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贫困是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国际消除贫困年(1996)之际,联合国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为消除贫困,争取美好的未来。我国政府领导人李鹏在国际消除贫困大会上曾明确表示在2000年前我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 贫困的概念及其定义是认识贫困问题的基本点,社会学上给贫困下定义有两种基本方法: 一是从绝对剥夺方面,即缺少基本必须品;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60年四代党中央领导人。他们从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出发,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反贫困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四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启示是:反贫困的原则是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消除贫困的根本在于发展,反贫困的核心在于反制度贫困,反贫困的关键是解决农村的贫困。  相似文献   

3.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都不能回避的话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反贫困任务尤为艰巨。概括起来,中国的反贫困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反贫困行动;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反贫困“双轨制”模式的形成阶段;伴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与构建,中国政府的反贫困已进入城乡反贫困模式并轨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从人的发展视角来分析女性的人文贫困及反贫困的路径选择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首先,从反贫困与人的发展的视角来看,实现人的发展的前提是消除贫困.只有消除贫困,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提供公平的制度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消除贫困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是反贫困的价值归宿,是反贫困的动力保障,人的发展在反贫困中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其次,从女性贫困群体的人文贫困状况来看,就业性别歧视是女性生存能力贫困的关键,社会资本的缺失是女性权利贫困的应然,教育程度低下是女性发展能力贫困的基础,传统的性别分工是女性自由发展的瓶颈.再次,从反贫困路径的选择来看,需要制定有利于妇女精准脱贫的倾斜政策,完善基于性别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贫困性别统计与监测评估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女性反贫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消除贫困是一个国际性难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逐步消除贫困,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促进减贫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提供生活救济、增加就业机会、开发人的潜能,反映了人类反贫困的逻辑和政策演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极大地改写了世界贫困数据。如何评估、解释这一成就,这对于2020年后中国贫困治理与世界反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两个维度考察反贫困历史,中国减贫所取得的成就,应该归功于建立了反贫困的经济开发与社会保障双重政策体系并得到有效执行。中国反贫困从计划经济平均主义的生存救济,到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再到新时代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并重的精准脱贫,正在进入国家—社会—公民协同、以消除人们能力和发展机会的制度性限制为核心的贫困治理新时期。2020后贫困治理的努力方向,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理念下,持续建立、优化、完善制度,由救济扶贫、开发扶贫、精准脱贫转向以制度化建设为方向的贫困治理,不断推进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透视贫困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岩 《21世纪》2000,(2):52-53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贫困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项头等重要的大事。1995年3月,联合国曾在哥本哈根召开以消除贫困为主题的世界首脑会议,提出要以果断的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来消除贫困。随后,联合国又宣布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1994年3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制定和发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有国际政治环境、人口、社会制度、自然资源与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仅单方面形成贫困而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最终形成复杂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8.
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体系。实施反贫困战略 ,首先应明析贫困的涵义、程度划分和成因类型。世界范围的贫困问题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反贫困的行动十分艰难。中国反贫困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依然任重道远。广西的贫困问题在全国较为典型、严重 ,在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 ,巩固成果和继续攻坚都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社会制度的分析,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具有特殊的视角。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贫困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超过了他前面的任何人。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反贫困实践证明:消除致贫的制度因素,并不意味着铲除了贫困本身。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理论与反贫困的伟大实践,离不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印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的经济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学理论探索中印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中存在的不同内在机理以及不同运行规律,以期为中印两国政府进一步消除绝对与相对贫困,制定切实可行的反贫困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责任、服务水平的提高、内在逻辑联系和监督功能,分析了新闻扶贫在凉山州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必要性。基于凉 山州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指出了凉山州新闻扶贫的形式。结合凉山州新闻扶贫的工作,从政治扶贫、思想扶贫、科技扶贫、 建设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总结了凉山州新闻扶贫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今后的新闻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基于对致贫根源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上层建筑性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贫困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建党百年来党的反贫困思想形成、演进与走向完善的理论源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减贫思想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制度反贫思想,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治贫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精准扶贫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反贫困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这一核心命题,在科学把握减贫规律的基础上施策着力,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与反贫困理论体系,最终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回顾探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演进逻辑,既是实现党的反贫困思想系统化与学理化的理论需要,也是指导实现乡村振兴时代新目标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后脱贫时代,如何解决相对贫困,构建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文章重点对2015年至2020年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实践取向来分析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反贫困工作的学术进展、共识与实践模式.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贫困区域特征、返贫风险及主要贫困群体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发生新变化.社会工作能够回应相对贫困治理的复杂性、新转向并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回应相对贫困问题并且已经探索出一套反贫困的工作流程、实施路径和实践模式.社会工作实践的社区发展模式、金融社会工作模式、社会服务与社会救助模式为未来的反贫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将社会工作纳入反贫困长效机制,并就社会工作专业主体地位、反贫困工作精细化分类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当前农村人口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健康振兴及脱贫攻坚大背景下,文章试图探究医疗保障对反贫困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医疗保障的反贫困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文章以CFPS数据为例,利用FGT指数从年龄分布、教育程度、收入状况和地区分布四个方面探究我国医疗保障的反贫困效益。另外,还利用两部模型探究各因素对就医选择和医疗支出的影响,间接分析各因素对医疗贫困的减贫效率。研究表明,针对年龄越大、学历越低、收入越低以及西部贫困地区来说,贫困发生率下降较大,但当前我国医疗保障的反贫困效率仍然不高,长此以往会限制其反贫困功能的发挥。建议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要更多地关注贫困老年人,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医疗保障反贫困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当代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研究成果,旨在促进我国反贫困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现实,对贫困根源进行挖掘,对反贫困的途径和现实指向进行了探寻和阐述。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工人的异化劳动、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阶级的差别和压迫都是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原因,而究其根本,贫困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要通过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革命实践来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在生产力、物质财富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和历史的生成中,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实现对贫困的消除和全人类的共同富裕。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以及阶级差别下的贫困问题,他的反贫困理论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实践性、历史性,也是对资产阶级反贫困理论的超越。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反贫困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西部地区有着更明显的体现。中国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一度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但很快就从反贫困问题转向“返贫困”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贫困使其不具备经济开发的基本条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一般性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应从生态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建立生态型反贫困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扶贫政策的中心,重建西部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西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探索反贫困的模式与道路,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将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经过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彻底消除了困扰中国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当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重心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治理相对贫困,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这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农户信息需求与信息扶贫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信息的贫困。从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民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信息挟贫工作的主要优势和思路。信息挟贫的切入点、有效的信息扶贫模式、信息扶贫工作人员的培训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都成为信息扶贫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反贫困的进程加快,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发展的原初起点低,又在反贫困进程中受到各种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扶持,反贫困的效果尤为明显。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事业面临着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城市化与人口压力、发展旅游与环境污染等多重压力,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点,特别体现在人口构成的文盲率在地区、年龄、性别等方面,从社会工作介入、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社会性别作为政策设计要件等新的视角切入,有助于提高反贫困事业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