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旭光 《社会科学》2022,(10):78-88
作为现代哲学的“元话语”,主体或主体性问题在文艺理论领域表现为艺术家主体、艺术精神、艺术风格等问题的探究。在电影理论界,电影“作者论”理论最早源于法国。从法国“作者论”,到美国萨里斯的“作者论”批评,再到中国的“体制内作者”理论,经历了一场电影“作者论”的全球“理论旅行”。“体制内作者”已经成为中国新力量导演的电影美学观念和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电影“作者论”的“理论旅行”隐含了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文化崛起,电影观念变革,文化的产业化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蕴含。“体制内作者”观念在新力量导演中的形成并普遍践行意义重大。这标志着新力量导演的崛起和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转型,也标志着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生成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
1933-1935年,中国电影界出现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软”、“硬”电影之争。这次论争在左翼电影批评家与软性电影论者之间展开,涉及到电影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艺术性与倾向性、批评的基准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双方政治立场、文学与艺术观念以及电影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场论争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左翼电影理论与批评、软性电影理论与批评、左翼文艺理论及新感觉派的文艺观都提供了有力的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范式论与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恩的范式论在心理学界引起“革命论”与“渐进论”的争论 ,促进了对心理学的科学性的反思。库恩的范式论本质上是科学观和方法论 ,是对科学主义的反叛。库恩对文化、社会心理及价值等因素的关注 ,有利于消解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促进心理学的统一与整合 ;范式论强调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提供了哲学依据 ;库恩对科学主义的“价值中立说”进行了批判 ,提出了相对真理观和多元价值论 ,这又为心理学重视文化因素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安燕 《学术界》2023,(4):163-171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界关于“电影性”“戏剧性”“文学性”及电影“现代化”的论辩体现出追求新颖性的悖论。“电影性”或“电影化”的自觉是在1980年代初“新启蒙”的西方话语与国内“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合谋的语境中,重回电影本体论与审美论的必然归宿。主体论践行以人为目的和中心的思想启蒙,追随“思想/文化/精神”的宏大叙事,在思维模式上是“反映论”的一体两面。作为形式主体,“审美论”按照表象直接性的知觉方式来选择审美客体;作为合生主体,“反映论”按照因果效验方式来选择审美客体,二者各有其动力因与终极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钟大丰和陈犀禾提出了“影戏”理论,成为中国电影学术界极具争论性的理论话题。借助于“概念置换”“移花接木”和“历史缝合”策略,他们完成了“影戏”理论的“论证”工作,建构了一座“中国化”电影理论体系的空中楼阁。尽管“影戏”作为电影理论体系无法成立,但作为中国早期电影观念却是客观存在的。“影戏”电影观念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它是文以载道的文艺观、艺术的进化论和固守传统的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反讽和戏剧性的是,他们建构“影戏”理论是为了反“影戏”,而后来他们又回归到对“影戏”传统的坚守;钟大丰回归到对电影“戏剧性”传统的坚守,而陈犀禾回归到对电影“社会功能”本体论传统的坚守。  相似文献   

6.
新闻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客观上却始终存在着新闻不真实的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闻界为杜绝新闻失真,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到党性原则来对待。与此同时,在新闻理论的探讨中,研究新闻真实性的涵义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在新闻“本质真实”的问题上,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新闻“本质真实论”,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现在在我国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是赞同“本质真实论”,一种是反对“本质真实论”。下面,就新闻本质真实论的提出及各家的分歧见解和自己的看法,作一简述。 一、新闻本质真实论的提出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中国哲学围绕言意关系问题,曾经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对当时和后来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当时哲学上的阵势是势不两立,而文学理论家并不简单地是此非彼。现在许多人对“言不尽意论”完全否定,对“言尽意论”完全肯定,而又有人认为“言不尽意论”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基础。看来,如何评价这一场“言意之辨”,及它对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不揣浅陋,想谈一些个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论岭南文化的历史地位─—兼评“广东无文化”说李权时如何看待广东文化和评价岭南文化的历史地位,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历史上,就有“广东无文化”一说,杜定友先生在《广东文化论丛》一书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评。历史延续到今天,这个问题还继续争论,有人...  相似文献   

9.
电影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仅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本世纪初才成为一门艺术,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才有人开始从理论上加以探讨。至于电影美学成为一门学科,主要是在五、六十年代之后。 电影美学是研究电影艺术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国外电影理论界争论较多,有的人认为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特性学”,甚至于是“电影语言学”。也有人认为,电影语言不仅是  相似文献   

