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调查目的 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思想品行、精神风貌和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对我校2006届以前的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采取同卷调查的方法。2006年8月底至2007年5月。我校教学评价办公室、学工处开展了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活动。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对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生个体评价调查表》、《毕业生基本情况表》和《对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情况表》各1500份,以及《用人单位对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生总体评价调查表》200份。前三份表格分别收到有效同卷为1110份、1332份、1118份,回收率分别为74%、88.8%、74.5%;收到《用人单位对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生总体评价调查表》有效问卷146份,回收率为73%。我们对相关问卷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九江地区开放与发展,深化我校教育改革,使毕业生有更好的用武之地,做到“人尽其材”。我们共走访了全市H区十县八个厂矿的89所中学,共接触了1577名在职师专毕业生。就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分布情况、工作年限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对师专管理和专业设置改革建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师专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专业分布情况第一、接触的1577名毕业生中,文科毕业生人数(包外语)659名,占总飒.78%,而理科毕业生人数(包体育)890名,占总56.43%。第二、由于音乐、美术是我校新近开设…  相似文献   

3.
我校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服务灾区科学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相结合,针对灾区重建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地缘优势,通过大力宣传动员、主动联系灾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等多项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地震灾区建功立业。目前,已有77名毕业生报名到汶川、绵竹、青川、北川等地震重灾区就业,其中54名毕业生已经通过了灾区相关单位的初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结合实际开展了较有成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努力促进毕业生就业。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的就业状况,我们就我校200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相关用人单位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专科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就更是如此。为了适应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步伐,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我校不满足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通过二分(派遣回地区)尚能就业的现状,主动面向市场,积极争取“客户”,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考察,进行了专科学校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实践与尝试。我校举办的首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因其主要面向校内,属于小型的就业市场。但在一天的时间之内,我校应届毕业生全部进场参加应聘,有4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场设摊招聘,一次签约…  相似文献   

6.
我校是一所省属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培养目标是初级中学合格的教师。为了更好实现培养目标,我们曾深入到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从用人单位评价结果看,对我校毕业生的事业心、工作态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等方面,总体反应尚可,较为普遍的意见是一些学生教师基本功差、班主任工作能力弱、教学研究能力低、缺乏电教意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社会需求,进一步开拓就业空间,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对往届毕业生的工作单位进行回访,以期从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中,发现我校在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2):F002-F002
就业率是关系到学校兴衰成败、生存发展的大事,学校始终把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指标,把提高学生就业率作为学校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工作来抓,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2001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3%,截止目前,2003届2164名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2%。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96.5%。就业工作基本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人民日报、《吉林日报》、《中国大学生就业》等媒体对我校的就业工作经验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相似文献   

9.
陈开冬 《成才与就业》2011,(13):112-113
按照一般流程,应届毕业生在正式毕业离校前与用人单位达成录用意向后,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应签订就业协议书,就是通常说的三方协议。待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上班时,用工双方再依据三方协议,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关系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诉诸法律的纠纷越来越多。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以及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有益于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用人和就业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校英语专业的建立是我校从工科院校迈向综合大学的重要一步,如今英语专业已经建立了七个年头,专业规模已由培养专科生发展到培养本科生。去年我校首届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该届毕业生无论是就读研究生的,从事教学的,还是就业于企业、外事和翻译等部门的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们的出色工作不仅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同时也证明了我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潜力。 为了适应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校最初把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电力事业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分配去向主要以电力部门…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真的很难相信,在全国几乎各层次院校都感到“毕业生就业难”的“大气候”下,竟还有这样的学校——“时至目前,我校还没设‘招生就业科’,因为招生,是学生慕名而来;就业,是用人单位提早来校‘预订’,我校  相似文献   

13.
<正>眼下正是毕业生求职季,很多用人单位希望在年底前完成招聘计划。但记者采访发现,南京不少高校目前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并不多。与此同时,有不少用人单位却感叹招聘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毕业生身边。原因在于,随着越来越多用人单位选择校园招聘,有些高校为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而设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分配方式,把毕业生就业分解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评价问题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配对最优化的问题。建立双向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指标的计算模型,以满意度计量评价结果,提出了双向满意度的概念,建立了使两者配对达到整体总满意度最大的整数规划优化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使理想的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问题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校连续几届毕业生均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展,2003年在校生突破6000人;当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学校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立足于中职层次、体现中职办学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水工专业毕业设计中对学生加强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包怡斐,宋森正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正从国家计划分配体制向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学校与用人单位实行“供需见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17.
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用人单位强调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首先,在变化加剧的时代一个人的经验依赖,特别是专业技术上的经验依赖是有限的,用人单位更应当考察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其次,解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问题是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艰苦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也不例外。以山东工商学院2009--2015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与就业环境数据为例,透析当前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供需与就业状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校该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给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对此,我校应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大学生的培育布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也要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共同努力解决就业艰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贸易、技术的交流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外语水平特别是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已经把毕业生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初步形成了由政府调控指导 ,学校推荐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本文就正确认识和处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选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