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素质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公民意识和道德素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讲,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还要依赖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即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政治韬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儒家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儒家和谐社会是一个德性优先、贤人政治、片面和谐的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德法并重、依法治国、全面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论国民素质的文化模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文化繁荣才能造就时代新人。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应有赖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着眼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落脚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在我们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多元民族文化观对于加强我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促进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改善民族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怀民  阳素云 《天府新论》2007,5(3):109-1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和推动。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并为和谐社会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为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坚持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贯彻落实文化发展的“双百”方针;正确处理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方向保证作用、价值导向作用、精神激励作用、社会力量凝聚作用、规范调控作用,它表征着社会主义精神动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强化,为此,必须加强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知荣辱方能创和谐,纠倒错方能塑美德,扬正气方能利千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它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共识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主题下,继承以往思想理论基础是上,提出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不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容,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传统文化中"和谐"理想的现代翻版,而是根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无论从理论内涵、生成语境还是从时代条件、社会形态特质来看,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和谐"理想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都具有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这两种基本关系的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建构和谐社会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根本尺度。由此观之,前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原始社会不可能出现真实的社会和谐状态,开启并推进现代性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亦复如是。和谐社会具有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共产主义实践,就是要解决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引发而其自身不根除的社会冲突的历史运动。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其本质规定内在地包含着和谐社会的总体性要求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论以人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人获得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以人为本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协调社会矛盾,抓住各种有利条件,开拓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3.
潘玉香 《理论界》2007,(9):29-30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新阶段,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基于我党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系统的均衡,要求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在于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维持均衡的政治系统,推动实现政治和谐,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宪政有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维持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社会意识现象之一,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发挥着重大而深远的作用.要以"三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方针为指导,切实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充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和社会过程在本质上是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但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发展和普及先进文化,不断提高社会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人的发展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先进文化成为社会的主体和主流文化,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左翼社会思潮,它坚持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提出了一整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对于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试析先进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华  刘翠芬 《阴山学刊》2006,19(1):96-10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反映了现代政治文明的走向和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是实现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