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评价了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皮得·凯里的小说《奥斯卡与露辛达》。在这部作品中,凯里重写了19世纪澳大利亚的殖民历史——现代性的移植,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英雄神话进行了质疑和解构,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性的殖民历史的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2.
皮得·凯里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的小说家 ,以其对澳大利亚生活的独特描写而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他发表于 1 997年的长篇小说《杰克·马格斯》以 1 9世纪的伦敦和澳大利亚为背景 ,以流放犯杰克·马格斯从殖民地新南威尔士潜回伦敦 ,寻找“儿子”的故事为线索 ,对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进行了改写。通过使用戏仿和反讽 ,小说颠覆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程式 ,恢复了被压制的边缘人物流放犯的语话及其被排斥的历史 ,重新确立了澳大利亚作为殖民地的历史。在小说中 ,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叙述话语既遭到了质疑 ,也得到了认真的仿效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小说《黑狱来的陌生人》(JackMaggs)是一部重写澳洲殖民历史,反抗英国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现实主义传统,解构被殖民主义定义化的【英国身份】,最终回归澳洲本性的反殖民小说。由于不满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对澳洲流放犯的不公正描述并且受到萨义德文化抵抗策略的鼓舞,彼得·凯里以创作奥茨这一作家人物的形式戏仿狄更斯,揭示了帝国主义文本中充斥的谎言和虚荣,颠覆了经典文本《远大前程》中的帝国主义话语霸权,重新书写了澳大利亚作为殖民地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的文学史在英语国家中不算长,妇女小说为澳大利亚文学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本文介绍澳洲殖民时期的女作家并对妇女小说的出现、妇女作家的写作动机、写作主题以及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殖民的移民社会,又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其民族认同问题非常复杂。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包含了欧洲白人遭遇澳洲土著人之后形成的种族认同,澳大利亚人为与英国人、美国人等相区分而形成的民族认同,白澳内部的爱尔兰人的认同以及华裔、德裔等不同的族裔认同。彼得·凯里那些取材于澳大利亚历史和现实的小说,建构了一个丰富的民族认同世界。在凯里小说中有白人和土著人的冲突,有白人对华裔的压制和迫害,也有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裔顽强不屈的抗争。  相似文献   

6.
《永恒的土地》讲述是英国人在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州的早期殖民历史,埃莉诺成功地塑造了第一任总督菲利普的澳大利亚国家奠基人形象和构成澳洲文化身份不可或缺的土著居民人物。小说不仅诗意地展示了澳洲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还利用了土著的语言、神话、庆典和歌谣等突出了澳州文化的“混杂性”。它因为对白人殖民者和土著的关注而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一次对自己民族身份最全面的追寻。  相似文献   

7.
《永恒的土地》讲述的是英国人在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州的早期殖民历史 ,埃莉诺成功地塑造了第一任总督菲利普的澳大利亚国家奠基人形象和构成澳洲文化身份不可或缺的土著居民人物。小说不仅诗意地展示了澳洲独特的自然风光 ,而且还利用了土著的语言、神话、庆典和歌谣等突出了澳洲文化的“混杂性”。它因为对白人殖民者和土著的关注而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一次对自己民族身份最全面的追寻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先驱凯瑟琳.海伦.斯彭斯于1854年创作发表了澳洲第一部女性小说《克拉拉.莫里森》,它通过故事中的女性人物塑造,表现了殖民时期澳洲女性的三种婚恋观,反映了女作者对爱情与婚姻的独特思考。虽然被历史尘封已久,这部小说近年来多次再版,在当下新的历史语境中,仍能引起很多女性读者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9.
盐分地带诗人群是台湾日据时期重要的文学流派,他们笔下的地方风景,是多重历史与文化交汇的产物。他们对现代化侵入台湾农村的过程及其后果有深入的观察和反映,其诗作中的现代性议题呈现出多重脉络:一是从启蒙现代性的视野出发,对乡土陋俗的批判;二是发掘殖民现代性背后的不平等权力结构,包括殖民者以现代化的名义进行的殖民掠夺,以及资本入侵农村造成的阶级矛盾等;三是在反抗殖民的诉求下,重新发现乡土历史与伦理的价值,形成反现代的现代性。盐分地带诗人群对现代性的复杂态度,生成的是田园牧歌与工业现代化、感伤情调与理性批判等矛盾而杂糅的形式。但与霍米·巴巴所指出的杂糅现象不同,盐分地带不同现代性话语背后各有清晰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0.
移民小说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早期澳洲文学中独特的“流犯小说”占有同样突出的地位。本文作为作者正在撰写中的《大洋洲文学史》的一部分 ,勾勒了该类型小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 ,集中讨论了有关主要作家与主要作品 ,为澳殖民时期的移民小说提供了一个大致而清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以澳大利亚殖民历史为背景,《浅滩》围绕捕鲸镇安吉勒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鲸鱼骚动展开,准确捕捉了捕鲸镇在反捕鲸示威中受到的强烈震动及小镇居民对捕鲸的疯狂热情。澳大利亚捕鲸史与殖民史密不可分。鲸鱼骚动直指殖民历史,鞭挞了残酷贪婪的殖民者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浅滩》体现出强烈的后殖民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用"互文性"这一西方理论,将不同历史题材小说内部相互关联的隐性内容提取出来,让它们之间进行充分地对话,以达到彰显"现代性"的目的.首先,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的"史诗性"与"反史诗性",展现了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意图;其次,通过对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螺旋上升"中的必然与"循环往复"中的偶然的形式的分析,彰显了现代性的进化论与传统型的循环论;再次,利用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的类比,表达了其"向内转"的现代性思考;最终将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的隐性联系归结到"现代性"上来.  相似文献   

