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性、全面性出发来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绝不能把“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变成不顾具体条件,适用于任何情况的绝对的理论信条。坚持真理的辩证性、实践性,就要实践地、历史地对待“三个有利于”标准,以现代的人本理念和科学精神辩证地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淑娟 《民族学刊》2022,13(9):1-12, 153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实质是恪守现代民族的原初意涵,并以此为基本原则强调主权国家疆域基础上的独立、主权和利益,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主权国家、推动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维护民族尊严等国家利益为目标,并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各领域的积极努力巩固上述目标。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民族性构成要素、目标与任务随之改变,形成具有鲜明阶段性特征的三大理论飞跃,而三者的连续性体现在从为民族复兴作准备到民族复兴本身成为奋斗目标。无论是三者的内在连续性还是各自的阶段性都可由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来表征,其内在逻辑总体上呈现为民族性“浓度”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上实现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著的学习,在学好弄通上下功夫,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但要学习经典作家的具体民族论述,更需要向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层面延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更本质的东西存在于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之中。自民主革命时期开始,党在推进民族工作的同时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不论是毛泽东的民族理论,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抑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都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深刻把握新时代的特点和内容,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时代化的必然要求。谱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篇章,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为建设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守正创新、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既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跟随中国民族问题的发展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实践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深刻理解其中的特色,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要更好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时代特征、中国国情密切结合,必须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密切相联、内在统一,其中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根基,大众化是归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容上界定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本国化,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迫切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一国两制”这一科学论断,不仅为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实践奠定了政策基础,提供了最佳模式,而且在多个方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在中国最初主要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需要,这应归属于政治意义的层面。当我们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化"为中国的指导思想的确是一件伟大的创举,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不仅仅是"化"为一种思想指导中国的实践,还应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术研究的成果成为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同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内涵.在邓小平理论中,"实践主题"与"生产力问题"的相互提升与深化,最终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由最初的"理论设想型"和"经验主导型"向"科学实践型"的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和谐社会主义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提出的"四个有利于"的民族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当前我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自身活力和向前发展的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突破,要求人们思想上大解放,学术上能进行深入研究,政治环境良好宽松,领导人进行带头突破,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地区现代化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它推动着民族地区的政治现代化,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法律体系;它指导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当前,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步伐,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统筹民族地区现代化,努力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钟艳萍 《民族论坛》2013,(3X):16-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地区现代化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它推动着民族地区的政治现代化,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法律体系;它指导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当前,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步伐,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统筹民族地区现代化,努力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中探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就要坚持我国在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中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概念的新阐释,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概念的理论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促进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但未能摆脱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民族识别,根据中国的实际,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灵活运用,提出"名从主人"的识别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在民族识别、确定中国有56个民族的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重大突破.2005年中央关于民族定义的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周加克 《中国藏学》2023,(5):114-122+216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新时代宗教工作及其研究的重大课题。藏传佛教中国化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自佛教传入我国西藏以来,经过藏族古贤对印度佛教的戒律传承进行选择性吸收,对哲学理论思想进行理性审视,对于传承制度、仪式仪轨的吸收及改变等过程,逐步实现了藏传佛教的中国化。近年来,在学界和宗教界关于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研讨不但有新的汉藏文史料披露,而且有诸多不同观点的碰撞,这是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研究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笔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可靠的藏文文献资料为依据,试图从藏传佛教经典文本的藏语化、阐释方式的多元化、各教派思想传承的中国化、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化四个维度,勾勒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思想内容和现实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为解决苏联各少数民族文化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套以“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理论。该理论在提出后不久便通过左翼知识分子的翻译和介绍传入中国,并且在抗战初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中被援引进左翼文艺界的话语系统。在此过程中,斯大林民族文化理论在中国发生异变,形成更符合中国新文艺发展的“民族形式”理论。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对斯大林民族文化理论加以吸收和改造,为其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是表现在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作者试从营造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企业制度以及用心做“人”的文章等三个层面,简要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词典和党的文献中并没有“社会建设”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变迁加剧,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因此,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社会建设”的概念随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作为我们的四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题之一,强调耍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那么,什么是社会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又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本文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