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市场近二十年的发展是以西方跨国企业品牌全方位崛起、中国企业品牌总体弱化为其基本特征的,导致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品牌运作低下是因为源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错误的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政府关系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能够决定整个商业运作的成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实施有效的政府关系管理,引入专业政府关系理念是一个转换思维模式的问题。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在华跨国公司,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从战略和策略层面切实推进政府关系,将其变成企业发展的助推剂。而这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桥梁就是:沟通。  相似文献   

3.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中的文化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文化管理是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瓶颈,各国文化差异及企业文化差异是制约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重要因子。文章研究了中外文化及企业文化差异、如何进行跨文化整合以及如何构建顺应跨国战略联盟运作的企业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现象,跨国企业则是全球化现象的重要媒介和载体。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跨国企业仍被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视为发达国家经济侵略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现在政府对跨国企业的友善态度,可以说是服从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深刻转变局面下所出现的逻辑变化。这些相关过程充分改变了跨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双方不断调整本身的方针及策略,争取与全球新形势下的现实接轨。本文尝试回顾及检视跨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两者关系中出现的转变,并进而指出考虑跨国企业的问题时,需要将有关研究视角放置于全球经济整体增长的背景当中。在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及跨国企业应视双方之间的关系为一种互补的关系,这种互补性有助国家提升资源运用及相关素质能力。发展中国家只有正确认识及合理利用跨国企业,才能积极推动政治建设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构新型的中国银企关系许多学者运用西方的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运作及其与银行的关系,认为在全体公民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我认为,在全体公民与政府之间并不存在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公民既没有委托政...  相似文献   

6.
对于任何一家希望获得成功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如何实施政府关系管理一直是他们极为重视而又十分困惑的事情,如何理清政府机构的框架,中国政府机构与国外有哪些不同,如何与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创建战略合作关系,如何成功地与政府打交道,如何争取政府的支持,如何架构企业内部的政府关系管理机制,如何提升政府事务专员的能力,如何制定企业政府关系策略,如何实施与政府的有效沟通,在政府关系管理中有哪些原则、技巧和方法等,这些都是目前许多企业关心的问题。在本刊组织策划的这组文章中,有业内专家对政府关系的演变及管理手段和成功要素的阐释,有对波音、蒙牛等企业政府关系案例的剖析等,这些文章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企业政府关系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但通过公关公司、企业的相关专家对企业政府关系这一课题的系统梳理,或许能为企业制定长期有效的政府关系战略及实施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系格局、关系运作与私营企业组织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关系格局是一种差序格局,中国私营企业家的行为是关系导向的,家族价值观决定了企业家行为选择的基本方向。中国私营企业家具体的关系运作模式是一种渗透模式:以己为中心,通过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不断地向外延伸来扩展自己的关系网络。中国私营企业家进行企业内、企业间、企业与政府三种方式的关系运作,会不断地打破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政策壁垒与市场壁垒的双重压力,结果,私营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言论     
克鲁斯:美国本土的政府关系 在跨国企业的公关传播中,政府关系至关重要。作为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美铝是如何开展政府关系工作的?在美国开展政府关系工作是否“有法可依”?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美铝公共与政府事务副总裁丹尼尔·克鲁斯(Daniel Cruise)。  相似文献   

9.
政府关系服务是中国较新的专业领域,无前例可循。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专业从事政府事务的公关公司,远海鹰咨询公司主要为在华的跨国公司提供专业的政府关系咨询服务,服务过包括沃尔玛、百威、百事可乐、杜邦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什么是政府关系事务?政府关系服务的运作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世界银行政府治理指数实证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反映政府治理的五个维度中,东道国政府对腐败的控制水平、政府效能和法治水平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另外,这五个维度在发达和发展中两类国家对外投资的影响中存在差异。在发展中国家中,政府对腐败的控制程度、政府效能和法治水平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在发达国家中,政府效能和监管质量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企业捐赠行为通常也就是善因营销行为,通过适当捐赠营销,企业将有力地提升其声誉而从中获益.但是,汶川大地震中的捐赠不仅没有提升跨国企业的声誉,反而让跨国企业声誉严重受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本文认为,跨国企业自身特点、中国公众价值观和中国企业踊跃的捐赠是构成这一结果的表象层原因,而跨国企业本身没有清晰、正确的捐赠目标以及受到传统的善因营销原则困扰则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内核层因素.  相似文献   

12.
跨国企业在中国运作广告时,必须在尊重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广告的传播策略。西门子品牌宣传广告《开往"咏春"的地铁》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选择普通人物作为代言人,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选择投放媒体,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同与肯定,取得了较好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跨国经营的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双元学习对中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国际化程度对二者关系有显著调节效应,即国际化程度越高,双元学习对技术追赶的正向作用越强。研究结论深化了国际扩张背景下双元学习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关系,同时为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追赶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上半年,跨国企业集体“迎来”了在中国市场上的危机,如广本、亨氏、宝洁、卡夫、肯德基、强生、雀巢等等。突然之间跨国企业优秀的管理水平似乎化为乌有。什么使这些跨国企业的神话一夜间突然消逝?什么使这些跨国企业突然之间集体陷入到媒体的舆论审判中?面对这种困境,这些企业又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特点,探讨了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在开发区建设中政府、市场、公司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开发区建设中应遵循政府启动、企业运作、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差异角度解读跨国公司捐款门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12地震发生之后的捐款活动中,一些跨国企业因为反应迟缓饱受舆论诟病;同时,很多中国企业在捐款中的行动受到公众的高度赞扬。对此现象,可以从中西慈善文化差异和中西企业慈善文化及机制的差异分析其深层原因。由于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公司严格的捐赠运行机制,跨国企业的捐赠相对迟缓,而基于中国慈善文化的影响,中国公众对跨国公司的行为无法接受,因而掀起了舆论狂澜。这次事件应促使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及中国公众思考应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引领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方向,而跨文化治理能力是跨国企业得以立足国际社会的必要条件。中法合资企业的典型案例透析出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共性问题。遵循"法治、德治、自治、共治"标准,建设有效整合人力资源、组织管理和组织文化的跨文化治理体系,对于中国在法企业以至于所有跨国企业都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8.
几乎每一家希望在中国市场致胜的跨国企业,都会把“政府关系”或者叫“公共事务”放在一个很特殊的位置来看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条:一是政府本身就是一个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或者行业;二是在许多领域的市场准入,政府依然扮演“守望者”角色;三是在所有行业即使高度竞争性的行业,政府都是行业的监管者和游戏规则的制订者;四是在跨国公司的日常运营中,需要良好的政府关系以确保对重大项目和合资企业的初期审批,并获得持续运营必要的许可;五是战略性运用政府关系,还能使跨国公司获得给予部分外资企业特别的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的优待措…  相似文献   

19.
新增长理论对知识和技术的推崇,使得学者们开始关注知识溢出对于跨国企业选址的影响。在对知识溢出影响跨国企业选址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02-2008年间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知识溢出因素与跨国企业选址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专利数越多、人力资本越多、FDI集聚程度越高,对于跨国企业的吸引力也就越大;FDI集聚程度的差异是造成东中西FDI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是一种现代的信用创造工具,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它能够高效地将资本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然而,风险投资体系在中国的运作存在着一系列难点,这些难点均和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不匹配有很大关系.目前,创建中国第二板市场时机尚不成熟,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仍需在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主板市场解决.同时,为支持中国风险投资体系的创建,资本市场本身也应进一步完善,使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基金管理以及政府监管均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设和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