10.
李骏 《理论界》2004,(5):275-276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已成为获奖的一条捷径,关于改编的原则与技巧的争论也因此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中西方由于文化语境的不同,在电影改编的原则、技巧和方法上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争论,虽然引发于马克思早期手稿的发现,但其更切近的根源乃在于当代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改变,在于由此改变所造成的时代精神状况。具体地说,争论的核心始终是与人们迫在眉睫的生存境况问题相联系的。俞吾金的新作《意识形态论》,正是从现实层面来接近问题的,它力图把问题置放在当代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广阔背景中,并有意识地根据这一背景来展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文化变化的课题引起了知识界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国内尚未全面介绍过的文化触变论的基本概念 ,并提出了作者对“文化”与“文明”概念的认识 ,披露了作者从文明冲突走向文化转变的文化触变论史观。另外 ,作者一边介绍了平野健一郎先生的文化触变论模式 ,一边导入了“同定”理论与“文化交流场”的视角 ,试图建立理解近代中国文化转变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自从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来,就一直遇到严重的挑战,其中争论的核心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还是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所谓《劳动价值整合论》就是后者在当前的一种表现。它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曲解,并把它和庸俗经济学的一些观点“整合”在一起。这种“理论”并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发展和完善,而是对它的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14.
史与论的关系问题,说的是如何科学地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认识,因此,它实质上是一个史学认识论问题.该问题是我国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较激烈的问题之一.争论始于五十年代后半期,在当时全民学马列学毛著出现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中,有人认为研究历史也要“以论带史”,由此而引出了“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形成了史与论关系争论中的三个基本口号将不同口号者或在解释上或从政治角度来做文章,谁也没能说服谁.“文革”时,由于政治原因争论一度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双百”方针的贯彻实施和对形而上学倾向的反省与批判,争论进入新的阶段,史学界人士首先对原有的三个口号进行了评价,然后在三个口号的基础上做了许多的补充、修改或解释说明,形成了十余种不同的看法(1985年以前的观点可参阅1985年3月11日《人民日报》蒋大椿《关于史论关系的讨论简介》一文,以后的主要有《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李桂海的《从史论关系谈几个历史思维模式问题》,《思想战线》1987年第1期文思启的《史论结合新议》,《光明日报》1988年11月2日戚其章的《谈史与论的关系》等),可谓硕果累累.但是,纵观累累硕果,各家只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终究没能取得一种较为完满的、为大家所认可的结论.而从近些年来看,由于经济改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政治学的重要概念,自从阿尔蒙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了诸多美国学者的重视与争论。在阅读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学者有关“政治文化”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作者梳理了“政治文化”概念的本意及其相关的争议,分析了政治文化概念的重要意义,认为该概念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具有重要的解释功能,还在于它是一种重要的比较研究的路径,同时文章述评了围绕政治文化概念与作用的相关争论与批评,以期推动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传统所谓的柏拉图前后期两种不同的理念论———“模型论”与“种 -属概念论”———同时出现在《蒂迈欧篇》关于“宇宙模型”的描述中 ,由此造成了 5 0代以来西方柏拉图学界最热烈的争论。作者在分析这两种学说的理论根源的基础上 ,指出了其统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拟运用语言模因论对“山寨”一词的产生和迅速发展进行研究,指出“山寨”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模因,它的传播和影响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电影作为工业时代最典型的艺术形式,其越来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早已到了不容人们不重视它的程度.而对于电影的理论研究,在进入六十年代以后,也终于告别了它的古典时期而以成熟的理论形态进入了现代阶段,其标志就是电影符号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通常所谓的经典电影理论主要是指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电影理论和以巴赞为代表的纪实主义电影理论;而所谓的现代电影理论则主要就是指这种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电影理论.由于在电影理论研究中符号学的比重更大,又由于结构主义对于电影研究的影响也主要是在其方法论的方面,所以人们通常只用“电影符号学”或“符号学的电影理论”来泛指这一类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当代电影美学理沦.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所谓“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包括复古主义的“尊孔读经”运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运动”和“全盘西化”论等,是文化思想战线上的一股反动逆流,其性质完全不同于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题的大争论。它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体系內部的混战,为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它们同属于一个阵营;真正与之对立的是马克思主义阵营。随着国际上法西斯主义的猖獗,国民党反动派从各个方面强化其法西斯的血腥统治。尤其是“九一八”以后,各地抗日反蒋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工农红军和民主革命浪潮蓬勃发展,蒋介石集团更加紧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在文化思想领域內,国民党反动派自上而下的倡导复古运动,宣传法西斯主义;潜藏在各个角落的“遗老遗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于中国文化建设问题论战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围绕中国文化出路问题的论战,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论战的两极是“中国本位文化”论与西化论的对立。这场论战事实上进行了两个讨论:一是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讨论,一是关于“全盘西化”观点的讨论。今天研究这一历史上的论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争论1934年4月16日,陈立夫在南京市政府扩大纪念周会上发表题为《文化建设之前夜》的演讲。他说:“吾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所有文化工作,……大部分均系破坏工作,以致吾国固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