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行为失范、价值冲突、知行分离等道德解组现象产生是道德系统各运行要素的相互脱节而直接引起,但其深层原因却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变迁和失常.适应经济论、心性发展论、道德法制化固然对道德的改组有一定借鉴作用,但其矫枉过正的表现仍须得到关注,指出道德改组实施的真实举措在于以科学预设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优化内在教化手段为核心,从制度层面整合道德角色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道德进步。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便道德建设又面临许多问题。因此,采取多种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建设,逐步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并为其服务的道德规范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在法治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法治视野的缺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现代法治为基础,道德规范不断进入法治领域并成为法律规范,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法治文明时代,法律与道德互动的一种趋势。但是,推动法治实现实然和应然两种状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避免道德降低为法律,也是道德建设重要的价值取向甚至是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失范状态,孔子提出以道德为本的整合社会秩序的主张。道德本位相对于武力本位、刑罚本位而言。孔子以为,由乱而治,最重要的措施是维护和重建“周礼”所确立的道德秩序,对人们施以道德教化,调节社会行为,以此化解现存社会问题。推行道德教化的主体是君子,作为外在社会规范的“礼”和人的内在自我完善属性的“仁”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道德教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一般把德育理解为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外在社会一定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品质,表现在学校中主要是指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目前许多德育工作者对学生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育,学生主体能动性、自由发挥性等受到打击。加上德育内容的陈旧滞后,这就造成了社会与学校脱节等诸多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学校德育现存问题,实现道德创新是当前紧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均存在着科技道德失范现象.由于科技制度与科技道德的内在联系,科技制度现存的问题成为导致科技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制度层面对科技道德失范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科技制度对科技道德的作用;然后阐述了科技制度现存问题所引起的科技道德失范;最后提出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建立引领科技道德发展的科技制度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经验主义的立场作为出发点和指导原则,休谟反对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理性主义观点,通过详细的论述系统的提出了自己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休谟对道德问题所属的领域进行了区分,说明道德判断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他从对理性的批判开始建立自身的以感觉经验为基础、以道德感和同情学说为辅助的道德哲学体系。休谟的同情说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它确立了社会共同的道德评价标准,说明了道德的社会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道德重建的主体之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重建在以经济的繁荣为物质保障、民主与法制的健全为制度保障、教育的普及为文化保障中 ,重在注意个体的道德责任 ,从观念上改变人 ;从主体的维度看道德重建包括恢复对道德的信仰、对自我的信心和社会的信任 ,这是道德建设中的主体性基础工作 ,只有观念上确立了道德信仰才能确保道德重建的高速有效进行。如此 ,人类才能超越现实 ,走向崇高。  相似文献   

9.
道德起源问题是伦理学和任何道德理论都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不同的理论流派、不同的思想家对道德起源问题都作出自己的回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从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揭示道德的起源,认为以往的一切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由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方式和简单的社会关系所决定,人类最初只能靠习俗和一些原始宗教以及酋长的威望来维持其生产和生活秩序。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习俗就逐渐演化成人类最初的道德。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美德,都追求善。善在古希腊表现为五种美德,在古代中国表现为五种道德规范。这五种道德,有四种可以互相对应,只有古希腊的勇敢,和中国古代道德不能对应。古希腊的美德,强调以智慧为基础,在价值取向上以征服为主旨,形成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中国的道德,强调以仁为基础,在价值取向上以服从为主旨,最终形成中国重伦理的传统。这两种传统,对中西方民族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