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重大受害国和指控对象,因此,构筑由政府、中介组织、企业三位一体的反倾销体系已势在必行。我国要积极应对外国对华的反倾销,争取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欧盟和美国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也都是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最多的两大经济体。本文主要从对华反倾销税率的性质、反倾销的结构、手段以及替代国选择上分析了两个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不同之处。接着,通过两个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实质、影响三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欧盟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被某些国家指控为倾销。对华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容忽视的障碍。本文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产生的国外因素和国内因素及对我国的影响,这对于我国寻找对付反倾销的对策,保证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5年~2009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5年~2009年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指控的状况,从案情总量、发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别及其遭遇反倾销指控的产品类别等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我国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增速不均衡,企业反倾销应诉意识淡薄等所导致的应诉不力,特别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外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等是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指控的主要诱因。对此,应多元化的调整出口贸易战略,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合理利用WTO规则,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  相似文献   

5.
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欧盟对我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的首要目标,直接阻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欧盟反倾销法的实践及中国出口商品屡遭欧盟反倾销指控的重要原因,从而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华反倾销有愈演愈烈之势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很复杂 ,外部原因主要有政治制度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 ,歧视性政策的原因 ;内部有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方面的原因。深入了解国外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的原因 ,我们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便逐渐降低我国受反倾销指控的几率 ,减少我国的损失 ,推动我国外经贸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预防和减少反倾销指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反倾销工作的最重要环节是预防和减少反倾销指控 ,本文针对我国屡遭反倾销指控的状况 ,如部分产品出口贸易秩序比较混乱、产品价格低、出口结构失衡等 ,分析并指出应当采取建立完善的情报预警机制、加大对出口的宏观调控、规范外贸秩序、积极应诉、强化国际营销观念等措施 ,预防和减少反倾销指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口额的扩大 ,我国出口商品受到的倾销指控也越来越多 ,反倾销已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和外贸发展 ,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保护、贸易报复与反报复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在加入WTO的大形势下 ,中国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倾销与反倾销是当今世界各国占领国外市场和保护本国市场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我国的出口商品屡遭外国日趋严重的倾销指控,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乃至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防范和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国内国外两方面着手探究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具体分析哪些方面属于可控因素,就此导入我国建立反倾销应诉机制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如何从基础工作和技术手段两方面建立完善的反倾销应诉机制。  相似文献   

10.
浅谈反倾销的“双刃剑”效应与我国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是眼下各国都十分热衷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在遭遇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频繁的反倾销指控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较大影响.面对此种严峻形势,我国也开始有意识地积极使用这一手段.本文阐述了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和原因,仔细分析了反倾销手段的"双刃剑"效应,并提出了我国目前应对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 Auoto CAD强有力的绘图功能及其内嵌式Autolisp语言,准确、迅速、直观、简便地解决机构运动分析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的提倡者。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认为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是对待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正确方法 ,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观念创新。在创新中必须要处理好破旧与立新的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 ,动员全社会力量 ,坚持“三个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党的自身建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时代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阐述情商EQ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的教育思想研究,在张学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一书的出版,是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主要阐明了张学良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四个鲜明特点,即爱国主义教育或曰教育救国;"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基本教育思想;实行普及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全民教育机构和体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该书作者还就张学良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个性的概念和体育教学过程属性的简要分析,对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以激发强化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影响体育教师的教态。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的高校认证与教育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高校采用认证这一非政府性的同行专家评议的手段确保社会对高校的监督以及加强学校、社会、政府之间的协调,保证各高校在一个大家认同的基本质量水平上运作。其具体可分为两个层次:单位认证和专业认证。这一做法比较公正,也切实可行,对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典型观点是,科学是单纯的命题复合系统,是关于经验事实的静态性表述,科学的进步只是量的累积过程。来自科学哲学内部的逻辑实用主义哲学家奎因则一反这种主导性观点,提出了科学的整体性思想,且从实用主义角度对命题系统的科学性与发展性作出了根本有异于经验证实原则的说明。本文通过剖析奎因在科学观上的突破和重建,力图揭明整体性科学观的自然科学发展基础及其变革性意义和对历史主义整体动态科学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为何?怎样认识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是时下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尤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W. J. T.米切尔的论述影响最大。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米切尔在其系列著述中系统讨论了图像转向、意象与图像、意象X文本、元图像与生物图像、语象叙事的冷漠-希望-恐慌、视觉文化与意象科学等概念,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图像转向强调的是在读图时代应抛弃意象研究的语言学模式,以使意象回归现象学研究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认识论范式变革。他强调一切媒介皆为混合媒介,因而语言与意象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在借鉴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的基础上,米切尔提出了意象X文本的概念,它与恐龙、多利羊、世贸双塔、金牛犊类似,是关于图像如何成为图像的元图像。在米切尔看来,图像是意象的物质载体,意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将事物类比为它物的本能,具有超越自身的可被人的意识加工的富余价值。语象叙事从本质上讲是一切意象文本的共性,它其实也是一种元图像,在其混合媒介的内部产生了类似主体与他者遭遇时的冷漠-希望-恐慌的三个认知层次。米切尔先后使用过的图像理论、批判图符学、视觉研究、视觉文化和意象科学等术语,说明他理论的实质是反理论、去学科的跨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米切尔提出"图画转向"的本意是想为图画争取一个与语言平等的地位,最终却被广泛地推衍误读为"图像霸权"或"视觉时代"的来临。按照米切尔后期的澄清,图画转向在人类文化史中曾反复发生,而由视觉形象引起的焦虑不安也绝非首次。"图画转向"与哲学内部所发生的"语言转向"并不具有承递关系或衔接关系,二者并非同一层面上的"转向"。但如果将二者都看作是某种文化思潮,则它们之间是彼此关联甚至互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