海在推进养老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一个从资金引进到管理改革、管理引进的过程。资金引进的重点着眼于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模式,加快社会福利设  相似文献   

13.
吴丹 《社会工作》2010,(9):14-17
据江苏省C市老龄办公布的数字,该市在1985年已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5年。现在,C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28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91%,而且每年以3.6%比例增长(常州老龄办,2009)。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是新世纪新阶段老龄化的显著特点。在民政部门“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口号下,许多民间养老机构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家和集体开办的养老机构的重要补充,在解决养老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芹、孙艳艳,2003)。  相似文献   

14.
吴江 《社会工作》2008,(19):33-34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4.2万,占全区人口的11.3%以上。面对来势凶猛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朱龙英 《社会福利》2012,(10):24-24
[新政出台]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兴办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的通知》(苏民福[2012] 22号、苏财社[2012] 15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根据本地区半失能、失能和失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加强护理型床位建设,到2015年,全省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的比例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李浩 《社会福利》2008,(9):22-25
2000年民政部在广东召开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以来,作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中国养老福利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养老机构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2007年底,全国共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41244个,床位数231.3万张,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早在1996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04年末,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58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7%.据预测,到2010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会达到704万人,占总人口的15.8%;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达到815万人,占总人口的17.6%.其中城市老年人达到314.8万人,农村老年人268.2万人.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辽宁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以养老、安老为重点,以构建"三个体系、一个网络"为内容的社会福利社会化不断深化,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即构建适应养老市场需求的福利服务体系、社会福利机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办和国办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覆盖全社会所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05,(1):F0002-F0002
彭浦新村街道地处闸北区最北端,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6000多人,近年来,街道以创建敬老特色小区为抓手,全面推进为老服务。目前,全街道共创建敬老居委会30个,敬老特色楼组50多个,建立了3个养老机构。为100多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参加老年学校学习人数达20000多人,每个居委会都建立了健身广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重视家庭生话,希望居住在家庭,生活在社区。据抽样调查统计,95%左右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只有5%左右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因此,积极推行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发挥家庭在中国养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居家养老在生  相似文献   

20.
瑞典的养老福利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社会福利》2008,(2):51-52
瑞典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也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由于长寿和生育率低,早在1996年,瑞典就己成为世界上25个高度老龄化的国家之一。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瑞典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22万,占其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24%。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15.8万,占总人口的17.4%,80岁以上高龄老人4.9万,占总人口比例达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