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朝阳 《理论界》2006,(6):228-229
辽宁省人才流动呈现出了三个主要特征,即中心流的特征、机关事业流特征、外流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是基于五个原因:传统观念、市场环境、地区间待遇差异、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自身发展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要创造一个合理的人才流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人才流动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冲击下,基本上打乱了一次分配走终身的局面,但目前有睦情况值得注意,如有的单位和地区分不来,稳不住,流不动,对工作和人们的思想影响很大,甚至出现人地才危机,前几年流向沿海开发区,现在又回流。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呢?作者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注与人才流动的联系及人事部门的对策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而且要求企业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生产要素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所有生产要素中,人才作为高层次的劳动力,其流动性、商品化是衡量生产要素市场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人才流动不畅的状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看,人才与单位、岗位之间的超刚性关系仍然没有能从根本上打破,市场调节人才流动的功能比较脆弱,其范围还比较狭小,生产资料、资金的市场配置与人才要素的计划或行政配置很不相称,两种资源配置效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严重地消耗了改革给企业带来的能量,使得社会资源不能全面合理地利用。要改变这一状况,不能局限于原有机制和系统的修修补补,小改小革,而要大刀阔斧,立足市场,标本兼治,加快人才流动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而又致力解决的问题,阻碍人才流动既有体制问题,更有观念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进行观念方面的转变,不但组织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且连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都要成为一句空话.”这就深刻地说明了关于人才流动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了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很有必要对其来一番再认识.(一)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变动的总称.人才流动有合理与非合理流动之分.凡是有利于形成人才的最佳结构,有利于发挥人才最佳效能的称为合理的流动,反之则是非合理的流动.人才流动是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造就人才,人尽其才,人才新陈代谢的  相似文献   

5.
搞好人事制度的改革,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保证。有些企业单位,由于实行了厂长负责制以及招聘等办法,在人事制度上有了一个较大的突破,使一批能人得以上台,工作大有起色。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经过初步的机构改革,也按“四化”标准选拔了一批干部,充实到了各级领导班子中。但现在党政机关人事制度的改革,基本上还没有突破旧的模式。由于党政机关是权力机构,所以党政机关人事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党政部门不改,其它领域也难改,即使改了也难以巩固。因此,党政机关人事制度要继续改革,以促进开拓型人才上台,并保证他们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道德和道德教育遭受的劫难已经过去了。可是,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学著作中至今还隐姓埋名,在教育实践中又往往有名无实,其原因之一是道德概念运用上的混乱至今没有结束。现在当德育同时使用的概念有:“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役期制"--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7月召开的全国干部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 ,中组部部长曾庆红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在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改革方面的成效后指出 ,就总体而言 ,干部能上能下工作尚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机制 ,在这方面的继续探索 ,显得更迫切。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之所以难以取得根本突破 ,最主要的就是没能有效解决好干部“能下”难的问题。具体而言 ,就是“让谁下”、“什么时候下”、“怎么下”、“下去干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我们认为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  相似文献   

8.
铁人的话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当人民的“孺子牛”。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有时有人问我,老讲先苦后甜,究竟苦多少年,有个完没有?我看我们这一辈子就不要想这个,。能享多少,就享多少嘛,和解放前对比一下,我们就是享受了嘛。现在,我们是掌权阶级,我们干的工作都是革命的工作,为革命吃.或苦算个啥,我们就是乐于为革命吃苦嘛。有人说我们大庆艰苦,我看不过是多流卢、汗,少睡一会JL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后我们要走的道路还长着哩,还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不管困…  相似文献   

9.
滁县地区在全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声春雷就在这里响起。人们一直都在注视着这个地区的改革进展怎样?农村商品经济有什么新的起色?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的粮食生产发展状况如何?事实表明:从“大包干”至今的八年多来,滁县地区始终坚持改革,深入改革,改革的巨大威力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粮食生产连年持续增长。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就。今年,他们又迎来了第九个夏粮丰收,现在秋收也将完毕,农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机制下,人才流动的理性选择导致地区间的人才不平衡。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人才流动降低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收益的预期。研究了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投资的行政区域限定性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大力倡导加强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建设,笔者极为认同,此举切中了妨碍学科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极具重要性和迫切性。正如有学者指出,在学科“膨胀”的同时,很多存在的问题显露出来了,如心理准备不足,师资人才方面的匮乏,学科界限的模糊,等等。特别是就后者而言,对学科“没有边界”、“无所不包”的批评至今仍不绝于耳,这种批评虽刺耳,但并非没有道理。法国学者布吕纳尔1983年曾经说过,尽管“经过了80年正式的正规的实践”,人们“对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却至今尚未达成协议。”犤1犦这种状况今天仍然困扰着我们。再则,上…  相似文献   