13.
后殖民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在进行革命和现代性话语的书写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多种叙事策略,将后者所预设的一整套意识形态话语作为高级文化,系统改造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方式和思维世界,从而将传统、本土话语逐步替换,已达到革命意识形态所设定的语言世界,形成对社会的系统改造。在1940-19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饱含革命意识形态内涵的新话语逐渐渗入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日常生活用语中。这种小说中人物的言说方式的变化,是革命和现代性话语对乡村话语体系和思维世界的一种征服,由此建构了革命意识形态的现实注脚,其实质是一种话语殖民。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中的话语殖民为分析工具,讨论这种文学现象的实现机制及其政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最新小说《叛逆自我》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一个小男孩和一位年轻女人之间,美丽而又痛心、离奇的逃亡故事,体现了人性的矛盾、善良、坚强和勇敢。本文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为理论线索,结合对该小说中典型对话的分析,推导出隐含的会话含义,剖析了男主人公切和女主人公黛尔之间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曲折的情感历程,旨在从这一角度深化和诠释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缘起与走向与此后小说现代性建构直接相关。在中国小说现代性发生之际,虽然追求小说历史化功能的呼声占据主流,但小说界也的确有关心小说诗学问题的声音,从而成为一股小说变革过程中的自我制衡的力量。即使在梁启超等“新小说”的主流理论家那里,对小说文体的某些本体性认知也是存在的;而王国维等着意在小说理论与批评本身自觉做出美学理解的小说家或学者,尤其为小说现代性的完整命名做出了贡献。在小说现代性发生和命名的审美视域中,王国维等对小说诗学问题的关注以及梁启超小说理论中的双重性,一并显示出被主流话语遮蔽的小说生长的潜质。  相似文献   

16.
《故事新编》是典型的展现中国现代性发生之际真实状况的现代性文本。小说以古今杂糅的独特时空形式、小说人物的凡俗化、启蒙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隐喻了中国社会历史古典性的终结和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太空小说”是她最重要的文学创作之一,这个系列小说塑造了正面的殖民帝国形象,描绘了上帝一样的殖民者.为了美化殖民主义,“太空小说”中用了三大谎言:1.殖民活动是先进社会对落后社会进行援助,通过“和谐共生”以帮助殖民地发展;2.通过提供教育与培训提高殖民地人民的文化水平,促进殖民地经济与文化发展;3.殖民活动符合自然法则,对落后地区进行殖民是“必需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莱辛的殖民者身份,她在小说中表达了对殖民活动的理解与肯定,同时也完全显露了她的殖民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由男性书写的澳大利亚文学史上,人们很难找到女性文学先驱的踪影,而她们实际却以强有力的笔调和朴实的语言,揭示了殖民地时期澳大利亚的社会现实,记载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历史,为澳大利亚文学的奠基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文章旨在挖掘和再现她们及其作品的风采,并给予她们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土著作家马都鲁创作的第一部澳洲土著小说《野猫下坠》描绘了土著在殖民社会的孤独感、幻灭感和逃遁感.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马都鲁不仅试图探讨土著混血儿的身份认同问题,突出土著文化传承的意义,还试图通过模拟欧洲白人的文学形式、语言和后现代创作手法,动摇殖民话语的稳定性,解构白人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儿童文学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人很重视儿童教育,因而儿童文学从殖民时代开始逐步发展,现在已在世界文学园地赢得了一席之地。以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为脉络,追溯澳大利亚儿童文学的出现、发展和繁荣过程,分析影响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要素,说明各个时期澳大利亚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