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系统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5年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与土地财政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其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我国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由失调衰退—过渡—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从区域层面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区域内部协调度差异较小,土地财政相对于城镇化发展表现为"滞后—超前—同步"的演变特征;中部地区协调度及其内部均衡性次于东部,土地财政主要由超前型向滞后型或同步型发展;西部地区协调度最低,内部非均衡性也最显著,土地财政主要由超前型向滞后型转变。因此,我国应实行差别化的供地策略,提升城镇化水平和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减轻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以促进城镇化与土地财政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着眼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规律,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耦合度为处于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2)全国81%省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耦合度处在颉颃阶段,19%的地区属于低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度呈现出从东向西逐渐增强的空间格局."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区域为协调发展类,南部的"S"型区域为轻度失调衰退类,西北、东北和中部地区为勉强协调发展类.3)31个省区三个子系统"两两"之间耦合度均属于颉颃阶段,"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度远大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入境旅游流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耦合评价模型,以广西为例分析入境旅游流和区域经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表明:广西入境旅游流和区域经济系统2001—2012年总体态势趋于良好,两者的耦合程度由低度耦合向高度耦合发展,协调度经历了从极度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如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来加快广西入境旅游的发展是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依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两者间的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耦合度从低水平耦合阶段逐渐过度到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从严重衰退失调发展演变为初级协调发展.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低水平一直是制约两者耦合协调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注重社会保障服务质量的均等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作用,不能偏重于一方的发展或是交替的阶段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obit模型,对山东省长期照护保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的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就发展水平而言,山东省长期照护保险发展水平较低且极化现象严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一般,除青岛外,山东省长期照护保险发展水平整体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就耦合协调度而言,山东省长期照护保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共分为四种类型:青岛为优质协调类型,济南、潍坊和烟台为初级协调类型,其余地市则为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类型。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增长、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长期照护保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通过阐释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评价2012-2021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时序演变和空间特征两方面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2)从时序演变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协调度及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其中耦合协调度呈轻度失调 濒临失调 勉强协调演变,由衰退失调型转向过渡磨合型,整体未达到协调发展;从空间特征看,耦合协调度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不同驱动因子对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据此,提出推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房地产需求逐步恢复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房地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与协调关系,有助于理解房地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2015—2021年沈阳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随时间的耦合与协调发展关系。结果显示:沈阳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辅相成,耦合度在2015—2021年始终保持在0.9以上,两者始终处在高度耦合阶段。2016—2021年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从0.586增长至0.851;耦合协调类型发生了中级耦合—初级耦合—中级耦合—良好耦合—优质耦合的变化。此外,比较分析两者发展的程度与类型,旨在保持沈阳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良好和健康的发展状态,并为其他地区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安徽省以及毗邻六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时空差异性,为土地利用提供科学、合理地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亏损状态,2008—2015年则转为盈利;2000—2015年土地投入产出耦合协调水平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2015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为芜湖市,最低的地区为亳州市,且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呈现南北低、东西高的分布;对比毗邻省,安徽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处于较高水平,排名第三位;土地投入产出耦合协调度排名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如何促进南昌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并进发展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首先分析南昌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再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南昌市近5年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分析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各自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滞碍点。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两者的耦合度C保持较高水平标准,两者综合发展水平T持续稳定增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D正逐年优化,其耦合协调等级由勉强协调提升至优质协调发展水平。据此从区域经济和旅游业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达成南昌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优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和Geoda1.0.6软件,分析各市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表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布较为均衡,除亳州外都处于拮抗阶段;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不均衡,皖北和江淮地区主要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皖南地区主要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其中H—H集聚现象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L—L集聚现象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经济支持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双维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均处于耦合协调状态,但协调质量不高,主要集中于初级协调与中级协调阶段,总体表现为区域经济滞后状态;2006—2013年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差异较大,少数地市因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促进作用的不足而出现逆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货运量、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 2010—2019 年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教育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协调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教育指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都保持稳步波动上 升趋势,但发展不均衡;西部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保持波动上升趋势,但仍处于偏低 协调水平,说明西部教育发展显著滞后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教育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偏 低、教育投资激励不足、产教融合度低和授权专利成果少是四川等 11 个省份的共同突出短板。 基于此, 提出促进西部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系统2021—203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农业、物流业三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和总体综合指数大致呈增长趋势;三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依次增高;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正向关系,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2021—2030年,预测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水平将不断增大,发展速度也将逐年递增,预计到2030年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据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与物流业的投入,分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各区域加强合作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以共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高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一带一路”建设中广东区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系统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函数及综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广东区域城市群综合协调发展情况总体较好,但城市之间差距较大;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迫在眉睫,广东21个城市中,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子系统均衡发展的城市1个,某个子系统发展指数滞后的城市6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滞后的城市14个;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协调等级全部属于协调类,从协调度评价结果分布来看,已经形成梯度发展的态势;粤东城镇群、粤西城镇群和韶关都市区协调度和协调类型明显逊色。依据此结论,论述了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核心,落实振兴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各区域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调整发展,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和战略机遇提升城市协调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和主要途径。宁夏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演进轨迹表明:宁夏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呈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资源环境系统呈"四波段"的变化趋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逐步增强,由失调状态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协调状态发展;综合发展水平类型经历了资环主导经济滞后型、人口主导资环滞后型、经济主导资环滞后型。  相似文献   

16.
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和贸易领域激烈竞争的产物,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是世界经济大趋势之一。区域合作的对策如下:确定区域协作,尤其是产业协作领域;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研究的特点:日益重视产业、企业和城市的协同竞争;强调产业协调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强调政府的协调作用;强调中心城市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强调市场与投资的重要性;强调区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数据包络法(US-SBM)和熵权法,对中国2008—2019年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绩效进行了测度,借助偏离系数的耦合度模型以及面板Tobit模型等方法,从省域层面探究了两者耦合度的动态演进规律并阐明了耦合机理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绿色经济效率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具有地区非均衡的特征,而各省份的社会公平绩效水平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绿色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绩效两系统耦合度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省份的耦合度变异系数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其中东部地区的耦合度变异系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各省份耦合度的类型演变总体上以保持原有类型向相邻类型演变为主,在观察期后期仍有近1/3的省份处于初级以下的协调发展类型。在驱动因素探讨中,产业结构、财政分权、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以及环境规制均对两系统及其耦合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城市化率对耦合度的增长存在抑制作用;在分样本检验中,各要素对东部地区耦合度的影响效用更强。  相似文献   

18.
社会合力:"主体-主体"活动的协调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主体共存的现实状况,使协调工作难度增大.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主体"活动的相互协调的机理问题,进而探索了形成"社会合力"的若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年中国国家发改委确定的34个低碳试点城市的截面数据,构建了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熵指数计算得出城市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上总体水平不高;第二,城镇化过程中,人均CO2排放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水平不同程度地对低碳城镇化产生影响;第三,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地域性;第四,系统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总体来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第五,系统在新型城镇化水平、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而城市碳排放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