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力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科是现代大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立校基石。为了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高校应在学术骨干的培育、造就一支创新团队、注重学术积累和以科研来带动学科建设、建立交叉学科和创造良好的学科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做好工作,并贯彻到学科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行业特色大学是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力量。文章介绍了行业特色型大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征,从学科布局、学科特色、评价体系等三个维度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的新挑战。然后,以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为例,提出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对策建议:立足行业,打造世界一流学科;优化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本为本,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引育并举,汇聚一流师资队伍;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文化自信,传承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现代化》2011,(4):2+129-F0002,F0003
天津商业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2002年建立硕士点,2006年被确定为天津市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的学术梯队,已凝炼成四个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即现代服务业与服务创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公用事业的市场化、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在世界许多国家掀起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热潮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及教育本身等方面的原因.本文对国内外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一流大学建设存在着政府主导与学术自由、重点投入与公平发展、世界一流标准与国别特色等方面的两难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致力于创新管理、明确政府角色和强化大学责任等关键因素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键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向现代化强国挺进的重要战略举措.新时代的中国大学应从中外大学的共性精神与个性精神发展以及所根植的思想文化土壤的逻辑中去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精神积淀,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根基,注入"中国特色",在新时代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及大学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去建构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流既是一种水平,也是一种追求,"双一流"建设必须要有地方高校的积极有效参与.地方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寻求以"本"为本、"应用"为先、"地域"特色的学科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学科建设梯队层次,突出重点、优势鲜明,变以往求"全"求"综"为求"专"求"精",进而构建自主创新的学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旨在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服务。载道、育人、化人和培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四重使命追求。随着“双一流”建设的纵深推进,一些大学在形成大学文化特色上存在求同与求异的选择困境,在凸显大学文化优势上存在守正与创新的谋变困境,在激发大学文化活力上存在本位与归位的定位困境,在平衡大学文化权力上存在行政与学术的张力困境,影响着大学文化建设使命的践履。牢牢把握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在科学定位中图强、在自觉继承中创新、在主动开放中学习、在全员共建中明责,建设有特色、有自信、高品位、能共享的大学文化,赋能时代新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21世纪的科学技术和人才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而学科带头人又是学科学术队伍中的“领头羊”,因而培养造就跨世纪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不但是关系高等学校实施“211工程”成功与否的头等大事,而且是关系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件根本性的大事。本文就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中培养造就新一代的年轻学科带头人的问题发表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讨论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9.
论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银生 《江淮论坛》2004,(2):115-117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而且能够一以贯之,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而且,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科,必须有社会公认的学术大师,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科学真理和社会良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双一流"高校建设,本研究从凝炼团队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特色、搭建实验实训平台和预期效果等方面,探讨了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新跃  杨丙红 《江淮论坛》2011,(1):125-127,187
中医学科作为独具特色的学科资源,担负着学科建设与发展,贡献人类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增强中国文化软文力,积极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社会责任。要实现中医学科的社会责任,必须正本清源、突出疗效,提高中医服务社会的能力,切实推进学科体系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积极创造学科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十一五”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重点、任务、目标、指标、路径等,都讲得十分明白清楚。从四川省来讲.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不足、弱项、差距.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发展重点,排除发展障碍,破解发展瓶颈,扬己所长避己所短,有突破和创新,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背景中,高校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和资源配置,要坚持“重在建设,内涵发展”的基本方针,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全力培育大学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作为知识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面临诸多挑战:学科发展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走向“问题导向”;人才培养从“专业教育”走向“跨学科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学科交叉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大学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学科交叉的教育转型,已成为高等教育应对现代社会变革、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5.
论临床医学院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医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 ,人才梯队建设、硬件设备建设、竞争创新与团结协作、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章制度的完善、加强继续教育与制定长远及全面的学科发展规划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并应逐步得到解决。临床医学院整个学科的建设与滚动式发展 ,最终将实现临床医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大学文科的发展阶段及办学理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蔡曙山 《学术界》2004,(1):7-24
大学文科是一个学科概念。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 ,是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具有独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术史和经典著作。大学文科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历史进程。我国大学文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阶段 ,每一阶段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从“没有文科照样办大学”到“没有文科办不成综合性大学” ,再到“没有文科办不成一流大学” ,关于文科的办学理念在不断发展。但过去的理念都是被动地发展文科。在新时期 ,我们应该把培养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当作大学文科发展的真正动力 ,积极主动地建设文科 ,发展文科 ,这应该成为现阶段新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课程思政提出了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多元协同和技术创新的新要求,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由单一的“课程思政”向多维的“学科思政”转变。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具有“大学科”视野、“大课程”观念、“大思政”格局和“大数据”技术,彰显以学科互涉实现思想价值引领、以知识融合打通思政资源壁垒、以空间重构活化思政育人形态、以数字智慧赋能思政生态系统的价值意涵。在此过程中,以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构形态为起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下课程思政的秩序向度为中介、以人文精神涵养的课程思政高质量育人为旨归,形成逻辑理路。面向未来,高校课程思政要于守正中创新,确立“本体—认识—实践”的观念体系;在定界中跨界,构建“知识—课程—学科”的内容体系;以技术求人文,打造“全程—全链—全域”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孙莉玲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2):247-253
"双一流"大学建设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凝聚、感召和动员作用,也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有力武器,是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的磅礴力量,可以在政治定位上、价值引领上、机制建设上助力大学治理。因此,必须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在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的设计中提升引领力,在运行中强化感召力,在反思中增加信誉度。  相似文献   

19.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大庆精神,突出学科优势,强化组织队伍建设,肩负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科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执政历史方位、肩负主要任务和面临突出问题的变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华优秀传统监察文化结合起来,以纪检监察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构建了纪检监察学科话语体系的“四梁八柱”,奠定了纪检监察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话语体系的百年构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开辟了纪检监察学科话语构建的中国道路,积累了纪检监察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的中国经验,形成了纪检和监察合署办公的中国方案,赢得了与资产阶级政党理论竞争的中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