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林外史》和《围城》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本文对二者讽刺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直指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围城》则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与人类的生存困境,而将道德判断延期《。儒林外史》的讽刺采用客观呈现的叙事方法,而《围城》的讽刺则采用主观说明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2.
《围城》与《儒林外史》是两部不同时代的讽刺小说,均以高超的讽刺艺术擅长.在炮容上又都是知识分子小说,非常值得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围城》在讽刺艺术上既有与《儒林外史》一脉相承之处,亦有创新的地方.在主题上,《围城》既堪称一部"新《儒林外史》"又超越了《儒林外史》,上升为一种哲理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它把中国古优讲说滑稽故事,以及受古优影响而形成的讽刺喜剧、笑话和相声艺术的艺术手法掺合进小说,构成了《聊斋志异》异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戏剧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现代讽刺大师,散文诗《野草》中的讽刺艺术由于其真实的讽刺生命,经过"特别一提"的讽刺手法,表现出"旨微而语婉"的讽刺美。《野草》的讽刺渊源起于鲁迅对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主旨,以及批判对象的滑稽荒诞,是鲁迅外冷内热的人格投影。  相似文献   

5.
《文明小史》的艺术价值及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但是还应该看到其在艺术上的局限。笔者从《文明小史》缺乏深度的讽刺艺术、过于虚化的夸张艺术、作者过多地介入人物、人物形象塑造的粗糙、艺术结构的松散等方面力求对这部作品作客观的评析,希望对《文明小史》的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6.
《范进中举》和《两班传》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中韩两园讽刺文学的典范。两部小说都选用富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材料,将讽刺的锋芒直指社会弊端,只是前者指向腐朽的科举制度,后者指向行将崩溃的两班制度;两部小说都精心描写讽刺人物的言行,展示其言论与行动的尖锐矛盾,从而获得讽刺效果,一是悲由喜来,一是喜由丑生;两部小说的作者都善于把自己的情感隐匿在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中,关敬梓力求隐去自己的声音,而朴趾源有时夹叙夹议;两部小说语言精炼、幽默,但前者较后者更具通俗性、更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在《围城》中运用讽刺幽默的艺术形式、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画外音"般议论的表达方式,使《围城》中的丑在艺术中产生了强烈的美感,从而完成了对丑恶的审视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和《围城》两部讽刺小说都自觉接续了小说喜剧性的传统,同时未忘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审美品格。但在构成小说喜剧性元素的丰富性方面,《围城》显然远远超过了《儒林外史》,在讽刺之外,充分运用了滑稽、幽默、机智等多种喜剧元素,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五十多年的《故事新编》研究作了系统的历史回顾,肯定其作为历史小说,其中有关讽刺现实的借古讽今笔法于现实有利而于艺术有弊,并对认为讽刺现实是“融古铸今”,对历史小说的艺术也只有利没有弊的观点提出一定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小世界》和《围城》都属于学者型小说。本文试从意义的虚无、讽刺手法的运用、现代与后现代的分野三个角度比较分析这两部作品。《小世界》与《围城》都描述了现实的荒诞,意义的虚无,但却有着其不同之处;戴维·洛奇以其幽默轻快的文风而著名,钱钟书更因他绝妙的讽刺比喻而妙笔生花,两人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可谓不分伯仲;两部作品分别有着现代和后现代写作特征。由此得出两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左传》的文学性带来的艺术之美历来为人所公认,其长于记述战争、善于描摹人物的叙事艺术是此书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重要表现之一。而书中的另一种艺术之美--幽默却未被人充分留意。延安大学贺陶乐教授曾写过一篇《论〈左传〉的幽默讽刺艺术》的文章,专门提到这点,而迄今为止,对于《左传》幽默艺术的研究也仅止于此文,挖掘的力度亦不够,实在是一种缺憾。贺教授慧眼独具,指出了《左传》研究中的空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拟从美学的角度再次探讨《左传》的幽默艺术,多方位阐述书中具有的内庄外谐的幽默特征。《左传》的幽默,正需要反复咀嚼,仔细品味,才能在那含而不露的行文中发现,体悟作者深刻的用意,欣赏书中特有的内庄外谐的幽默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啖影集》是清代贵州范兴荣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文章以《啖影集》卷三中的《龙宫闹考》作为范本对其思想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探索分析,指出其思想意义在于它的讽刺训诚意义,它对于清代科考舞弊的丑陋现实的揭露,它对作者和士子孤愤之情的抒写;其艺术价值呈现为以虚写实、以幻写真.  相似文献   

13.
《苍黄》是一部当代官场缩略图,其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妙的人物刻画充分显示了王跃文官场小说的艺术特色;荒诞与讽刺的有机融合,对官场世态辛辣的揶揄与嘲讽,更彰显其官场叙事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讽刺艺术大师,深刻揭露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他的讽刺手法非常高超,写作技巧别具一格,语言生动幽默。本文从丑恶灵魂的剖析、讽刺手法的运用、情节的巧妙安排,来揭示《败坏了赫得莱堡人》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讽刺艺术的深刻性、时代性和圆熟性三个方面来论述鲁迅讽刺艺术的力度,认为鲁迅把中国的讽刺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的讽刺文学领域内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清前期科举社会士人生活的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通过讽刺江南士人的众生相,抨击的是已经日益腐败的科举制度。我们今天要读懂《儒林外史》,必须了解清代的科举制度。如要搞清《儒林外史》中童生、贡生、监生、生员、用才、举人、进士等一批与科举考试有关的重要称谓,就必须搞明白清代科举资格考试。  相似文献   

17.
《围城》作者钱钟书,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享誉世界。《围城》是钱老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从它的艺术价值看,是中国现代文学少数可以传世的经典佳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地位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肯定,它幽默讽刺的描述也不断吸引着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寓真实于寓言与虚构中,体现政治小说的艺术性,使读者产生惊讶。小说从合情合理的视角,打破常规叙述,使熟悉的历史事件陌生与离奇化,使惯常的事件组合陌生化,使语言表达奇特化,故意不用读者熟知的通用名称,在语言与阅读者之间设置障碍,延长了读者消解过程。以苦涩、嘲讽与愤怒为一体的幽默,追求悲剧意味的喜剧风格,增强象征性与寓意性。运用扭曲的图景,将变形、变态的痛苦寓于深刻悖谬中,以达到讽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花凋》是张爱玲小说讽刺艺术达到高峰的代表作之一.她用女性细腻的笔触,辛辣而不失调侃的讽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洋场没落生活的真实图景.张爱玲的嘲讽是犀利的、辛辣的,但又是善意的、温情的,在冰冷的嘲讽之下,掩藏着作者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  相似文献   

20.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