12.
<正> 有同志认为:“唯心主义,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没有、也不可能起进步作用”(陈孟麟:《唯心主义能起进步作用吗》,《学术月刊》1980年第5期);有人认为:哲学唯心主义作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没有给予任何积极的影响”(《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概述》第228页)。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点绝对化。在《自然科学家的科学成果和哲学思想》(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八期)一文中,我们也曾说,在一般情况下,哲学唯心主义对科学研究“总的来说是有害的”,它“妨碍科学成果的获得”。我们讲的是一般情况,加了个限制词。但对特殊的情况,没进行详细分析。为了弥补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陷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具体数据对经济发展与人才流动的关系及人才流动的具体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才集聚陷阱的概念。接着又重点分析了突破人才集聚陷阱的着眼点,得出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突破口的结论。但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蕴藏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应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以专门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相配合。按照这一思路,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突破人才集聚陷阱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连峻应该说是我的一位启蒙老师 ,我们相识于“文革”中。“文革”在现在的青年人心目中可能是一段黑暗的毫无人的真情的愚昧的岁月 ,但在我内心中却始终保留着经岁月流逝的冲刷而难以抹去的记忆。高连峻长我七岁 ,是当时一所著名学府中文系五年级的高材生 ,在他身边有一群互相之间情如手足的大学生 ,他们那时正当青年 ,满怀理想 ,风华正茂———他们和我都喜欢称高连峻为“老高” (本文行文之中仍称“老高” ,不仅是感到亲切 ,更主要是因为我始终感到老高并没有离开我们 ,他还在搞研究 ,还在和我们谈笑风生 )。“知识分子”是目前学界谈论…  相似文献   

15.
(1) 1982年9月18日,小平同志在《一心一意搞建设》这篇谈话中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条新路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教育和科学又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这就明确了人才、知识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引智”即引进国外的智力。邓小平同志曾在1983年提出“利用外国智力,引进外国智力”,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何为“智力”,“智力”的含义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浅,处理问题的正确与否,往往与智力的高低紧密相关。我们常将设备比作硬件,把人才比作软件。在某种意义上,智力引进和人才引进有其相同之处,但智力引进其有更丰富的内涵,可以说它是软件中的软件。而引进外国智力是国际人才交流中的一种自然加人为的人才流动方式,也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了解影响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为学校人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医学院1987~2008年外流人员65名,2004~2008年引进的具有全日制本科起点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符合此条件的基础学院120名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原始资料回顾调查表和人才流动原因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外流人员基本状况及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辽宁医学院人才流动特点为职称高、学历高、年龄低;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福利待遇、科研环境、工作环境。结论:要改变人才外流状况,学校需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有学便有派,自古如此,到今天也不能例外。但我是不主张立学派的。 记得1978年三中全会初开,“文革”余焰渐息。吉林省创办了《社会科学战线》,是全国第一份大型社科杂志。宋振庭同志时任省委宣传部长,他很高兴。言谈间,他流露出,我们要搞自己学派的意思。我听后,怀有意见。我认为:我们现在全国一统,是从几千年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受苦受难中,流了多少革命志士的鲜血,才换来今日之成果,殊为不易。中间,又不幸遭“文革”,十年的灾难。现在敌人虽然都已帖伏,但亡我之心恐仍不死。我们现在接续文化传统,从事学术研究实有必要,但不宜首先提出“学派”字样来,以免引起学术上无穷无尽的纠纷。当时我未公开提出意见,宋部长也仅提出“一大二杂”,该杂志至今仍奉行未变。实则中央双百方针已经体现了“求同存异,不拘一格”,以打破“唯我独尊”的局面。不过,当时大家的认识并未一致。  相似文献   

19.
<正> “让步政策”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从1965年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至今未得解决。前些时,反复阅读了《资本论》第八章《工作日》,受到很大启发。马克思在《工作日》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限制工作日的英国“工厂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特别强调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叙述。他说,“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  相似文献   

20.
允许人才流动是保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来读报,忽然感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似乎还不太一致。比如,我有一位朋友,是在大学任教的中年教师,最迎接受了另一所大学的聘请,希望从这个学校“流动”到那个学校。当他把这个想法向领导提出来时,便遭到了坚决的拒绝。理由很简单,就是:你已经对口了,不属于人才流动的对象。“专业对口”了,是否就不能进行人才流动? 诚然,允许人才流动,首先是针对那种用非所学,学用不一致,对知识分子使用不当的现象。不改变这种现象,就不能很好地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就会埋没人才。然而,做到了“专业对口”,并不等于就已经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还需要做很多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